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384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12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地铁车厢机械排烟和细水雾耦合灭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FireDynamicSimulator),以封闭单节地铁列车车厢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不同喷雾速度、排烟量以及排烟启动时刻条件下,车厢内火灾热释放速率、烟气层高度、烟气层温度的变化规律,对细水雾和机械排烟耦合作用下地铁列车车厢火灾灭火效果展升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初速度较小时,细水雾动作之后启动排烟系统的灭火效果更好;喷雾初速度较大时,细水雾动作之前启动排烟系统的灭火效果更好;同样的喷雾初速度条件下,增大排烟量町以提高烟气层高度和降低烟气层温度,排烟量过大可能造成火焰区的扰动,降低细水雾的火火效果。  相似文献   
172.
热-力耦合作用对建筑结构火灾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结构火灾安全可以避免建筑物在火灾中坍塌.火灾热环境影响建筑结构的响应,传统的标准火灾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用于若干真实火灾场景.因此有必要开展真实火灾环境下建筑结构的热-力响应特性研究,发展有效的工程工具来设计经济安全的结构.近来,性能化的结构火灾安全设计评估方法和相应技术发展迅速,该文给出一种综合考虑热-力耦合作用的结构火灾安全设计评估方法及相应流程.首先通过建筑和燃料特性来预测可能的火灾热环境特性,然后再分析构件和结构的热响应和力学响应特性来判定结构是否会失效,以及可以降低热和力影响的预防失效措施.该文通过案例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某中庭钢结构屋顶的防火保护,得到经济合理的防火涂层设计,满足有关防火规范的安全等价要求.  相似文献   
173.
In this study two types of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es (BCOP), a step-feed (SBCOP) unit and an inter-recycle (IBCOP) unit, we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heavily polluted river water. The Daqing River, which is the largest pollutant contributor to the Dianchi Lake, one of the most eutrophic freshwater lakes in China, was taken for the case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the SBCOP had higher adaptability and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reduction of COD, TN, and TP, which made it applic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lluted river water entering the Dianchi Lake. Nitrification rate was observed to b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fluent temperature. During each season, the nitrification in the SBCO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BCOP. TN removal efficiency in the SBCO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BCOP during the winter and spring but poorer during the summer, possibly due to the inhibition of denitrification by higher dissolved oxygen level in the summer. Moreover, symbiotic algaebacteria growth may be conducive to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174.
表面活性剂及酸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表面活性剂和酸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对采用最优加药量的各种加药方案进行了从污泥性质到脱水行为的一系列横向比较。污泥性质的比较依据为絮体颗粒的宏观(目测)和微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变化以及在结合水含量(DSC法测)方面的变化。脱水行为的比较依据为过滤脱水速率(比阻)、离心脱水速率(1800rpm-2min离心后的泥饼含固率)、脱水程度(4800rpm~45min离心后的泥饼含固率)及脱水清液的性质(目测及测定SS、COD、TP)。实验结果表明:除了表面活性剂与Fe^3 和CaO联用外,投加表面活性剂或酸处理对提高污泥脱水速率的意义不大,但却能有效提高污泥的机械脱水程度。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是:分散作用使污泥絮体结构分散解体,释放出原絮体内部的结合水;增溶作用可溶解有高度水合作用的ECP。酸处理的作用机理是:H^ 与污泥的结合,改变了污泥的表面电荷特性,促进了污泥絮体间进一步的絮凝;使ECP水解,降低了絮体对水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75.
分析了应用厌氧UASB技术分质处理啤酒高浓度酿造废水,并将此废水与其他低浓度废水混合进入新型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根据工艺的设计、调试和工程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工艺具有技术先进、高效低耗、运行稳定、投资省、管理简单、出水水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6.
介绍了前处理-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工程实例.当进水COD≤8000 mg/L时,出水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7.
采用絮凝沉淀+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中COD研究。结果表明,斜板沉淀池出水COD平均值为1322mg/L,此间COD去除率为38·6%;二沉池出水COD平均值为71mg/L,此段COD去除率达94·6%;人工湿地出水COD平均值为37mg/L,人工湿地COD去除率为48·0%。处理设施COD总去除率98·3%。  相似文献   
178.
针对制革废水高COD、高总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上流式反硝化污泥床(UDNSB)、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生物处理组合工艺,进行了为期321 d的现场中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OD、TN、NH4+-N平均浓度分别为2 740、278和193 mg·L-1的制革废水,在硝化液回流比R为300%,UASB反应器、UDNSB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11、22和57 h,平均容积负荷分别为5.63 kg COD·(m3·d)-1、0.30 kg TN·(m3·d)-1和0.11 kg NH4+-N·(m3·d)-1的条件下,该组合工艺处理出水COD、TN和NH4+-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0、69.8和4.6 mg·L-1,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73%和97%以上。  相似文献   
179.
金高      刘旭辉      吴晗      程亮      何良      张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10):99-103
割刀常因振动而折断刀片,造成切割设备失效,影响施工安全。为降低ND-J114型号机械式内割刀的事故率提高割刀使用寿命,采用多体动力学的方法,利用ADAMS软件对其切削套管的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在不同钻压和转速情况下,对割刀切削力和角加速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割刀振动的角度出发,通过降低割刀的振动来降低刀片折断的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割刀在切削套管的过程中最优钻压为4 800 N,割刀运转平稳;切削力的大小跟钻压近似于成正比关系;割刀最优转速为29 r/min,割刀运转平稳;切割转速在10~30 r/min时,切割效果较好,切割设备越不易折断;转速对切削力大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0.
Blending soy protein with polyesters using a polyvinyllactam as a compatibilizer successfully made soy protein-based plastics. The polyesters used to produce blends included polycaprolactone (PCL) and Biomax (a commercial biodegradable polyester). The blends were processed by compounding extrusion and injection molding. Blends containing soy protein/Biomax-poly(vinyl alcohol) had tensile strengths ranging from 16–22 MPa, with samples containing larger percentages of the synthetic polymer exhibiting greater strengths. Blends made from soy protein, Biomax, and PCL had tensile strengths ranging from 27–33 MPa. All the blends had high Young's moduli but demonstrated brittle characteristics as evident from their low elongations at break, ranging from 1.8–3.1%. Plastics made from soy protein/polyester blends exhibited low water absorption and had good stability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relative to the plastics made from soy protein alone. Blends made from soy protein flour produced plastics with the lowest water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