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806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1157篇
基础理论   444篇
污染及防治   211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1.
本文论证了湖北稻区的资源具有三大特点。因此,认定该区应细分为:东南部早三熟双季稻区,中部单、双季稻两热三熟并存区,西北部单季稻两熟区。笔者认为,本区近10年发展麦稻、油稻稻、油稻减少肥稻稻、肥稻其主流是好的;讨论了紫云英大量减步后如何解决有机肥源匮乏的问题。主张今后应积极开发冬种,积极提倡冬作起厢分带间套,既稳定大宗作物的发展,又增产经作、饲料、蔬菜、绿肥,以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
试验研究表明,当早稻收获时间作晚稻才开始幼穗分化,即适宜早、晚稻出穗开花之间有60多天的时间,种植双杂间作稻就可获得好的收成,效果、效益都很显著。1992年用D 优287间汕优63,在达县永进乡的示范田中个别田块产量已达15t/ha,而盆地丘陵区适宜早、晚稻出穗开花之间的时间多数地区不到70天,种植双杂连作稻有困难。且双杂间作稻在抗灾增产,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提高稻田复种等方面优于双杂连作稻。因此,四川盆地丘陵区的中稻→冬水田在耕作改制中发展部分双杂间作稻是恰当的,其范围在巴中、盐亭、简阳一线以南海拔400m 以下的广大丘陵区。  相似文献   
93.
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证明,杂交稻具有旱能保产、湿能增产的特点,特别是在通气式大田水层栽插、湿润管理的条件下,具有节水、增产、改良土壤的作用。对在灌溉条件较差的丘陵山区和圩区发展水稻生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本文论证了湖北稻区冬半年的农业资源及其特点,讨论了开发本区冬季农业的意义、发展方向及其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5.
In 2001, it was announced thattransgenic DNA had introgressed intotraditional strains of maize in Mexico. Acontroversy erupted and raged throughout 2001and 2002. This episode represents an acutebreakdown in scientific discourse. Given thestakes in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debate, a breakdown in scientific discourse isalarming. The following inquiry looks into thecauses of this breakdown. Ultimately, it willbe argued that the underlying problem is thecurrent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science,particularly in the United States. If thediagnosis is correct, then the proper course oftreatment is to pursue a program ofinstitutional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96.
采用固定床动态吸附实验,用改性活性碳纤维(ACF)吸附去除CO2原料气中的H2S。通过改变改性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原料气中CO2浓度,找出用改性ACF去除CO2原料气中H2S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可用NaON改性的ACF来消除CO2的酸性对去除H2S的不利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CO2与ACF形成的C(O*)中间产物增多,CO2的存在有利于改性ACF去除H2S;而当反应温度过高时,CO2与ACF形成的C(O*)中间产物发生分解,导致ACF碳化,不利于H2S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97.
改性木屑吸附剂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廉价易得的杨树木屑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的一种新的生物吸附剂,研究各种反应因素(氢氧化钠浓度、环氧氯丙烷用量、反应温度、木屑粒径等)对反应过程和吸附剂性能的影响,检验了其对品红及孔雀石绿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它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98.
本文研究了改性活性炭纤维对炸药废水中TNT的吸附行为。研究表明:1 mol/L HNO3改性的活性炭纤维吸附效果最好,其对炸药废水中TNT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0.6 g/25 m L,吸附平衡时间为60 min,升温有利于吸附进行。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地描述活性炭纤维对TNT的吸附,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99.
麦秆酸预处理后与猪粪混合发酵提高产气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的酸处理对麦秆混合发酵过程中各指标变化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醋酸浓度、时间处理后的麦秆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进程中还原糖、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p H值变化和甲烷产量,探究各指标的关系并优化得出最佳醋酸处理组合,以期为酸预处理混合发酵实现高甲烷产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醋酸处理后的麦秆通过与猪粪混合发酵可明显提高甲烷单位产量,增幅为124.28%~207.40%.发酵过程中还原糖、VFA、p H值间相互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模型,得到醋酸处理的最优组合为浓度3.35%、时间6.75d,最大甲烷单位产量751.97 m L·g-1(以VS计).  相似文献   
100.
石墨烯材料去除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龙  徐乐瑾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1):3411-3420
石墨烯及其改性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抗辐射性能好、耐高温、耐酸碱等优点,近年来在去除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石墨烯的合成及改性方法,综述了石墨烯材料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吸附容量、影响因素、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模型和吸附机理,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