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3篇 |
免费 | 358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39篇 |
废物处理 | 210篇 |
环保管理 | 360篇 |
综合类 | 869篇 |
基础理论 | 128篇 |
环境理论 | 5篇 |
污染及防治 | 132篇 |
评价与监测 | 96篇 |
社会与环境 | 92篇 |
灾害及防治 | 2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43篇 |
2014年 | 159篇 |
2013年 | 146篇 |
2012年 | 171篇 |
2011年 | 155篇 |
2010年 | 137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3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针对人因可靠性分析中的数据匮乏问题,在技能-规则-知识(SRK)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层次化的入因可靠性数据分类体系,其中包括人因失误模式和人因失误影响因素.结合对一些实际人因失误数据的考察,以及可控实验,确定人因可靠性数据库中基准人因失误概率.在人因数据外推系统中,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来定量评价人因失误所处的情境的等级,并使用概率方法将基准人因失误概率与情境进行叠加,从而得到人因失误概率.人因数据库有助于人因可靠性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形式化的外推方法减少了对主观因素的依赖. 相似文献
7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煤矿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矿难事故的频繁发生,煤矿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针对目前的矿井供电系统存在的不足而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分析.根据煤矿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对其供电系统的动态安全分析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和论述;介绍了矿井电网动态安全分析系统的功能要求、主要组成部分和结构;对各部分的实现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矿井电网动态安全分析系统的框图及系统最终要反映的信息要求. 相似文献
73.
为推进我国核电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跨越,实现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的自主化过程中的安全,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在建造过程中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依托项目的安全管理,大力提升人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广泛采用新技术、改进施工工艺,实行模块化、专业化施工,加大安全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强化建造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努力打造核电建造过程中物的本质安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持续提高管理上的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74.
为掌握特种设备的整体风险水平,明确监管方向和重心,基于幂函数型功效系数法,建立特种设备的宏观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应用模型研究全国特种设备的宏观风险,然后将其作为基准衡量北京地区电梯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应用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可计算分析特种设备的整体风险,实现不同种类设备风险的横向对比;将气瓶的宏观风险作为风险的标准当量,可实现国家、地区、企业同类设备风险的纵向对比,有助于促进政府和企业的监管决策工作。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电力行业事故报告文本较长、语义复杂,难以进行有效文本识别问题,提出1种以BERT作为底层的预训练模型,并设计1种双重注意力机制编码器,结合BILSTM-CRF深度挖掘事故文本语义特征,从而实现文本智能分析。首先构建电力词典,通过对BERT预训练,进行BIO标注,然后引入BILSTM-CRF模型实现对文本标签智能分类,最后将该模型与现行其他4种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智能识别精确率、召回率及F1值(查准率)均达到约97%,较其他4种模型中效果最好的模型分别提高0.02,0.03,0.02。研究结果可为电力行业事故报告文本分析提供1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6.
为保障水电厂安全运行,根据水电厂设备设施构成要素,系统分析其风险,建立涵盖水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自动装置、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水工建筑物及金属结构、机具与防护设施等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欧氏距离定义样本差异,标准化处理属性特征值,通过聚类迭代,开发水电厂设备设施风险的动态分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电厂设备设施故障风险在每年的第2,3季度明显大于第1,4季度,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各季度设备设施故障风险同比有增加的趋势,风险分级结果与设备设施故障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7.
根据我国轨道交通设备安全管理的需求,提出基于互联网+的轨道交通动力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平台的框架,运用J2EE开发工具,采用嵌入式高速数据采集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构建形成集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轨道交通动力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完善智能的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轨道交通动力设备的安全监管力度,保障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78.
针对电力建设工程中对危险源动态风险研究不足和混淆重大危险源概念导致的危险源难于分级管理与控制的问题,通过分析相关法律、规范等界定了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作业场所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引入了危险源动态风险系数的概念,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确定了动态风险系数的19个影响因素,基于此改进了LEC评价法,并划分了施工作业场所重大危险源级别。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工程施工作业场所重大危险源定义和动态风险系数引入的必要性,测算了危险源实际风险度,并根据实际风险的划分结果建立了“3+2+1”危险源控制模式,实现了对作业场所重大危险源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火力发电厂设备中的汽轮机的本体结构, 以及汽轮机的安全评价内容.针对汽轮机的本身特点和安全评价内容,提出了两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汽轮机进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