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05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679篇
基础理论   186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103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宝鸡市街尘中As和Hg含量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宝鸡市38个街尘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以研究街尘中As和Hg含量的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与中国土壤及其他城市街尘中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宝鸡市街尘中w(As)为8.985~42.822  μg/g,平均值为19.764  μg/g,约为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11.2  μg/g)的1.8倍,是其他城市街尘w(As)均值的2~4倍;w(Hg)为0.483~2.318  μg/g,平均值为1.112 μg/g,约为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0.065  μg/g)的17.1倍,为其他城市街尘w(Hg)均值的10倍.工业区街尘中w(As)相对较高,商业区街尘中w(Hg)相对较高.利用污染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宝鸡市街尘中As和Hg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市街尘中As的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765,地积累指数平均值为0.144,存在轻度的污染;Hg的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7.106,地积累指数平均值为3.425,呈现出偏重污染.   相似文献   
992.
湘黔汞矿区土壤汞的化学形态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湘黔汞矿带内典型矿区土壤为对象,基于BCR三步法和氢化发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研究了湘黔汞矿区土壤中汞的形态含量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汞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有机-硫化态,酸交换态和铁锰氧化态所占比例较少,各形态汞的分配系数依次为:残渣态(85.77%)>>有机-硫化态(12.44%)>>Fe-Mn氧化态(0.93%)≈酸交换态(0.86%);土壤中各形态汞含量与砂粒含量正相关,与粘粒含量负相关,并随土壤pH升高而增加;各形态汞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垂直空间上体现为表层土壤中的含量高于亚表层土壤,水平空间上表现为随着与污染源距离的增加而含量急剧降低,并因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区域不同而差异明显.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源输入性汞污染对矿区土壤中汞的环境毒性和污染特征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3.
节肢动物体内的总汞和甲基汞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冬梅  王起超  张仲胜  郑娜  张秀武 《环境科学》2007,28(11):2586-2590
分析了汞污染区河流沿岸草本植物及节肢动物样品中的汞含量.结果表明,节肢动物飞蝗、中华蚱蜢总汞含量分别为0 .032~0 .402 mg·kg-1、0 .023~0 .362 mg·kg-1,高于非污染区1个数量级.飞蝗、中华蚱蜢甲基汞含量分别为0 .003~0 .031mg·kg-1、0 .004~0 .015 mg·kg-1,占总汞比例分别为3 .5%~49 .7%和2 .0%~44 .4%.飞蝗、中华蚱蜢体内(一级消费者)汞含量低于其食物草本植物,与未受污染地区不同;螳螂体内(二级消费者)汞明显累积.飞蝗体内总汞含量随着个体长度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在中华蚱蜢体内则先增长后下降,甲基汞随着个体长度增长呈上升趋势;节肢动物个体不同部位中汞含量明显不同,腹>胸>头.节肢动物体内汞和甲基汞可能导致野生鸟类、家禽、两栖类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94.
20年来第二松花江汞污染自净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受到汞严重污染的第二松花江20年来水体净化过程,并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利用切断污染源后5次系统监测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沉积物和平水期江水汞浓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同时,对未来15a水体汞污染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第二松花江汞污染自然净化取得明显成效;表层沉积物净化速率高于中下层;第二松花江水体自然净化经历两个阶段,在汞污染源切断初期第二松花江汞污染净化速率较快,目前处于净化速率较慢的时期.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水体净化速率将更为缓慢.  相似文献   
995.
在北京市近郊和远郊区采集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样品,分析其汞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近郊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汞的浓度高于远郊区,分别为1.28±1.30ng·m-3和0.79±0.68ng·m-3,而且冬、春两季的浓度明显高于夏、秋两季.可吸入颗粒物中的汞主要分布在细粒子中,且细粒子富集汞的能力较粗粒子强.  相似文献   
996.
不同腐殖酸物质对土壤中汞的固定作用及植物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腐殖酸物质对土壤有机结合态汞、全汞含量及土壤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试腐殖酸物质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结合态汞和残留在土壤中汞的含量,降低土壤中汞的挥发量,从而有效降低土壤汞的生物有效性.与加入HgCl2但不施加腐殖酸物质的对照CK2相比,添加腐殖酸钠、提纯后的煤基腐殖酸、土壤腐殖酸、氨化风化煤、风化煤、褐煤、泥炭的处理中油菜对土壤中汞的吸收量分别降低了73.62%、71.11%、63.39%、40.05%、33.61%、22.26%、5.66%.  相似文献   
997.
在壳聚糖-NH2上接枝阳离子中间体,增加了阳离子基团及羟基,制备成阳离子壳聚糖。考察了时间、温度以及pH对阳离子壳聚糖吸附汞离子的影响。45℃、吸附时间20min,pH为5的条件下,阳离子壳聚糖对Hg2+的吸附效果最好,最大吸附量可达262.50mg/g。试验表明,阳离子壳聚糖对汞离子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壳聚糖和活性炭。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改进的ZnCl2学活化法制备污泥含炭吸附剂,利用EDS以及氮吸附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的污泥含炭吸附剂进行表征,并利用其处理模拟烟气汞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含炭吸附剂对Hg^0吸附包括物理吸附作用和化学吸附作用,以物理吸附作用为主;随着Hg^0入口浓度的提高,污泥含炭吸附剂的Hg^0饱和吸附容量增大;随着吸附反应温度的升高污泥含炭吸附对Hg^0的吸附作用减弱;在吸附反应温度125℃,Hg^0入口浓度60.4μg/m3污泥含炭吸附剂和选定的活性炭对Hg^0吸附容量分别为81.2gg/g和53.8μg/g,污泥含炭吸附剂对Hg^0吸附作用好于选定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999.
Atmospheric elemental, reactive and particulate mercury (Hg)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north of downtown Reno, Nevada, USA from November 2004 to November 2007. Three-year mean and median concentrations for gaseous elemental Hg (Hg0) were 1.6 and 1.5 ng m−3 (respectively), similar to global mean Hg0 concentrations. The three-year mean reactive gaseous Hg (RGM) concentration (26 pg m−3) was higher than values reported for rural sites across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Well defined seasonal and daily patterns in Hg0 and RGM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with the highest Hg0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in winter and early morning, and RGM concentrations being greatest in the summer and mid-afternoon. Elevated Hg0 concentrations in winter were associated with periods of cold, stagnant air; while a regularly observed early morning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 was due to local source and surface emissions. The observed afternoon increase and high summer values of RGM can be explained by in situ oxidation of gaseous Hg0 or mixing of RGM derived from the free troposphere to the surface. Because both of these processe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sa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assess their overall contribution to the observed trends.  相似文献   
1000.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静态、序批的方法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对废水中Hg2+的吸附特性及环境条件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能谱对比手段,初步探讨了厌氧颗粒污泥吸附Hg2+的机理。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对Hg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其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型拟合得较好(R2=0.9933);pH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在pH值为3~8的范围内,吸附量较大,最大为64.64 mg/g,当pH值大于8或小于3时,吸附量逐渐下降;温度对吸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明显。红外光谱和能谱分析表明,厌氧颗粒污泥表面功能基团对Hg2+的络合作用是吸附的主要机理,这些基团包括—CH、—CH2 、—CH3、P—H、CO、C—N、PO、SO及C—H,同时在吸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离子交换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