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1056篇
安全科学   521篇
废物处理   80篇
环保管理   253篇
综合类   1907篇
基础理论   46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27篇
评价与监测   95篇
社会与环境   144篇
灾害及防治   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991.
橙色GDP及其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12,他引:1  
在分析我国工伤事故发生和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率(以GDP为指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橙色(安全预警色)GDP的概念和内容,并进行初步论证.认为橙色GDP应成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标志之一,也可以作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统筹失调的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992.
绝热加速量热仪在化工生产热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热危险性分析仪器--绝热加速量热仪的设计原理和内部结构,运行模式以及所能获得的温度、压力和最大温升速率时间等数据类型.并通过阐述其在化学动力学研究、自加速分解温度的计算、化学工艺安全性分析和化学工艺过程开发以及热爆炸事故原因调查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绝热加速量热仪在化工生产危险评价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993.
基于TCT的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事故率法是评价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水平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因其存在基于事故统计方法固有的因事故的稀有性而使评价周期过长、因事故统计的不完全性致使评价结论欠真、缺乏事故严重性程度的考虑等缺点。笔者针对事故率法评价交叉口安全水平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概要介绍交通冲突技术并对交通冲突技术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使事故率法与交通冲突技术相结合,用交通冲突代替交通事故改善交叉口事故率法的理论设想。进而,结合质量控制法,研究了同类型交叉口的交通冲突率的临界值的确定,提出了基于交通冲突技术和交叉口交通冲突率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土壤中污染物迁移模型在油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石油的生产、运输、贮存以及炼制等过程中都存在泄油、漏油风险,各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油类、重金属等各种化学物质也会危害水土环境,进而危及当地地下水源。文章分析了油田企业污染物对土壤及地下水的主要污染途径,提出了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模型用于预测污染物浓度的方法。建立了污染物由土壤迁至室内空气、地下水、农作物及由地下水转移到地表水的迁移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运用于油田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995.
A study of the piedmont of the Newberry Mountains near Laughlin, Nevada, demonstrates that geologic information can improve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flood‐hazard management on alluvial fans in desert areas. Comparison of geologic information against flood insurance rate maps (FIRMs) reveals flaws in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flood hazard delineation in this setting. Geologic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large parts of the Newberry piedmont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significant flooding for at least the past 10,000 years. This contrasts with existing FIRMs that include large tracts of nonflood prone land in the 100‐year and 500‐year flood hazard zones and exclude areas of indisputably flood prone land from the regulatory flood plain. From the basis of the geology, flood hazards on at least one‐third of the piedmont are mischaracterized on the regulatory maps. The formal incorporation of geologic data into flood hazard studies on desert piedmonts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is type of discrepancy and substantially reduce the scope, hence cost, of more elaborate engineering studies and hazard mitigation strateg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ffirm the value of new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 recommendations for characterizing alluvial fan flood hazards and support an argument for mandating geological studies in the regulatory process.  相似文献   
996.
At one of the nitro-toluene facilities, an o-nitro toluene still was in standby mode. During the standby mode feed to the still had been stopped, the column was not de-inventoried, steam flow to the reboiler was not shut off and the condenser was on total reflux. After 22 days of standby mode, steam was shut off for 5 days for annual plant maintenance. Eight days after the re-start of steam, the still exploded, hurling debris as far as one mile. The internal packing was expelled from the column and landed on the ground burning. The incident was investigated to establish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leading to explosion. 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ery was extensive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onset temperature for exothermic activity in the presence/absence of a number of materials to establish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the accident. It was found that foulant collected in the column over a period of years accelerated the ’runaway reaction’.  相似文献   
997.
浙江省洪涝灾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袁晓玉  薛根元  顾骏强  施能 《灾害学》2002,17(1):56-61,96
根据浙江省1949-1998年(缺1966-1975年及1978年)共39年的洪涝成灾面积资料及39年(1961-1999年)的36个站点的分季降水资料,对该省洪涝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浙江洪涝灾害面积大,且有随时间而增加的趋势,此外,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受灾特征,浙江省应该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减灾防灾措施,因地制宜,减少水患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8.
泸州市城市空气自然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飚 《四川环境》2002,21(3):61-63,71
本文以1992-2001年泸州市城市空气质量数据为依据,指出了该市自然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的变化规律,并对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青霉菌X5对活性艳蓝KN-R脱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晓华  董新姣 《四川环境》2002,21(4):5-7,12
采用梯度平板筛选法,从染布厂废水池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对蒽醌染料KN-R有较强脱色能力的青霉菌X5(Penicillium sp.),并考察该菌在不同温度,pH,培养时间,染料浓度,菌量及不同碳源氮源条件下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情况,结果表明,在20-40℃温度范围内该菌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率均在95%以上,其最佳脱色温度为25℃,pH为4.0,培养时间为48h,染料浓度,菌量对染料脱色有一定影响,该菌对碳源、氮源具有较宽适应范围,在最佳条件下,该菌对染料的脱色率达99.3%。  相似文献   
1000.
阳离子艳红染料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进  储伟  王斌  陈勇 《四川环境》2002,21(4):31-33,37
本文研究了以沉淀法制备的TiO2为催化剂,紫外杀菌灯为光源,对阳离子艳红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本系统对阳离子艳红染料有明显的降解效果,浓度为10mg/L的阳离子艳红染料经过30min的处理,其降解率>88%,此外,还探讨了溶液初始pH值,催化剂的投加量,光照距离和液层高度等因素对光降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