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0篇
  免费   1496篇
  国内免费   2529篇
安全科学   2335篇
废物处理   186篇
环保管理   2272篇
综合类   7736篇
基础理论   1970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98篇
评价与监测   753篇
社会与环境   1792篇
灾害及防治   719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498篇
  2018年   425篇
  2017年   628篇
  2016年   692篇
  2015年   737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801篇
  2012年   1126篇
  2011年   1171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915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989篇
  2006年   989篇
  2005年   761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583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7篇
  1972年   9篇
  1971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91.
通过氨法脱硫工艺在75t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中的运用,阐述了氨法脱硫的原理及工业条件,并对运行指标及处理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2.
基于模糊相似关系的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系统递阶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土地资源多层次分类体系及分类子体系,用模糊相似矩阵描述了系统各单元的相关关系,通过λ截集矩阵的选择使之转化为表征系统是否相关的0-1矩阵,从而对系统结构模型予以改进,并应用该模型进行土地资源的递阶分类,实现了区域土地资源在地域空间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193.
在分析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产生背景及区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运行效果评价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根据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认为2005年这一地区是有可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政策目标的。但是,2010年该地区耕地拥有量将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相差9.12%,因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难度较大。同时,研究区域所属的11个城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不一样,具体有4种类型:一是可以实现平衡的,为江苏省泰州市和浙江省湖州市;二是较难实现平衡的,有江苏省南通市、镇江市、常州市和浙江省嘉兴市;三是难以实现平衡的,有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和扬州市;四是实现平衡可能性不大的,为上海市。同时,文章还认为耕地质量的改善对于区域耕地保护具有实质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4.
菲尔德斯半岛出露一套第三纪岛孤火山岩,包括高铝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少量安山岩与英安岩,从早到晚可划分为碧玉山段、玛瑙滩段、化石山段和岩块山段四个岩性段.它们属于同一钙碱性岩浆演化系列,其中高铝玄武岩是其它火山岩的母岩.高铝玄武岩的形成过程可分两个阶段:首先是上地幔楔经过20~25%的部分熔融生成原生橄榄拉斑玄武质岩浆,然后原生岩浆再经40%的矿物分离结晶作用(其中橄榄石占30%,单斜辉石占70%)而分异形成高铝玄武岩浆.  相似文献   
195.
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明显受不同级别的火山构造控制,是中—酸性火山岩区一套很有特色的矿床组合;热源、水源、地层产状有机组合生成的环流热液是成矿的前提之一;成矿流体以重碳酸盐型、硫酸盐型为主,属中—低盐度热液;温度、pH值、fo_2等物理化学条件是矿床及矿种类刑的重要控制因素。本文在《次生石英岩容矿型非金属矿床系列的矿种、组合及其成矿作用特征》(1986)一文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这类矿床的成矿机理和地质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6.
本文分析了求知欲的由来及消退原因,“厌学症”的形成及治疗方案,试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治疗他们的“厌学症”。  相似文献   
197.
高等院校管理者必须思考如何更加有效的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高等院校教师的有效激励机制包括教师工作激励机制、教师成就激励机制和优秀教师的价值激励机制。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高等院校教师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98.
A QWASI model dependent on temperature is parameterized to describe the long-term fate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in the Liao River. The model parameters, namely fugacity capacity, degradation rate, and transfer coefficient, are profoundly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This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ate of γ-hexachlorocyclohexane (γ-HCH)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Liao River from 1998 to 2008.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γ-HCH fugacity capacities in air, water, and sediment increase as temperature decreases, and the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rate coefficients increase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variations of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 D values depend on fugacity capacities, and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coefficients simultaneous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i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the predicted and observed concentrations in the water and sediment of the Liao River. The predicted values agree well with the observed value in the order of magnitude, in most cases within the factor of 3.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odel is appropriate for simulating the long term fate of POPs in the Liao River.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6, 27(1): 121–125 [译自: 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99.
目的 分析变速器壳体驻车耐久试验的失效根本原因,对变速器壳体进行低周疲劳优化设计.方法 首先排查壳体的化学成分、铸造质量,排除材料和工艺引起失效问题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驻车轴孔的最大拉应变、驻车工况壳体变形、轴孔接触区域.根据局部应变分布特征,提出驻车轴修形的优化方案,并且根据壳体材料的低周疲劳参数,确定Coffin-Manson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壳体驻车轴孔优化前后的疲劳寿命.结果 驻车轴孔的最大拉应变高达0.95%,确定应变过大是导致壳体失效的根本原因.驻车轴度修形的优化方案将最大拉应变降低到0.40%,塑性应变占比由42%降低到5%,疲劳寿命的预测值由原来的175次提高到7980次,满足试验循环次数1000次的要求,最终优化物理样机通过了驻车耐久试验验证.结论 使用的Coffin-Manson模型参数能准确地预测变速器壳体的低周疲劳寿命,驻车轴小角度修形优化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局部应变过大的失效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0.
综述了溧阳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背景、依据、基础条件、创建的目标和技术路线,介绍了示范区建设的内容和具有特点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