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安全科学   151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450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31.
The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create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diverse factors for the total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of buildings. The specific focus of the study was 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embodied carbon. The scope of the study covers multi-storey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Finland.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a literature survey and supported by a parametric case study. The parametric study assessed the building-material-related GHG emissions relative to total GHG emissions and the possible range of variation. The research assesses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GHG emissions for production of buildings with similar spaces, to reveal the likely range of variation for the emissions. The calculations for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scenarios assume a similar purpose of use, occupancy and spaces in the building, while the production methods, materials, site conditions and location are varied. The research also assess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various building components and other calculation parameters in terms of GHGs. Total material-related GHG emiss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GHG emissions caused by the operation of the building, at three distinct levels of energy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he material- and operation-related GHG emiss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location-related GHG emissions arising from people's mobility.  相似文献   
232.
本研究利用荧光区域积分法考察了在水体冻结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组分中荧光物质的迁移转化.同时,利用XAD树脂,将DOM分为3个部分:疏水性有机酸(HPO-A)、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和亲水性有机物(HPI).结果表明,在水体冻结过程中,HPO-A、TPI-A和HPI的DOC浓度在水相中逐渐增加,而在冰相中先减少后增加,并且这3种DOM组分在冰、水两相间的分配系数排序为:HPITPI-AHPOA.在水体冻结过程中,水相中HPO-A和HPI的总累计荧光强度(ΦT,n)值,以及冰相中3种DOM组分的总ΦT,n值随冻结时间的变化趋势均为先降低后升高.在水体冻结过程中,水相中3种DOM组分的类腐殖酸荧光峰发生蓝移.冻融作用导致HPO-A和HPI的荧光性降低.与HPO-A和HPI相比,TPI-A的荧光性受冻融作用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在4类荧光物质中,冻融作用对DOM组分中的类富里酸荧光物质和类腐殖酸荧光物质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233.
大辽河主要污染源营养盐输入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辽河主要污染源包括上游浑河、太子河及其支流海城河和沿程排污口等对大辽河营养盐输入特征,通过国标测定方法,于2013年7月对13个采样点各形态N、P质量浓度的变化和百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辽河上游来水中浑河DON、太子河NO-3-N、海城河NH+4-N、PO3-4-P、DOP质量浓度较高,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相比,除太子河TP表现为Ⅳ类水质外,其余TN、TP均表现为劣Ⅴ类水质,浑河水体中N形态以DON为主,而太子河和海城河以NO-3-N为主,除海城河水体P形态以DOP为主外,其余均以TPP为主.主要排污口中TN均表现为劣Ⅴ类水质,TP则为Ⅳ至劣Ⅴ类不等,其中纱厂潮沟、港监潮沟这2个排污口NH+4-N、TN和TP质量浓度均最高,但主要排污口水体N形态均以DIN为主,水体P形态则表现不一.而大辽河TN、TP质量浓度较高,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限值,且NO-3-N和TPP分别是其主要形态.总体上,通过对大辽河上游来水、排污口与大辽河干流营养盐分析表明,大辽河营养盐受其沿岸主要排污口的影响较为显著,主要排污口污水排放对大辽河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34.
煤炭生产活动中既有市场产出又有安全输出,而煤炭生产和安全投入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经济发展和职业安全之间的关系。在近二十年国内煤矿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煤炭生产和安全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建立了煤炭生产模型,并使用Eviews软件进行了脉冲曲线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我国煤矿生产和安全投入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35.
非金属材料放气对砷化镓电池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砷化镓电池的应用效率。方法以航天器常用灰皮电缆作为放气源,通过电池性能与透过率关系试验和污染物沉积量与透过率关系试验研究,分析材料放气对砷化镓电池的性能影响。结果随着非金属材料放气沉积量的增多,砷化镓电池的短路电流不断减小。当污染沉积量达到4×10-5g/cm2时,砷化镓电池的短路电流变化量为23 m A,变化率为10.9%;当污染沉积量达到1.26×10-4g/cm2时,砷化镓电池的短路电流变化量为42 m A,变化率为20.0%。结论非金属材料放气是造成太阳电池性能下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36.
