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Effects of hydrocarbon compositions on raw exhaust emissions and combustion processes were studied on an engine test bench. The optimization of gasoline hydrocarbon composition was discussed. As olefins content increased from 10.0% to 25.0% in volume, the combustion duration was shortened by about 2 degree crank angle ( CA), and the engine-out THC emission was reduced by about 15%. On the other hand, as aromatics content changed from 35.0% to 45.0%, the engine-out NOx emissions increased by 4%. An increment in olefins content resulted in a slight increase in engine-out CO emission, while the aromatics content had little e ect on engine-out total hydrocarbon (THC) and CO emissions. Over the 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 (NEDC), the THC, NOx and CO emissions of fuel with 25.0% olefins and 35.0% aromatics were about 45%, 21% and 19% lower than those of fuel with 10.0% olefins and 40.0% aromatics, respectively. The optimized gasoline compositions for new engines and new vehicles have low aromatics and high olefins contents.  相似文献   
52.
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和现场组焊、安全附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对液态烃球罐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障液化烃球罐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3.
辽河水体有机污染来源判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掌握辽河水体中有机物污染及污染水平,并通过典型有机物作为标志,进行污染来源判别。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GC-FID,GC-ECD)、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技术对西辽河到红庙子12个点位的水样进行了四大类有机物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内河水石油烃类污染是非常明显且普遍的。辽河水污染是混合型的,工业含油废水排放,交通运输石油滴漏,城镇市政废水排放,工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用煤作能源,热源等是主要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54.
芳香烃清洁硝化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芳香烃硝化过程中替代硫酸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沸石类催化剂、粘土类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固载化液体酸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及金属盐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以及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效率与优缺点.  相似文献   
55.
用碳链准长度估算多环芳烃的分配系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极化效应指数理论计算出多环芳烃的分子极化指数和碳链准长度(N'),研究发现,碳链准长度N’与多环芳烃在正辛醇/水两相的分配系数logKow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它可表示为logKow=0.5441+0.3767N’n=32R=0.9804s=0.2214。用N’估算和预测多环芳烃的分配系数logKow与测定值和Leo碎片法估算值一致,并且准碳链长度N’可直接从分子结构计算得到,经验成分较少,也不需要引入其它结构校正因子。  相似文献   
56.
常压非平衡态等离子体降解挥发性烃类污染物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采用无声放电产生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对含有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正己烷、环己烷、苯和甲苯4种典型的烃类废气的空气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大气压下正己烷含量(体积分数)为0.26%、0.79%、13%的宁气,在12kV的电压下放电ls,正己烷的降解率分别为88%、81.8%、64.9%.含有环己洗、苯及甲苯浓度为0.26%的空气,在同样的条件下,放电ls后,环己烷、苯及甲苯降解率分别为87.4%、8l%和70.3%,其主要降解产物为CO2和H2O.还研究了污染物浓度与氧含量对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法降解挥发性烃类污染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以液化烃罐区的安全管理要素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理论将安全管理要素分为罐区风险管理、职工素质、作业环境及设备风险4个部分,依据体系指标选取原则及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框架并选取初始指标。采用整体打分模式构造判断矩阵,依据单人单准则确定各指标权重,再依据多人单准则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重要性指标筛选与灰色关联度分析达到优化目的,得出液化烃罐区安全管理指标体系中可删除或可整合的指标,为罐区安全管理工作指明重点,切实提高罐区安全管理水平。结合企业丁二烯罐区实例进行分析,根据该罐区安全管理现状及体系指标权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罐区安全管理现状等级,说明液化烃罐区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改性制备核桃壳对石油烃吸附程度,以化学改性制备核桃壳为吸附剂,考察了溶液p H值、时间和温度对改性核桃壳吸附石油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98 K,p H为7.0,0.2 g改性核桃壳吸附处理100 m L浓度为60 mg/L的柴油溶液,80 min后吸附量最大,可达到12.57 mg/g。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相关系数达到0.9999。在3种温度(298,308,318 K)条件下的吸附等温曲线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通过热力学计算证实,该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的过程,一定程度上的升温有助于石油烃的吸附。  相似文献   
59.
活性炭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菲的吸附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剑飞  张新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9):1481-1486
为研究表面活性物质与疏水有机物的分离效能,以TX100(曲拉通100)为代表性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PHE(菲)为代表性的多环芳烃,使用活性炭对二者共存体系进行静态吸附和固定床吸附. 静态吸附结果表明,活性炭对TX100和PHE的吸附均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量分别为437.31和58.86 mg/g. 固定床吸附时,对应于14.7 cm的活性炭柱高,PHE穿透10%和TX100穿透90%的时间分别是420和270 min,从BDST(bed depth service time)模型中可以得到TX100传质区长度小于PHE,这为二者分离提供了条件. 通过活性炭固定床吸附可以在回收90%TX100的同时去除90%PHE,说明吸附法是一种回收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方法. 利用微波法再生活性炭,可使购置活性炭的成本降低4/5,进一步提高了回收法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可用于土壤洗涤工艺中回收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0.
Water-insoluble organic compounds(WIOCs) are an important fraction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ulate matters(PM2.5), which could affect the climate system and threaten human health potentially. In this study,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WIOCs in PM2.5 were investigated by 15 T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FT-ICR MS) with atmospheric pressure photoionization(APPI) source in positive ion mode. A total of 2573 and1875 molecular formulas were id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