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7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90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165篇
综合类   1149篇
基础理论   392篇
污染及防治   276篇
评价与监测   187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The potential accumulation of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PGE) in the environment from automobile catalysts is high in urban areas, with the major sinks being roadside soils. Therefore, this investigation presented the detailed study on characterized concentrations of Pt and Pd and their enrichment ratios in urban roadside soils in Xuzhou, China in March 2003. Data from 21 roadside topsoil samples analyz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er (ICP-MS) illustrated that the medians of concentrations of Pt and Pd were 2.9 and 2.8 ng/g, respectivel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t and Pd were mainly from traffic emissions. Compared to unpolluted soils, computation of Pt and Pd enrichment ratios suggested that the Xuzhou roadside soils had average enrichment factors of 3.53 for Pt (in range of 1.22–5.73) and of 3.37 for Pd (in range of 1.35–4.46). Lower Pt/Pd ratios (in range of 0.35–2.86) in relation to similar studies in other countries were observed, which might be due to the different Pt/Pd ratios in Chinese automobile catalytic converters. Moreover, fine fraction (<250 μm) containe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Pt and Pd compared to the coarse fraction (250–500 μmm).  相似文献   
962.
多环芳烃在中国两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批量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萘和菲在两种中国典型土壤样品(草甸土和黑土)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并用一种新型解吸模型--"双元平衡解吸(DED)模型"对解吸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萘和菲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符合传统的线性模型,解吸行为则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且DED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DED模型能够利用简单的理化参数更加准确地定量描述憎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解吸行为,该模型可为我国的土壤风险评价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等工作提供量化手段.  相似文献   
963.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hair samples from Chinese people in coastal cit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investigation was made to estimate current normal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mercury in the hair of Chinese coastal people. Hai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659 healthy inhabitants in the areas along the coast and the rivers (such as Shanghai, Ningbo, Dalian, Xiamen, and Zhoushan) of China from Feb. 2005 to June 2006. Total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the cold vapor atomic adsorption spectrometry method (CVAA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of total mercur...  相似文献   
964.
地下水铅污染修复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铅是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中的主要元素,目前的修复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屏蔽法、抽出处理法和原位修复法。抽出处理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原位修复法是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渗透反应格栅、生物修复以及动电处理技术等。文章介绍了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地下水铅污染的主要科研成果,对各种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进行了综合的述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65.
放射性污染植物修复中超富集植物的数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超富集植物在放射性污染植物修复评价体系中还没有明确的核素富集量限定值,借鉴辐射环境评价方式,明确放射性污染低剂量概念,推算达干预水准时的植物富集系数,结合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计算富集系数应达到的水平,提出了重要核素的超富集植物评价的新的量值概念;建立修复年限模式,讨论了一定生物量和生物富集系数对修复年限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上述因素导出的各重要核素的超富集植物最低富集系数略有不同,分别是Cs-137:0.70、Sr-90:0.86、Co-60:2.89、Pu-239:0.26、Am-241:0.21、Cm-244:0.12、U-235:0.18、U-238:0.052。良好的超富集植物,其富集系数应再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66.
长白山地区大气气态总汞含量的季节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自动大气测汞仪(Tekran(R) 2537A),于2005-08~2006-07对长白山地区大气气态总汞进行了连续1a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气态总汞的年平均含量为(3.22±1.78)ng·m-3,按季节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长白山地区气态总汞含量高于北半球大气汞含量的背景值(1.5~2.0 ng·m-3),表明该地区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大气汞污染.在对长白山地区气态总汞来源的解析中,该区频率最高的指示风向西南(SW)、西北(NW)和非主导风向东北(NE)方位上,城镇人为采暖、燃煤以及对生物燃料的使用成为该地区的气态总汞的主要来源,而土壤释放或其他来源的大气汞经中长距离的迁移也是造成该区域大气汞含量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7.
