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712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109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952篇
基础理论   183篇
污染及防治   356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871.
为了评估生态净化措施对水体光学环境的影响,以上海金泽水库为例,在微纳米曝气复氧和水生植物净化两种生态净化措施前后布设采样点进行了光学衰减系数(水体光合辐照度(PAR)衰减系数)、真光层深度和透明度及相关水质指标的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净化和曝气复氧净化措施有利于水体光学环境的改善,经微纳米曝气后,水体透明度增大20%~25%,真光层深度增大2.2%~14.8%,光学衰减系数降低0.4%~4.4%;经水生植物净化后,水体透明度增大20%~29.4%,真光层深度增大6%~20%,光学衰减系数降低17.3%~20.5%.逐步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净化措施的光学环境改善机制不同,微纳米曝气主要通过叶绿素、溶解性有机物、温度、溶解氧影响水体光学环境,水生植物净化主要通过浊度影响水体光学环境.冬季,两种生态净化措施对总氮和溶解性有机物均没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872.
以崇左市红阳村、两岸村、亭乐村和孔甲村所在地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内某铁矿周边30个地下水样品中12种金属元素(Hg、Mn、Fe、Al、Zn、Ni、As、Pb、Cr、Cd、Co、Cu)进行测定和分析,运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地下水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引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中Zn和Fe平均浓度(250.32,103.96μg/L)较高,Hg、Mn、Fe、Al和Zn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规定的Ⅲ类标准限值.Fe、Mn、Al高浓度主要分布在红阳村和亭乐村,Zn、Hg高浓度主要分布在红阳村和两岸村.多元统计分析表明,Fe、Mn、Al、Pb、As、Co元素主要来源于铁矿开采,Cu、Zn、Cr、Ni元素主要与铅锌矿的开采与区域地质背景有关,Hg主要来源于本底值及糖厂和造纸厂等企业污染,Cd主要来源于自然源.健康风险评价表明,两岸村地下水金属元素引起的健康总风险(8.82×10-5a-1)最高,儿童健康总风险大于成人,经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比皮肤接触途径高2~3个数量级,Cr的致癌风险接近或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非致癌风险水平在10-14~10-9a-1,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4~9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73.
以实际全比例非循环管道中试平台中水泥砂浆内衬球墨铸铁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生物膜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来研究环氧树脂封面层对管道生物膜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普通水泥砂浆内衬的球墨铸铁管,增加环氧树脂封面层后的管道不易吸附、沉积各种物质,对生物膜细菌丰度及群落结构均有影响,其管壁生物膜细菌总数为4.01×104copies/cm2,可培养菌数量为1.40×10CFU/cm2,另外其物种丰度较高而多样性较低.因此增加环氧树脂封面层的水泥内衬球墨铸铁管是一种更为优良的管材.  相似文献   
874.
为研究河口陆基养殖塘底泥中铁的迁移和转化机制,本文测定了福建省3个河口养虾塘养殖期表层和亚表层底泥沉积物中活性铁含量及间隙水的常见组分.结果表明,不同站点间晶质Fe(III)、非硫Fe(II)、有机铁、铁硫化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间隙水SO42-和Cl-可能是影响不同站点间Fe的形态和分布存在异质性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之一.盐度较高的养虾塘,铁的硫化物含量较高,有机铁和晶质Fe(III)含量较少.陆基养虾塘底泥沉积物中活性铁含量按固相Fe(III) > 铁硫化物 > 非硫Fe(II) > 有机铁的顺序排列.养虾塘亚表层沉积物铁硫化物(FeS和FeS2)含量高于表层沉积物,而表层沉积物有机铁含量与间隙水SO42-和NH4+浓度高于亚表层沉积物.铁硫化物的生成一定程度上降低河口陆基养虾塘沉积物营养盐污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875.
利用污泥基生物炭(SDBC)固定铁物质制备了一种污泥基非均相催化剂(Fe-SDBC),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以降解酸性橙G(OG).Fe-SDBC/PS体系显示出对OG优异的降解性能.评价了影响降解的因素(Fe-SDBC金属负载量、Fe-SDBC投加量、初始pH值和PS浓度).并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仪(FT-IR)和拉曼光谱仪(Raman)对Fe-SDBC进行了表征.自由基清除剂实验表明,SO4·-和OH·自由基均在降解过程中生成,且活化PS历程主要发生在非均质催化剂表面.分析Fe-SDBC活化PS的潜在机理,表明不同形式的铁物质是PS分解的主要贡献者,Fe2+/Fe3+的转化循环提高了Fe-SDBC持久活化PS的效果.Fe-SDBC循环实验表明其对活化PS具有较好的可重用性,连续3次24h降解高浓度污染物仍能发挥作用.综上所述,Fe-SDBC作为一种污泥基非均相催化剂可以持久活化PS,从而实现OG的降解.  相似文献   
876.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产生的废水特征,分析了膜分离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微滤法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微生物的应用,超滤法在冷轧废水中除油的工艺和超滤在反渗透进水前的预处理过程,以及反渗透法对废水的脱盐工艺;总结了膜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7.
双酚S(BPS)是一种新兴的内分泌干扰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并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制备了FeS-Fe0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明确了FeS-Fe0纳米复合材料活化PS体系(FeS-Fe0/PS体系)的反应条件对去除BPS的影响,包括材料中FeS与Fe0摩尔比、材料投加量、PS浓度、溶液初始pH值等,并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技术表征该复合材料,通过反应体系对比实验、Fe离子溶出实验、PS的消耗实验、猝灭实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检测,探究了FeS-Fe0纳米复合材料的活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FeS-Fe0/PS体系降解BPS的最优条件为溶液初始pH=3、FeS与Fe0摩尔比1∶25、材料投加量0.10 g/L、PS浓度1.0 mM;FeS-Fe0/PS体系中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HO·)可降解BPS,且HO·占主导作用;FeS-Fe0纳米复合材料表面的FeS促进了铁离子的溶出和循环,因此其活化能力优于纳米零价铁。  相似文献   
878.
随着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不断深入开展,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趋于稳步好转。本文分析了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并就近年来大中型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79.
The effects of four week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histopathological and toxicological effects induced by nano ZnO and ZnO powders in male rats were evaluated. Tissue sections of liver and kidneys of ZnO and nano ZnO rats showed som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which were partly reverted by exercise. ZnO and nano ZnO treatments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while the mean of Interleukin 10 was declined. Exercise training enhanced the mean value of and declined mean level of in rats treated with ZnO and nano ZnO. The ZnO and ZnO groups 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means of insulin resistanc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evels and lower mean value of compared to the other groups, while exercise resulted in improvement in mean of these factors.  相似文献   
880.
A factorial design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elemental S and cow manu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 and manure on SO4-S, P and micronutrient availability in a calcareous saline–sodic soil.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recovery of SO4-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in all treatments as elemental S increased, particularly when in combination with manure. The interactional effects of S° and manure application rates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soil pH of 0.1 to 0.9 units and increases in soil EC from 0.1 to 2.6 dS m?1 as result of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oxidisers and the oxidation rate of elemental S. Application of S° in combination with manure led to an increase in soil-available-P (0.6–40 mg kg?1), DTPA-Zn (0.2–3.9 mg kg?1) and DTPA-Fe (0.1–5.6 mg 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