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461篇
基础理论   133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UV/H2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UV/H2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含表面活性剂废水,考察了反应时间、体系pH值、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H2O2投加量、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降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4、H2O2投加量为1mL/L,反应时间为20min时,表面活性剂DBS的去除率为96%,AOS的去除率为93%,且UV/H2O2体系中,表面活性剂DBS和AOS的降解反应均符合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2.
渭河宝鸡市区段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改进的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对渭河宝鸡市区段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监测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渭河在进入宝鸡市至植物园断面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较低,日平均值为0.049mg/L,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I类标准(≤0.2mg/L)(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在流经市区新世纪桥、渭河桥断面时,由于分别有清姜河和金陵河两个支流的汇入,污染越来越严重.在这两个断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日平均值分别为0.34mg/L和0.54mg/L;在即将流出宝鸡市的斗鸡断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日平均值为0.424mg/L,已远远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0.3mg/L)(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从监测结果看:双休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普遍高于工作日;清姜河、金陵河污染严重,这两条支流的汇入对渭河水质影响巨大,要治理好渭河,须先治理好清姜河和金陵河这两条支流。  相似文献   
8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有机污染物。采用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进行去除模拟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SS)的实验.结果表明:MBR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率高于90%。同时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确定其适宜降解蒂件为:气体流量为0.3m^3/h、活性污泥浓度为6948mg/L。初步探计了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研究表明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且生物降解对其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针对我国采用高临界流动水分的磷矿进行湿法生产普钙普遍存在产品水分达不到部颁标准的难题,直接采用制浆废液(利用其主要对环境有害成分之一——MNA作减水剂)进行降低普钙水分的研究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减水剂MNA可显著降低国内朝阳、昆阳、浏阳和国外摩洛哥等单种磷矿以及昆阳-朝阳混矿的矿浆粘度和水分.采用国产昆阳-朝阳混矿进行工业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35%~0.4%干矿粉重量的减水剂MNA,不仅可使球磨添加水量从145 kg降至103 kg,矿浆含水量从30.5%降至27%,成品肥含水量从16.24%降至13.77%,而且可使有效磷从10.67%升至12.24%,转化率由86.57%提高到90.45%,矿浆细度由90.18%提高到93.12%.实验和工业生产试验表明,直接用造纸制浆废液降低普钙水分,既确保和改善了普钙的产品质量,又治理了环境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5.
一体化间歇曝气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采取特殊的沉淀区构造,改变了活性污泥的循环流动方式,通过间歇曝气,反应区交替处于好氧/缺氧状态,达到了有机物高效去除、高效硝化反硝化及控制污泥膨胀的效果.该方法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能耗低、流程简洁和操作管理方便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一体化中小型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86.
针对我国采用高临界流动水分的磷矿进行湿法生产普钙普遍存在产品水分达不到部颁标准的难题,直接采用制浆废液(利用其主要对环境有害成分之一--MNA作减水剂)进行降低普钙水分的研究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减水剂MNA可显著降低国内朝阳、昆阳、浏阳和国外摩洛哥等单种磷矿以及昆阳-朝阳混矿的矿浆粘度和水分.采用国产昆阳-朝阳混矿进行工业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35%~0.4%干矿粉重量的减水剂MNA,不仅可使球磨添加水量从145 kg降至103 kg,矿浆含水量从30.5%降至27%,成品肥含水量从16.24%降至13.77%,而且可使有效磷从10.67%升至12.24%,转化率由86.57%提高到90.45%,矿浆细度由90.18%提高到93.12%.实验和工业生产试验表明,直接用造纸制浆废液降低普钙水分,既确保和改善了普钙的产品质量,又治理了环境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7.
一体化间歇曝气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采取特殊的沉淀区构造,改变了活性污泥的循环流动方式,通过间歇曝气,反应区交替处于好氧/缺氧状态,达到了有机物高效去除、高效硝化反硝化及控制污泥膨胀的效果.该方法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能耗低、流程简洁和操作管理方便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一体化中小型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88.
王萌萌  曹刚  张迪  冯乃宪  潘涌璋 《环境科学》2020,41(6):2787-2795
为探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混合菌对尿素的去除效果,本文考察了混合菌(DM01+YH01+YH02)对尿素的去除特性,以及重金属和盐度对其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中尿素质量浓度为200.0 mg·L~(-1),碳源为柠檬酸三钠、 C/N为10、温度为30℃、 pH为7和转速为130 r·min~(-1)时,尿素在24 h可以得到高效降解,去除率为91.8%;重金属离子(Ni~(2+)、Cd~(2+)、Cu~(2+)和Zn~(2+))会降低混合菌对尿素的去除效果,影响能力的大小顺序为Cd~(2+)Cu~(2+)Ni~(2+)Zn~(2+),然而, Fe~(2+)(20.0 mg·L~(-1))会增强混合菌对尿素的去除效果;盐度(10.0 mg·L~(-1))会抑制混合菌株对于尿素的去除.  相似文献   
89.
不同表面活性剂改性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CTMAB、DTMAB、CPB、DPB四种表面活性剂对膨润土进行了有机改性,并研究了改性后各有机膨润土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影响因素下,CTMAB、CPB长碳链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较好,而DTMAB、DPB短碳链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较差。振荡时间、振荡强度,温度对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超声波和pH处理可使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有所降低。随着处理溶液中NaCl、CaCl2浓度的提高,表面活性剂的烷基链含12个碳原子的改性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呈现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溶液中NaCl和CaCl2的浓度对烷基链含16个碳原子的表面活性剂改性的有机土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0.
表面活性剂协同膨润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用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与膨润土直接混合,协同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研究了不同配比的CTMAB、CPC和膨润土混合物对靛红染料废水脱色的适宜条件,并与经过这两种表面活性剂改性的有机膨润土脱色效果作对比,初步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TMAB和CPC)用量对脱色效果影响最大;表面活性剂协同膨润土体系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其改性有机土,其中CTMAB混合膨润土体系效果最好,脱色率达99%以上;且表面活性剂混合膨润土体系的脱色效果受pH值和处理时间变化的影响较小,沉降速度快,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脱色、絮凝沉降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