The development of two comprehensive modelling systems and a test application to estimate the mercury budget for the State of New York is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modelling tools developed are based on two well known meteorological modelling systems namely, RAMS and SKIRON/Eta. Both models have been modified and the developed modules describing the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of mercury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 each modelling system. Model calculations and measurements have been compared during the 14 to 26 August 1997 simulation period. Two different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scenario1 where all available sources of mercury were used and scenario2 where the New York State mercury sources were excluded. An attempt was made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critical gaps in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scale transport deposition and fate of mercury in New York State, improving modelling capabilities and understanding of mercury as an air pollutant, and provide a tool for policy makers in mitigating the impacts of mercury pollution.  相似文献   
968.
基于土壤汞形态归趋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关注问题,矿产资源开采、化工生产和燃煤发电等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土壤汞污染,合理评估汞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是场地开发再利用的关键.对土壤中汞的形态归趋研究总结表明,由于汞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并受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土壤中具有复杂的化学形态和变化过程.汞在土壤中的不同化学形态归趋对其毒性效应、生物有效性和暴露途径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土壤汞总量的风险评估方法忽略了土壤中不同化学形态汞对毒性、生物有效性和暴露途径的影响,导致高估土壤汞污染的健康风险.针对基于土壤汞总量的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土壤汞形态归趋的土壤汞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理论,并构建基于土壤汞形态归趋-有效剂量-健康效应的土壤汞污染的精细化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框架:①土壤不同形态汞的测定与表征方法;②汞形态归趋预测模型;③暴露分析与暴露量计算;④有效剂量(生物可给性或生物有效性)测定;⑤风险表征;⑥基于不同形态汞的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修复目标制定.该方法体系从理论上解决了传统基于土壤汞总量的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重点发展方向:①研发可商业化的土壤汞化学物组分分析仪及土壤汞蒸气的原位测定方法;②结合中国场地土壤特点,开展土壤中汞的形态归趋模拟的模型研究,弥补现阶段土壤汞化合物形态分析方法的欠缺;③研发和建立土壤汞的生物可给性和有效性的标准测试方法技术;④本土化的土壤汞筛选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969.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联合叶面喷施硅肥对水稻Cd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某重度Cd污染稻田(Cd含量2.83 mg·kg~(-1))开展8种水分管理措施联合叶面喷施硅肥的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及各部位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8种水分管理措施联合叶面喷施硅肥处理对水稻株高和分蘖数没有明显影响,但各处理均增加了水稻糙米生物量,增幅为1.7%~25.0%,其中成熟期淹水+叶面喷施硅肥处理(CY)下糙米生物量达到最高.②常规水分管理+叶面喷施硅肥处理(Si)对土壤Cd两种提取态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其他处理降低土壤交换态Cd含量7.8%~42.6%,降低土壤TCLP提取态Cd含量20.0%~40.8%.③常规水分管理+叶面喷施硅肥处理(Si)能降低水稻各部位Cd含量,糙米Cd含量下降了19.0%;其他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各部位中Cd含量,其中仅成熟期湿润+叶面喷施硅肥处理(CS)降低糙米Cd含量降幅最大,降低了44.0%,其次为间歇淹水湿润+叶面喷施硅肥处理(JX)和仅灌浆期湿润+叶面喷施硅肥处理(GS),分别降低36.4%和31.8%.④在中重度Cd污染稻田建议采用仅成熟期湿润+叶面喷施硅肥处理(CS)和间歇淹水湿润+叶面喷施硅肥处理(JX),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同时又显著降低糙米Cd含量.  相似文献   
970.
在固定床吸附实验台上对低温等离子改性前后的复合钙基吸附剂进行脱汞实验,深入探究SO2和O2对具有较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复合钙基吸附剂脱汞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和方法分析复合钙基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等离子改性提高了吸附剂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相对含量,经等离子改性的复合钙基吸附剂的脱汞效率有明显提高.在N2+0.07% SO2+6% O2气氛下,吸附剂脱汞效率相比于无氧气氛由23.7%增至91.2%,吸附剂脱汞效率明显提高.此时吸附剂表面的羟基、酯基官能团作为主要反应活性位点,而羰基官能团的作用不明显.O2的存在促使活性炭表面由碳原子不饱和键形成的活性位增加,促进了Hg0的吸附,同时生成多种汞化合物.随着SO2浓度升至0.15%,改性复合钙基吸附剂表面活性位再次出现不足,此时SO2抢夺Hg0的吸附位点,脱汞效率降至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