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24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356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15篇
灾害及防治   16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县(市)级山地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以庆元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县(市)级山地环境管理信息系统(MEMIS)结构功能的设计、系统的实现和配置。以庆元县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山地环境稳定性评价和区划的功能,可为山地防灾区划提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2.
依靠科学进步,促进防灾减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锋  张芝霞 《灾害学》2000,15(1):84-88
以科学技术工作为主线 ,系统地总结了陕西省减灾协会 10年来 ,从事自然灾害综合预测、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以及如何建设好减灾科技社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3.
浅论灾害科学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查阅了大量灾害科学方面的专著、期刊、学位论文和其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的灾害科学研究现状进行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4.
城市灾害学研究及科学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20世纪都是历史发展最快,发生事件最多的一个世纪。城市由于是对时代脉搏最敏感空间地域,所以,时时处处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城市灾害作为现代及未来灾害的集中反映,越来越成为严峻的话题。无论承认与否,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将始终伴随着灾情。笔者认为,惟有直面灾情,全面关注城市灾害及其在中国减灾中的地位与作用,才有希望走向未来,并创造城市安全“时空”。  相似文献   
135.
基于优势隐含周期分析的气象灾害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优势因子和优势隐含周期的概念,并提出了多因子逐步回归周期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既能增长预报期,又能充分利用物理因子的重要信息,同时在计算过程中还能挑选出起显著作用的优势因子和优势隐含周期,对预报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效果较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是气象灾害预报的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6.
首都大学生的自然灾害认知调查与减灾教育建议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苏筠  伍国凤  朱莉  陈倩 《灾害学》2007,22(3):100-104
200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了解学生的灾害认知水平有助于减灾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北京5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大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程度、防灾意识、灾害理论知识、应急行为知识以及对减灾教育的看法。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的灾害认知水平较低,现行减灾教育方式和内容与学生的期望有较大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灾教育内容要将学生"该知道的"与"想知道的"相结合,通过演练演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防灾应急实际技能等减灾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37.
北京是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具有灾种多、活动频繁、群发性强的特征。北京山区公路所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滑(崩)塌、泥石流、岩溶、采空地面塌陷等。为了防止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笔者通过对北京山区公路所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分布规律等特点及其所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应急与防治对策,以提高北京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8.
ABSTRACT: An extensive hammer seismic refraction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three contiguous watersheds (217, 89, and 190 acres) on a laccolith near Sturgis, South Dakota to test its utility in rugged mountain terrain. Isopachs (lines connecting points of equal mantle thickness), area-elevation curves (hypsometry), and structure contours were used together with drill cores, petrography, hydrographs, and soil information to interpret the nature and role of porous mantle in the waterflow behavior of the watersheds. Refraction profiles produced only one geologically meaningful seismic contrast within the loccolith. Drill cores indicated a shallow stony profile on a sheeted horizon terminating on isotropic crystalline rock impervious except for tight joints. Means of refraction and core interpretation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Apparent seismic discontinuities deeper within the bedrock lacked geological identity. Storm hydrographs and water yields are better related to soil type differences and porous mantle distribution than to average porous mantle depth. On the other hand, slope of flow-duration curves correlate with average porous mantle depth. Porous mantle isopachs also indicate that measured flow from each basin is total area flow. Thus, porous mantle isopachs and hypsometry, and soil type delineation are complimentary in our interpretation of watershed behavior.  相似文献   
139.
遥感在生态与环境监测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遥感是一种以物理手段、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为基础的综合应用技术 ,具有宏观、综合、动态和快速的特点。在解决宏观尺度的环境问题时 ,卫星遥感可重复获取多种空间、不同时相和不同波谱分辨率的地球信息 ,是适宜于调查和研究这些主题的唯一的、最有效的工具。本文通过对遥感在环境与生态监测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概要阐述 ,旨在抛砖引玉 ,推动遥感在环境与生态监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0.
Globally, more people and assets are concentrated on the limited coastal plains where they are exposed to frequent disasters, such as typhoons, rainstorms and floods that often result in tremendous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Based on the causal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typhoon cases in the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structural measures alone are not sufficient to resist and offset the impacts caused by typhoon disasters. Additionally, structural measures are unsustainable due to their high investment and low security. Adaptive governance, which uses non-structural measures and resilience building, is a feasible and cost-effective strategy for responding to the cascading effects of typhoon disasters. Multi-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and vertical–horizontal coordination are essential for providing adaptive governance to typhoon disasters. A risk-sharing model was put forward by bringing together the government,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victims. Furthermore, a favorable atmosphere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can be fostered and should be a long-term adaptation strategy. The views and framework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provide policy makers with insights on coastal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