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2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720篇
安全科学   746篇
废物处理   115篇
环保管理   2217篇
综合类   3561篇
基础理论   107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42篇
评价与监测   387篇
社会与环境   1629篇
灾害及防治   3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650篇
  2011年   694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5篇
  197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口是人口、资源与环境巨系统中最根本的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将直接加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并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长期坚持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要统一认识,增强控制人口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稳妥地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齐抓共管,保证人口计划的完成。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上游崩塌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为长江—级支流,上游长330km,自1986年以来,发生崩塌滑坡200余处,体积约2.1亿m ̄3。作者研究了岷江上游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采用统计指标法,将岷江上游分为三种不同的崩塌滑坡分布密度区:①UXS.高密度区;②MXS,中密度区;③LXS_3低密度区。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无论从自身经济增长规律出发.还是应对外部竞争压力,在新形势下,信息化是实现开发区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针对开发区实际状况,系统、科学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包括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并使其成为支柱产业,开创新经济增长点;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以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与服务效率、以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与创新能力;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口素质与生活水平等。针对上述议题,特提出以“数字城市”建设、完善信息产业链为核心的开发区信息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营建21世纪汽车维修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设备购置、人员培训、资料建设三个方面 ,提出了加强汽车维修企业的自身建设 ,以适应入世以后的汽车维修市场。  相似文献   
15.
地下开采对地表的破坏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由于地下开采而引起的沉陷对环境的破坏,包括连续下沉的移动盆地、非连续下沉的塌陷坑等。同时还介绍了对留设保护矿柱、充填采空区等预防措施。对塌陷区和裂缝的治理、复地造田等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分析江汉平原粮食生产的优势与问题,运用商品经济的观念,提出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快江汉平原粮食开发的设想,即依托市场,按照价值规律,科学地调整种植业比例和粮食种类结构,发展优质品种,扩大优化模式及采用高新技术等,通过优质、高产、高效,促进江汉平原粮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核算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应该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得以体现,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价值核算方法与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在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对今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表明,中国贫困地区的分布与脆弱生态环境的分布存在一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耦合,这种耦合是一种非良性的耦合,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我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革新现有的贫困人口生存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据此,本文提出了实现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应是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绿色食品和开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条件约束下西北农村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地区生态脆弱,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在全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特点和本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认为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干旱化趋势将长期存在;农业结构不合理,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城镇化进程缓慢是制约本区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水资源严重缺乏条件下西北农村地区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小城镇社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和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的小城镇,建立农村地区新型生态能源结构,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实现农村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雨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灾害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从风险角度分析灾害已成为灾害分析的一种新视角,它有助于决策者进行灾害管理和制定减灾策略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技术政策,防患于末然。雨涝灾害是湖北省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据统计,湖北省平均每年受雨涝危害的农田面积为80.62万hm^2,成灾面积为47.07万hm^2,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北省工农业生产重地江汉平原和鄂东雨涝事件明显增多,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在分析湖北省雨涝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及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湖北省雨涝灾害风险程度的地域差异,以能综合体现风险程度的风险指数作为指标,将湖北省雨涝灾害分为极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四个风险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有关部门灾害管理和减灾决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