Kapok fiber corresponds to the seed hairs of the kapok tree (Ceiba pentandra), and is a typical cellulosic fiber with the features of thin cell wall, large lumen, low density and hydrophobic- oleophilic properties. As a type of renewable natural plant fiber, kapok fiber is abundant, biocompatible and biodegradable, and its full explora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both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fields. Based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kapok fiber, this review provides a summary of recent research on kapok fiber including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kapok fiber-based compositemateria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kapok fiber as an absorbent material for oils, metal ions, dyes, and soun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its use as an oil-absorbing material, one predominant application of kapok fiber in the coming future.  相似文献   
237.
航空结构材料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航空结构材料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新型航空材料的环境适应性研究和环境-力学因素耦合作用对航空结构材料环境适应性的影响,最后阐述了环境适应性研究的结构化趋势,并指出了航空结构材料环境适应性研究未来将重点关注户内加速试验技术、环境适应性评价技术以及环境适应性数据的深度开发与应用,将各种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用于减缓环境对结构材料的损伤,提高装备的耐环境能力。  相似文献   
238.
本研究利用微波水热法合成Ti-MCM-41,并采用XRD、FTIR、BET、XPS及TEM等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同时,使用甲基橙溶液作为光催化氧化的对象,对光催化剂的氧化性能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水热法合成Ti-MCM-41,可将合成时间缩短至3 h,能够大大缩减反应时间并节省能源.通过在MCM-41多孔结构中掺杂钛,可明显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在酸性溶液中,Ti-MCM-41的催化氧化效率较高.XRD、FTIR、BET、XPS及TEM等表征结果表明,钛成功地掺入到了MCM-41中,并未破坏其多孔有序的结构,Ti-MCM-41同时兼具介孔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有利于在环境污染修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9.
太湖夏季水体中尿素的来源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研究尿素氮在太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于夏季采集湖体及环湖河道水样进行尿素及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分析.通过河道及湖体的82个调查点位生态指标的同步分析,得出以下结果:①太湖尿素氮含量变化范围为0.011~0.161 mg·L-1,总体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变化趋势,与流域主要污染源分布有关;②太湖水体溶解性氮以无机氮库为主,铵硝比为5∶1,其中尿素氮占总氮、溶解性总氮、溶解性有机氮和生物可利用氮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28%、5.91%、15.86%、6.22%,生态作用不容忽视;③环湖河道的尿素氮含量比湖体高出一倍,出湖河道尿素氮含量还略高于入湖河道;④太湖尿素氮与其他形式氮之间可能存在彼此转换关系,尿素氮含量与高锰酸盐指数、不同形态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湖体的尿素氮含量与叶绿素a含量呈弱正相关,与底栖生物、浮游动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有密切联系.本研究表明太湖水体中尿素氮可能是湖体有机、无机态氮转化的桥梁,是湖体自身氮素循环快慢的标志,氮的循环速率控制尿素氮含量,高氮(特别是有机态氮)含量及低溶解氧条件是尿素升高的前提.太湖湖体尿素含量受外源输入和内源转化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40.
由于硫酸盐还原的影响,普通高温UASB反应器处理亚硫酸盐纸浆厂排出的高硫酸盐难降解废水过程中甲烷菌活性受到了严重抑制.考虑到空气对硫化氢的吹脱和对硫化物的氧化作用可能减轻硫化物对甲烷菌的抑制,本研究在厌氧反应器中引入限量曝气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处理能力均得到大幅提高.在有机负荷提高到原来2倍的情况下,曝气后COD去除率仍有提高,从40%~50%提高到60%~70%.试验证明部分甲烷菌可以耐氧,而某些种类的水解酸化细菌则对不完全厌氧环境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