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篇
  免费   518篇
  国内免费   401篇
安全科学   494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481篇
综合类   1685篇
基础理论   301篇
污染及防治   240篇
评价与监测   155篇
社会与环境   82篇
灾害及防治   15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炼油污水气浮絮凝处理中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气浮絮凝是炼油污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一步 ,它是确保炼油污水生化处理顺利运行的关键 ,而开发和筛选优良的絮凝剂则又是提高气浮处理效果的保证。采用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进行炼油污水的中试试验 ,通过一系列条件试验 ,确定了复合絮凝剂投药剂量、投药间隔时间和投药方式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效果 ,CODCr的去除率 5 5 % ,石油类去除率 >75 % ,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了合格的水质  相似文献   
52.
二级出水中磷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中总磷为去除对象,通过混凝的静态烧杯实验[1],确定了二级出水除磷效果较好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铁(PFC)[2]和Al2(SO4)3[3]混合使用的最佳投药量,使出水中磷(TP)符合再生水水质标准的要求.絮凝剂组合时静态混凝烧杯实验表明:PFC-Al2(SO4)3体积比1∶1时,最佳投药量离子浓度比为:Fe3 /Al3 ∶9.9/7(mg·L-1),此时TP去除率为93%,浊度去除率为33%.PFC-Al2(SO4)3体积比1:2时,最佳投药量离子浓度比为:Fe3 /Al3 ∶4.95/7(mg·L-1),此时TP去除率为88%,浊度去除率为71%.  相似文献   
53.
Both bottle-point and column-feeding experiments involving different solutes and sorb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adsorption selectivity and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salicylic acid and 5-sulfosalicylic acid. Their adsorption isotherms onto such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adsorbents as NDA-100 and NDA-99 could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Freundlich equations whose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 extrathermic and favorable adsorption processes. The adsorption towards NDA-100 mainly depended on the π-π interaction, while that towards NDA-99 was extremely influenced by the static-electric interaction. Additionally, the adsorptive capacity of salicylic acid on NDA-99 decreased while it increased on NDA-100 with the presence of 5-sulfosalicylic acid in the adsorptive environment as the competitive component. Comparatively,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5-sulfosalicylic acid decreased on both resins with salicylic acid as the competitive component. In fact,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dsorbent and adsorbate resulted in the straight antagonism on the effective adsorption sites on the adsorbent. In conclusion, the adsorption selectivity of salicylic acid onto NDA-100 wa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at onto NDA-99 with the existence of 5-sulfosalicylic acid in the adsorptive environment. A satisfactory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tested solutes in aqueous phase could be foreseeably achieved by the sequencing adsorption technique involving NDA-100 as well as NDA-99.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2005, 27(8): 570–574 [译自: 环境污染与防治]  相似文献   
54.
炼油装置运行周期评估技术通过统计、分析装置故障数据,计算特定时间段装置的可靠性,进而获得装置可靠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装置可靠性最差设备排序。介绍了该技术在某常减压装置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估技术为科学确定炼油装置运行周期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5.
辛基酚的体内类雌激素活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体内大鼠子宫增重试验检测辛基酚(OP)的类雌激素活性,并对其观测终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OP经大鼠体内染毒,可引起大鼠子宫湿重、子宫内皮细胞厚度、子宫腺数量明显增加,具有明显的类雌激素活性。三条染毒途径检测敏感度腹腔染毒>经皮下染毒>经灌胃染毒。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0Cr18Ni9(钝化)不锈钢与0Cr18Ni10Ti(钝化)不锈钢在酸性盐雾条件下的腐蚀行为,为发动机零件选材及防护措施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按GJB150.11A—2009《军用装备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进行,调节溶液p H到3.5±0.5,以24 h喷雾润湿+24 h干燥为一个循环,分别开展2(96 h)、4(192 h)、5(240 h)个循环的酸性盐雾试验。采用目视、称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盐雾腐蚀后试样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 0Cr18Ni9(钝化)与0Cr18Ni10Ti(钝化)两种奥氏体不锈钢均发生了轻微的腐蚀,主要为局部腐蚀及均匀腐蚀。结论两种金属在酸性盐雾条件下耐蚀性良好,且可满足目前海军型发动机对材料耐酸性盐雾腐蚀的要求,0Cr18Ni9(钝化)略优于0Cr18Ni10Ti(钝化)。  相似文献   
57.
射流曝气SBR技术在屠宰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射流曝气和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SBR)治理屠宰废水的工程实例。半年多的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操作性和稳定性,当系统污水排放量或有机负荷发生较大波动时,有较好的缓冲适应能力,并能保证整个系统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58.
国内外环境监测分析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验室分析仪器和技术、与污染物总量控制有关的自动监测系统和技术,与应急事故监测有关的现场简易监测分析仪器和技术等方面概括介绍了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和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并概要介绍了日美及中国环境监测分析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59.
物理化学预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物理化学预处理与膜分离技术深度处理结合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可使其中的Cr6+<0.5mg/l,Zn2+<20mg/l,pH6~9。用膜分离技术处理造纸废水可回收其中的木质素和糖份,回收率均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60.
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96h急性毒性试验配合滤食率和微核检测等方法,比较了石油勘探开发用3种钻井泥浆和3种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成贝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3种钻井泥浆对合浦珠母贝的半致死浓度均大于10^5mg/L;3种消油剂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47、5011和2630mg/L;滤食率与钻井泥浆和消油剂的浓度呈负相关;微核细胞率则与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