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47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147篇
环保管理   139篇
综合类   548篇
基础理论   196篇
污染及防治   215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1.
采用自制TiO2作为光催化剂,利用光催化-混凝联合处理含Cr(Ⅵ)废水,研究了废水的pH值、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有机物和混凝剂种类对含Cr(Ⅵ)废水中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EDTA,pH值为1,紫外灯120min左右,二氧化钛加入量为0.4g,采用FeCl3和PAM作为混凝剂时,Cr(Ⅵ)的去除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412.
采用一维土柱装置模拟非水相液体(NAPLs)在我国两种典型土壤(北京潮土与湖南红壤)中的垂向迁移过程,以甲苯为例研究了其在两种土壤中的迁移性能;采用XRD技术测定土壤的矿物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当潮土和红壤孔隙率均为45%时,甲苯在潮土中的迁移速率和最终迁移距离均显著高于在红壤中。甲苯在潮土中的阻滞系数(Rf=18.9)小于在红壤中(Rf=26.5),表明红壤对甲苯的吸附阻滞作用强于潮土。XRD表征结果显示,红壤中粒径小的黏粒含量较高,具有较多的黏土矿物,对甲苯具有更强的吸附阻滞能力,致使甲苯在红壤中垂向迁移速率小,最终迁移距离较短。  相似文献   
413.
采用Fenton氧化—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废水,优化了Fenton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加入量4 g/L、Fe2+加入量200 mg/L、反应温度60 ℃、废水pH 4、反应时间6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Fenton氧化出水COD为200~250 mg/L,DBP质量浓度约为0.10 mg/L;在污泥质量浓度2 000 mg/L、DO 2~3 mg/L、水力停留时间8 h的条件下,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出水的COD基本低于50 mg/L,DBP质量浓度约为0.05 mg/L,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14.
胡彪  回文龙 《化工环保》2017,37(4):389-394
随着显像管技术的发展,我国迎来了大量阴极射线管(CRT)玻璃的报废期。废弃的CRT玻璃中含有大量的铅,属于危险废物。从国内外废CRT含铅玻璃的处理处置现状出发,归纳总结了废CRT含铅玻璃中铅的分离回收技术工艺,并分析了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该领域新技术的研发应同时注重4个方面:铅的回收率高,对玻璃中的其他组分能够有效利用,满足经济可行性要求,便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15.
以纳米TiO_2为催化剂,采用超声-紫外光协同催化体系降解水中菲,并考察了菲降解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TiO_2对菲降解率的大小顺序为锐钛矿型TiO_2P25型TiO_2金红石型TiO_2;超声-紫外光协同催化体系对菲的降解率大于单独超声体系或紫外光催化体系,且均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超声频率为60k Hz、声强为0.233 W/cm2、TiO_2投加量为0.06 g/L、pH为4.0、H_2O_2浓度为19.59 mmol/L的条件下降解75 min后,超声-紫外光协同催化体系对初始质量浓度为0.96 mg/L的菲的降解率可达76.78%。  相似文献   
416.
选取了6种有代表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烯酯、正己烷、苯和四氯化碳,实测了这些VOCs在气体采样罐(SUMMA罐)中的存储稳定性。结果表明:苯、正己烷和二氯甲烷在采样罐中均较稳定,其含量在84 d的存储期内基本无变化;乙酸乙烯酯在6个VOCs中最不稳定,在普通和惰性采样罐中含量均明显下降;异丙醇和四氯化碳的稳定性与采样罐的类型有关,在普通采样罐内含量下降明显,而在惰性采样罐内则相对稳定。实际监测工作中,为提高VOCs分析的准确性,如目标分析物有含氧类(醇,酮,酯等)或含卤素类VOCs,则采样后需尽快分析,同时尽量选择惰性采样罐为采样容器。  相似文献   
417.
储罐是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储罐VOCs排放量计算公式,以云南某炼化企业的典型热渣油立式固定顶罐以及北京某石化企业的汽油外浮顶罐和甲苯内浮顶罐为基准案例进行储罐大呼吸损耗量的计算,考察了其影响因素,总结出影响储罐大呼吸损耗的关键参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降耗措施。结果表明:影响固定顶罐大呼吸损耗的关键参数为气相分子摩尔质量、日平均液体表面温度和年周转量;影响外浮顶罐大呼吸损耗的首要关键参数为罐壁黏附系数,其次为年周转量和有机液体的密度;影响内浮顶罐大呼吸损耗的首要关键参数为罐壁黏附系数,其次为年周转量和固定顶支撑柱数量。  相似文献   
418.
采用活性焦吸附—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对煤气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在活性焦投加量2 g/L、吸附时间2 h、BAF生化停留时间4 h的条件下,总COD去除率为85.4%,最终出水平均COD为45.2 mg/L,满足后续双膜法回用工艺要求(COD≤50 mg/L)。活性焦对致色的大分子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后废水的色度从300倍降至60倍,同时耗氧速率加快,可生化性提高。活性焦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出水没有急性毒性。三维荧光光谱显示:各单元对于酚类的去除均有贡献,小分子组分中的酚类几乎全被去除。  相似文献   
419.
以氯化镁和造纸草浆黑液为原料,采用物理活化法制得"氧化镁/活性炭"新型吸附剂,其比表面积(BET)为388.96 m2/g、总孔容积为0.40 mL/g。测定了这种吸附剂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投加量、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r(VI)的吸附量和脱除率的影响,研究所得吸附水溶液中Cr(Ⅵ)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剂投加量为2 g/L,pH值为2。"氧化镁/活性炭"新型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  相似文献   
420.
利用优势菌生物系统的还原吸附作用去除水环境中的Cr(Ⅵ)是一种有前景的处理方法。为了进一步探究优势菌Brevibacillus sp.还原去除Cr(Ⅵ)的机理,利用正交试验得到酶法制备优势菌原生质球的最佳条件,分析原生质球对Cr(Ⅵ)的还原吸附效果。结果表明:酶解最佳条件为酶浓度0.1 mg/L,酶解时间30 min,酶解温度30℃。高渗环境下的优势菌原生质球对Cr(Ⅵ)和总Cr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5.90%和63.82%,均高于完整菌株,而相对低渗环境下的原生质球,由于质膜破裂,对Cr(Ⅵ)和总Cr的还原吸附去除效率最低。结合Cr(Ⅵ)去除率高于总Cr去除率的现象可以推测,可再生原生质球对Cr(Ⅵ)的还原吸附过程是一个与其生理活性(透膜机制和代谢活性)相关的过程,且Cr(Ⅵ)的还原与吸附是两个联系非常紧密的反应。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Cr(Ⅵ)还原去除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