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35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533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01.
目的研究聚碳酸酯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中低应变率范围内的力学性能。方法利用高速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和非接触测试分析系统,在不同温度(-45~70℃)下对聚碳酸酯材料进行应变率范围(0.05~60 s-1)的动态拉伸试验,获得各温度不同应变率下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结果聚碳酸酯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流动应力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聚碳酸酯材料在此温度和应变率范围下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和温度软化效应。  相似文献   
202.
在设有水平机械搅拌、高径比(H/D)为1.2的圆柱形鼓风曝气SBR中,考察了活性污泥的颗粒化情况,对成熟颗粒污泥表面所受水力剪切速率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水平搅拌在颗粒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有水平搅拌存在下污泥逐渐颗粒化,形成了均值粒径为1.12mm的好氧颗粒污泥,污泥沉降速度为21.41m/h;计算结果表明污泥表面所受的平均剪切速率为27.25s-1,剪切应力为3.38×10-2N/m2;污泥表面所受平均剪切速率与机械搅拌速率和表观气速均呈正相关关系;实验条件下机械搅拌对剪切速率的贡献要远大于表观气速的贡献,前者指数约为后者的37.48倍.研究认为水平搅拌在反应器中形成的具有足够剪切强度的旋涡二次流是促使低高径比反应器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关键水力条件.  相似文献   
203.
为探讨BAF(曝气生物滤池)最佳反冲洗强度及其选择依据,以某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强化除磷BAF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反冲洗强度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探讨反冲洗过程中出水污泥量峰值出现时间、污泥的SOUR(比好氧呼吸速率)变化、反冲洗前后微生物量和微生物脱氢酶活性(DHA)的变化以及反冲洗后的恢复效果,并对反冲洗强度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在该研究条件下,采用气洗〔强度为12 L/(m2·s)〕4 min,气-水联合洗〔气洗强度为12 L/(m2·s),水洗强度为6 L/(m2·s)〕5 min,最后用清水漂洗9 min的反冲洗方式,排水中污泥的ρ(SS)可在最短时间(3 min)达到峰值;反冲洗排水中污泥的SOUR较低,平均值为0.5 mg/(mg·h);距离底端进水口1.3和2.2 m处的滤料层微生物的量损失较小,分别为4.4%和5.3%,其相应微生物的活性有所增加. 研究显示,该条件下反冲洗可有效清除滤料颗粒间所截留及滤料表面脱落的老化生物膜,并可保留适量活性较高的生物膜,强化了传质条件,反冲洗后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能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204.
采用异位修复法,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涤柴油污染土壤,并在洗涤过程中曝气强化。考察了洗涤效果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测定探讨了洗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曝气对污染土壤中柴油的洗脱有强化作用,可提高洗脱率10%~20%;3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洗脱效果优劣次序为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曲拉通X-100(TX-100)吐温-80(Tw-80);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倍临界胶束浓度、曝气量为7.5 L/min、洗涤时间为60 min、洗涤液pH为11.0的优化条件下,Brij-35对柴油的洗脱率达77.4%,污染土样的含油率从7.0%降至1.6%,接触角从24.12°降至6.65°,可基本恢复土壤的亲水性;洗涤液的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受洗涤液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5.
污泥机械脱水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了污泥机械脱水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污泥机械脱水技术,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石油石化、电镀及造纸行业所产生的污泥特性及主要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未来的污泥处理处置需求,对污泥机械脱水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6.
水动力条件对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ON工艺需要部分短程硝化提供亚硝酸盐,所以CANON工艺存在溶解氧难控制的问题,特别是在反应器较小的情况。本文采用设有挡板的改良SBR,通过机械搅拌形成剧烈水流搅动,精确控制溶解氧,研究了不同搅拌速率对CANON工艺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曝气能成功启动了CANON工艺,且获得平均总氮去除率达79.40%,剪切应力的提高有利于脱氮性能的提升,机械曝气启动方式相比于鼓风曝气更加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207.
CuNiIn 微动磨损涂层失效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研究CuNiIn和CuInO_2的晶体结构、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泊松系数、韧性、热膨胀系数、残余应力等物理参量,阐明CuNiIn涂层中生成的其他复合化合物—CuInO_2对CuNiIn机械性能的影响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弹性常数采用应力-应变方案,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采用Voigt-Reuss-Hill方法计算。结果CuNiIn和CuInO_2均为机械稳定结构,CuNiIn和CuInO_2的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泊松系数分别为118.2GPa,13.7GPa,39.6GPa,0.44和119.0GPa,36.8GPa,100.1GPa,0.36。化合物CuInO_2的机械模量较CuNiIn高,韧性较差,热膨胀系数较低,涂层的残余应力较高。结论喷涂工艺不适,或CuNiIn涂层服役过程中生成的CuInO_2对微动磨损CuNiIn涂层服役性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8.
目的尝试将可靠性强化试验理论引入其可靠性研究中,提高火炮机械系统的可靠性。方法首先分析可靠性强化试验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于机械系统的必要性,而后在对其理论依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火炮机械系统可靠性强化试验研究的目的。结果依据火炮机械系统的主要失效模式,制定了包含机械工作原理分析等7个步骤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案,详细分析了各环节的内容及作用。结论研究结果为可靠性强化试验在火炮机械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9.
构建曝气及未曝气潜流人工湿地小试实验系统,研究曝气对人工湿地堵塞物组分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系统中堵塞物组成均以无机物为主,曝气对堵塞物累积总量影响不大,但对堵塞物化学组分影响较大,使堵塞物中有机物组分比例降低.未曝气及曝气系统堵塞物平均累积量分别为5.18 mg·g~(-1)及5.21 mg·g~(-1),有机物所占比例分别为28.4%和15.6%.曝气对堵塞物在水平及深度方向的分布影响不大,两系统均表现为底层累积物含量略高于表层,出水端累积物含量略高于进水端.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受溶解氧因素的影响,两系统中表层填料元素种类均较底层丰富,且曝气系统较未曝气系统丰富.  相似文献   
210.
The present study is an application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andfill aeration systems. Specifically, the CFD algorithms provided by the commercial solver ANSYS Fluent 14.0, combined with an in-house source code developed to modify the main solver, were used. The unsaturated multiphase flow of air and liquid phases and the biochemical processes for 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were simulat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as well as complex effects, such as oxygen mass transfer across phases, unsaturated flow effects (capillary suction and un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variations due to biochemical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al correction factors for the applied kinetics (Monod and 1st order kinetics). The developed mode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literature experimental data. Also, pilot scale simulation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were implemented. Moreover, simulation results of a hypothetical single aeration well were shown, while its zone of influence was estimated using both the pressure and oxygen distribution. Finally, a case study was simulated for a hypothetical landfill aeration system. Both a static (steadily positive or negative relative pressure with time) and a hybrid (following a square wave patter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values of relative pressure with time) scenarios for the aeration wells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sent model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landfill aeration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corresponding previous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