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556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80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854篇
基础理论   248篇
污染及防治   178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21.
尾叶悬钩子红色素的性质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尾叶悬钩子红色素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光、温度、PH值,氧化还原介质、5种金属离子和3种食品添加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尾叶悬钩子鲜果中总花色苷含量高,其色素属水溶性花青苷类,该色素在60℃以下较稳定,但抗氧化和还原性较差,金属离子中Fe^3 等对色素的吸光度有明显影响,而Cu^2+,Mg^2 及低浓度Zn^2 影响不大,Mn^2 、较高浓度(ρ=100-300mgL^-1)的Zn^2+、葡萄糖、苯甲酸钠则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并有不同程度的护色效果。图6表6参6  相似文献   
922.
通过对8个稻田土壤的培养实验,研究了土壤特性在水分和小麦秸杆两因子两水平处理下对甲烷排放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下的甲烷排放量均与土壤砂粒含量成正比(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淹水条件下,无论施加小麦秸杆与否,甲烷排放量均可通过土壤砂粒含量和C/N比的线性组合得以定量表述,其决定系数(R  相似文献   
923.
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杉木人工林某些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9a生1代杉木林采伐迹地上用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并研究处理后3a土壤体积质量、pH值、有机质的变化.结果表明BL3BM0(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降低土壤体积质量和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最大,是最佳的立地管理措施,而BL0BM0(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处理的作用正相反,增加土壤体积质量和降低土壤pH值的幅度最大,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最为不利.火烧采伐剩余处理并非最差的立地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24.
分子连接性指数(mJ)与有机物毒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堵锡华 《环境化学》2001,20(2):151-156
定义原子特征值δ  相似文献   
925.
预处理+超滤技术处理饮用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超滤技术及预处理应用于饮用水净化的研究。尽管超滤是一种去除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和病原原生动物)有效的消毒工艺,但因它的截留分子量比较高,去除天然有机物相对无效。试验证明,适当的预处理可使超滤膜不仅能去除天然水中大量颗粒状物质,同时也可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及THMFP。  相似文献   
926.
交联壳聚糖乙酸酯冠醚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合成了二苯并-16-冠-5-氯代乙酸酯冠醚和3,5-二叔丁基-二苯并-14-冠-4-双氯代乙酸酯冠醚,然后分别将之与交联壳聚糖(简称CCTS)反应,制备了交联壳聚糖二苯并-16-冠-5-乙酸酯冠醚(简称CCTS-1)和交联壳聚糖3,5-二叔丁基-二苯并-14-冠-4-双乙酸酯冠醚(简称CCTS-2),并研究了它们对Pb~(2+),Cu~(2+),Cr~(3+),Ni~(2+),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吸附剂对pb~(2+),Cu~(2+)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27.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acts posed by soil contamination to aquatic ecosystems it is crucial to characterise the links between ecotoxicity, chemical availability and geochemical reactivity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PTE’s) in soils. We evaluate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water extracts obtained from soils contaminated by chemical industry and mining, using a test battery including organisms from different trophic levels (bacteria, algae and daphnids). These tests provided a quick assessment of the ecotoxicity of soils with respect to possible adverse effects on aquatic organisms although the ecotoxicological responses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solubility of PTE’s only to a limited extent.The analysis of results of bioassays together with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water extracts provided additional relevant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conductivity, pH, Al, Fe, and Mn of soil extracts on toxicity to organisms. Furthermore, an important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was that the toxicity of extracts to the aquatic organisms could also be related to the soil properties (pH, Org C and Feox) and to the reactivity of PTE’s in soils which in fact control the soluble fraction of the contaminants.The combined assessment of ecotoxicity in water fractions, solubility and geochemical reactivity of PTE’s in soils provided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availability of inorganic contaminants than ecotoxicological or chemical studies alone and can therefore be most useful for environmental risks assessment of contaminated soils.  相似文献   
928.
累托石/氧化亚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累托石为载体,用液相合成法制备了累托石/纳米氧化亚铜复合材料,采用SEM、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吸附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为:溶液呈碱性,亚甲基蓝初始浓度90 mg/L,复合材料用量1.33 g/L,温度60℃,反应20 mim时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到9...  相似文献   
929.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及其化学钝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7,自引:3,他引:74  
土壤重金属污染往往是2种或2种以上的多种重金属并存的复合污染。与单一污染相比,重金属复合污染中元素或化合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以及对生态效应的综合影响,对其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挑战性。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主要集中在单一元素上,而对土壤多种重金属并存的复合污染的同时修复研究较少。化学钝化修复是基于向土壤中添加稳定化剂,通...  相似文献   
930.
热处理和pH调节协同作用下污泥调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参数(温度、pH和反应时间)下,热处理和pH调节对污泥细胞溶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与反应温度、溶液pH、反应时间成正相关,其中pH对SCOD的影响最为显著,反应时间对其影响最小。污泥溶胞的最优条件:反应温度120℃,pH=11,反应时间为15 min,经过处理,SCOD可达14 810 mg/L,与总化学需氧量(TCOD)之比为49.29%,总有机碳(TOC)达4 560 mg/L,总氮(TN)则增加27%,总悬浮固体(TSS)和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去除率分别达22.85%和40.93%。热碱处理后污泥上清液分子量分布(MWD)状况结果显示:〉1 000 KDa MW物质含量随pH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pH=11时,该部分物质可从原污泥的20.94%增加到31.70%;当温度为120℃时,该部分物质可达4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