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311篇
安全科学   163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301篇
综合类   903篇
基础理论   246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233篇
灾害及防治   1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31.
选择河南境内黄淮海平原主体区域的商丘市民权林场与梁园区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测定了生态系统1年内各月份的空气离子的日进程,分析其空气负离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在不同林农复合生态系统中有一定差别,在系统内各点差别较小;杨树生态系统的日进程格局基本一致,表现出近似的"U"型,一天中的高峰值出现在09:00~10:00与17:00前后;泡桐生态系统的日进程虽然在09:00~10:00也出现高峰值,但随后表现出单调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效益计量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32.
吉林省平原区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主产区,村庄空心化聚落形态具有特殊性。以村落空心化为特征的乡村衰落是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阻碍。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吉林省平原区空心村的时空扩展和空心化特征,结果发现:吉林省平原区村落空心化起始晚,但发展快;人口和宅基地空心化严重,耕地质量具有"空心化"趋势。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建议:在村庄整治中,应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机制,中心村实心化发展与零散空心化村落治理相结合,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中心村落职能结构,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重点发展农牧业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733.
Organic acids are important contributors to the acidity of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but their existence in the Chinese atmosphere is largely unclear.In this study,twelve atmospheric gaseous organic acids,including C1-C9 alkanoic acids,methacrylic acid,pyruvic acid,and benzoic acid,were observed in the suburb of Wangdu,Hebei Province,a typical rural site in the northern China plain from 16th December,2018 to 22nd January,2019,using a Vocus@Proton-Trans...  相似文献   
734.
利用多功能脱硝实验台研究了花生壳、杨木、稻杆和玉米秸秆4种生物质的再燃脱除NO性能,以及工况参数对生物质再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花生壳再燃脱硝率最高、杨木次之、玉米秸秆最小,当再燃比(Rff)15%时,花生壳、杨木、稻杆和玉米秸秆的再燃脱硝效率分别为85.1%、80.3%、69.6%和67.2%.生物质粒径越小,再燃脱硝率越高.随着再燃温度的升高,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先升高后缓慢降低,1073K的脱硝效率最高.生物质最佳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SR)为0.6,最佳Rff和再燃区停留时间分别为20%和0.81s. SR=20%的典型工况下,生物质再燃脱硝效率达到79%~89%.  相似文献   
735.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fluorescent properties of soi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n the water-level-fluctuation zone (WLFZ) of Kai County,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GR). Most of the soil DOM analyzed in this study was found to contain four fluorescence peaks. Peaks A and C represent humic-like fluorescence, whereas peaks B and D represent tryptophan-like fluorescence. Peaks E and F, which represent tyrosine-like fluorescence, only appeared in certain soils. Soil humus was the main source of DOM in soil, and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soil DOM was found in the exposed soil than submerged soil. Compared to the peaks A and B,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of peaks C and D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fluctuating water level. Analysis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of different peaks in soil DOM showed that WLFZ soil was not contaminated significantly. Soil DOM contained at least two types of humic-like fluorescence groups and two types of protein-like fluorescence groups.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ntent of peak A in soil organic matter was quite stable. The soil DOM in exposed soil had relatively high humification and aromaticity, and periodic submerging and exposure of soil had an impact on the humification of soil DOM.  相似文献   
736.
为研究破碎带对断层活化的影响,选取破碎带宽度、岩石内摩擦角、粘结系数及抗拉强度作为破碎带的特征参数,采用FLAC3D模拟工作面推进对断层的影响,借助正交表确定模拟方案,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以此研究影响断层活化的破碎带特征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破碎带特征参数对断层活化的敏感性主次顺序为破碎带宽度﹥岩石内摩擦角﹥岩石粘结系数﹥岩石抗拉强度,且断层破碎带宽度越大,岩石内摩擦角越小,断层活化可能性也就越高,而岩石粘结系数与抗拉强度对断层活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37.
为研究不同宽度的断层破碎带对防水煤柱留设的影响,通过对断层活化进行力学分析,得出断层活化的必要条件是断层带内岩石的黏结系数小于等于临界值Cmax,且断层带所受法向应力与剪切应力是影响该临界值的主要因素。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不同破碎带宽度的数值模型,对断层活化及煤柱留设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当工作面距断层60 m内时,由于黏结系数临界值Cmax的迅速减小,断层活化危险性显著提高,且断层破碎带宽度越大,断层越容易发生活化;通过分析采场塑性区分布图,得出煤柱临界尺寸随破碎带宽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的规律。研究结果对断层合理留设煤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8.
针对“一带一路”的陆路部分(即古丝绸之路)所经区域的自然灾害及灾害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尤其是针对大地震及相应的灾害链。穿越陆上丝绸之路的40度纬线地带是一个主要的地震活动带。沿着它易呈现震中定向迁移和在不长的时间内大地震发生的遥相关。陆上丝绸之路的灾害链主要是旱-震链,高山峰指标与大震发生的位置有较高的相关性。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丝绸之路所经地带的安全都是有意义,也对丝绸之路上国家的安全合作有学术指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9.
露天矿深部资源开采因受到剥采比等因素的制约需要转为井工矿开采;从采掘空间位置分布关系来看,边坡体位于地下采动影响域内,由此造成了两种采动效应的相互作用,并构成复合叠加效应,使得边坡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一旦产生滑坡将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安全或诱发次生灾害。以某矿的开采工程实践为背景,针对地下开采作用下山体与露天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露天坡和山峰外侧边坡的稳定性,并对滑坡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其次生灾害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矿山安全生产和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40.
湖滨带生态退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滨带属于水陆生态交错带,是湖泊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间非常重要的过渡带. 根据湖滨带生态退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湖滨带生态退化过程归纳为渐变退化、间断不连续退化、跃变退化、突变退化及复合退化5种类型. 系统自然退化是一个漫长渐变的过程,而人为干扰往往带有冲击负荷与胁迫压力.人类对湖滨带生态退化的影响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随着人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加强,对湖滨带生态退化的影响深度、范围也明显增强. 在文明初始阶段,人类对湖滨带处于被动适应及竞争利用的状态;文明成长阶段,人类开始对湖滨带进行主动开发及可控利用;在文明成熟阶段,从对湖滨带单纯开发利用拓展为发挥综合生态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湖滨带生态退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物资源萎缩、洪水灾害损失增加、可利用淡水资源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美学价值丧失、影响水文化的历史传承等. 研究湖滨带的退化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认清湖滨带自身的发展规律,识别湖滨带退化的驱动因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保护湖滨带、修复退化的湖滨带或提出减缓湖滨带退化过程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