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43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57篇
综合类   747篇
基础理论   149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13篇
社会与环境   108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张伟  张丽丽 《地球与环境》2016,44(2):177-184
利用PCR扩增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分析了云南洱海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类群和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秋季沉积物中检测出四个SRB类群(脱硫肠菌属、脱硫叶菌属、脱硫球菌属-脱硫线菌属-脱硫八叠菌属和脱硫弧菌属-脱硫微菌属),而春季沉积物中只检测出三个类群(脱硫肠菌属、脱硫叶菌属和脱硫球菌属-脱硫线菌属-脱硫八叠菌属)。相比春季,秋季沉积物检测出来的SRB类群具有更大的分布范围,同时,检测出的SRB类群主要分布在沉积物上部;从数量上来看,秋季沉积物SRB数量高于春季沉积物。上述结果指示秋季沉积物环境条件更适于SRB群落。此外,相比洱海秋季,洱海春季沉积环境溶解氧含量较高,且温度较低,这可能导致脱硫弧菌属-脱硫微菌属在洱海春季沉积物中处于不可育状态,由于其活性低而无法检测。  相似文献   
142.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家沟小流域为例,选取6种土地利用类型样地进行试验,研究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紧实度特征,为土壤质量评价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参考。通过多重比较检验分析土壤紧实度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差异,结果表明:(1)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紧实度值为竹林地园地灌木林地林地草地旱地;(2)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紧实度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但各类之间变化差异较大;(3)同土层而言,0~10cm土层旱地与其它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紧实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间底层土壤紧实度差异不明显;不同土层而言,0~10cm土层与其它3个土层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0~10cm土层受耕作、踩踏等外力扰动与其它土层差异较大。10~20cm土层与其它3个土层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各土层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紧实度差异较大,主要与人类活动扰动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3.
PM2.5在地球表面上的变化是连续的,但由于地面海拔起伏和站点分布的相对稀疏,直接内插法很难顾及这种情况。文章运用反距离权重(IDW)、Kriging、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EBK)、多元回归+残差内插的综合空间化手段,对北京市2015年1月的PM2.5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多元回归+残差内插方法空间化更优,且PM2.5存在显著的正局部空间自相关,中度以上污染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东南部和房山区。时间上,PM2.5质量浓度逐时均值呈"W"型。3 h尺度上,PM2.5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正相关,与能见度、大气压和风速负相关,与温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4.
为给进一步实施滇池入湖污染控制及小流域污染治理提供依据,以滇池环湖28条河流入湖水量及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质量浓度逐月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滇池河流不同形态氮的入湖浓度(ρ)和入湖负荷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不同形态氮的入湖负荷贡献. 结果表明:①滇池河流入湖ρ(TN)在2.91~94.01 mg/L之间,以ρ(DIN)(DIN为溶解性无机氮)最高,而ρ(DON)(DON为溶解性有机氮)和ρ(PN)(PN为颗粒态氮)均较低. ②滇池河流氮入湖负荷总量为6 908.47 t/a,绝大多数河流以DIN负荷为主,平均贡献为67.15%;DON和PN入湖负荷贡献相近,平均分别为17.86%和14.99%. ③不同形态氮入湖负荷贡献的季节性差异明显,DIN入湖负荷较高值出现在春夏季(3—9月),平均贡献达74.01%;DON入湖负荷较高值则出现在秋冬季(9月—翌年1月),平均贡献达33.42%;PN入湖负荷贡献月份变化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2月,贡献为40.19%. ④滇池河流氮入湖负荷不仅要考虑DIN的贡献,也应重视DON和PN负荷,控制滇池河流氮入湖负荷需要考虑不同河流不同形态氮负荷组成及其季节性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5.
孙彧  马振峰  刘佳  卿清涛  孙蕊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1):3913-3921
根据近34年(1981—2014年)156个四川地面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在3种霾日判别方法下霾日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气候趋势系数的分布特征.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法比较了霾日的周期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原始观测霾日集中于四川盆地的北部;方法一霾日集中于盆地中南部和东部;方法二霾日集中于盆地地区,无代表高值区;方法三分布类似于方法一.2在季节变化上:不同判别方法下霾日的季节变化类似,秋冬霾日多于春夏.3霾日年代际变化明显.原始观测霾日2013年始出现突增;方法二霾日从2001年始有明显增长;方法一与方法三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相似.4气候趋势系数上:原始观测变化特征不明显;方法一的系数呈现出南北反向变化;方法二与方法一的分布相似;方法三中系数的正负值区较为集中.5小波变化上:原始观测中霾日无明显周期变化,判别方法一、二、三均有各自的周期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6.
黄海、东海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研究了2007年秋季黄海、东海海域颗粒有机碳(POC)的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POC的浓度为7.25~766.00μg/L,平均浓度为(97.37±86.35)μg/L,其平面分布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近岸POC的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垂直分布呈现除底层外随着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海水中POC浓度与浊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绿素a无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POC主要来自于陆源输入。对不同海区POC的垂直分布和周日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区由于水深较浅,POC的垂直分布比较均匀,POC周日分布除了受到生物周日活动的影响外还受到潮汐作用的影响。长江口附近海区悬浮颗粒物浓度大小是POC浓度和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垂直分布上表现出表层低底层高的特征。东海陆架区POC的垂直分布和周日变化均受到生物活动和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受黑潮影响的海域POC的浓度都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7.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不仅能够造成灰霾天气,而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本文以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09年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广州市区PM2.5的时间变化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区的PM2.5冬季较高,夏季较低,最高浓度出现在10月,最低浓度出现在7月。PM2.5浓度日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双峰形;PM2.5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与气象因素和污染源排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8.
韩相奎  周春生  董春兰 《环境科学》1991,12(6):37-39,47
本文探讨了稀释倍数影响BOD测定结果的生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稀释倍数不同所引起的BOD测定值不同的原因在于培养体系内食料微生物比F/M值的不同.在相同接种条件下,稀释倍数愈大,BOD测定值和耗氧速率常数K值也愈大,而其BOD_u值基本不变.对标准葡萄糖-谷氨酸溶液来说,不同F/M值的两个培养体系的活菌总数峰值均在两日内出现,且F/M值大的其峰值相对滞后出现;细菌种群在内源呼吸期之前的耗氧速率较大,内源呼吸期的耗氧速率较小.  相似文献   
149.
ABSTRACT: Most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for natural resourc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re limited by their scenario-based (non-behavioral), deterministic (non-stochastic) structure. A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s developed that uses a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model to explain how a property manager selects a land and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LWRMS) based on its multiple, stochastic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ssesses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at the property and watershed scales and identifies the most cost-effective policy for enhancing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Economic attributes are determined with an economic model and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are simulated with an environmental model. Input parameters for both models are generated with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s used to rank five LWRMS for a sample of 20 farmers in Missouri's Goodwater Creek watershed and for two hypothetical watershed alliance group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farmer and the two alliance groups would rank the five LWRMS in the same mann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watershed alliance, the most preferred LWRMS for the average farmer in the watershed is sustainable.  相似文献   
150.
吉林省城市大气降水pH值时空分异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吉林省8个代表城市1992-1997年大气降水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吉林省中西部城市大气降水基本呈中性;东部的图们,珲春两市大气降水酸化亚得,多年平均降水PH分别为5.12和5.38;全省碱性降水多集中在吉林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