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425篇
安全科学   208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334篇
综合类   1061篇
基础理论   30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98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195篇
灾害及防治   2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关于自然资源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认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确立自然资源价值观是解决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项带根本性的对策。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又是一种资产财富,应树立资源资产观念,建立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产权管理,实行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对资源使用部门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转让。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中应实行产业化,对自然资源应进行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些问题都是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中必须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自然保护角度论述了编制自然保护地图集的意义和用途,指出了自然保护地图集是专门表示保护可更新自然资源的综合性地图集,并以中国自然保护地图集为例,探讨了用地图这一研究手段和工具来推动国家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概述了微生物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影响絮凝剂絮凝能力的因素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34.
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研究表明 ,光能、生物、旅游资源是西藏食物保障的突出相对优势。这些资源具有独特、再生和易于持续开发利用等突出特点 ;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利用优势 ,但是 ,与经济落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目前开发乏力 ,开发利用将带来后续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沉重负担 ;耕地、草地与森林资源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又有突出的劣势 ,主要表现为数量的优势与质量的劣势。西藏未来食物保障 ,取决于如何将这些资源的相对优势有效组合、综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5.
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Rupr.)Chen et Fu)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天山中部,从天山云杉在此区域分布的底线开始,结合天山云杉自然分布特征,沿每隔约100m的海拔梯度选择典型地段设置样地。根据远红外气体分析原理,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了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在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随海拔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并非随海拔高度呈线性增加或减少的关系,而是有规律的波动,在海拔1950~2110m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110~2428m之间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海拔2428m处达到最大的呼吸速率值后又降低。不同海拔高度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在时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季内随不同月份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其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在各时间点上的大小排序为7月>6月>8月>9月。它的变化与土壤温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缺陷与完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欧阳晓安 《环境与开发》2001,16(1):38-39,41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诸如体系结构 不完善、内容滞后、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急需根据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其体系、健全其内容。  相似文献   
37.
Road transport produces significant amounts of emissions by using crude oil as the primary energy source. A reduction of emissions can be achieved by implementing alternative fuel chai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carry out an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EEE) life cycle study on natural gas-based automotive fuels with conventional gasoline in an abundant region of China. A set of indices of four fuels/vehicle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life cycle are assessed in terms of impact of EEE, in which natural gas produces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 methanol, dimethylether (DME) and Fischer Tropsch diesel (FTD). The study included fuel production, vehicle production, vehicle oper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vehicle end of life as a system for each fuel/vehicle system. A generic gasoline fueled car is used as a baseline. Data have been reviewed and modified based on the best knowledge available to Chongqing local sourc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we could not change electric and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into commercial vehicles on a large scale, direct use of CNG in a dedicated or bi-fuel vehicle is an economical choice for the region which is most energy efficient and mor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The study can be used to support decisions on how natural gas resources can best be utilized as a fuel/energy resource for automobiles, and what issues need to be resolved in Chongqing. The models and approaches for this study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regions of China as long as all the assumptions are well defined and modified to find a substitute automotive energy source and establish an energy policy in a specific region.  相似文献   
38.
水中天然有机物的臭氧强化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丽  张彭义  毕海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30-1635
研究了饮用水源中大分子天然有机物(NOM)的臭氧强化光催化降解,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和HCO3^-浓度对NOM降解速率的影响;分析了臭氧强化光催化过程中NOM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并比较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NOM的降解速率.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强化光催化比单独臭氧氧化、光催化能更有效地降解NOM,同时增加臭氧投加量和反应时间才能有效提高臭氧强化光催化对TOC的去除率,而单独增加臭氧投加量可显著提高生物可降解性;HCO3^-显著降低光催化的降解效果,臭氧强化光催化能有效地减弱HCO3^-的不利影响;臭氧强化光催化过程中大分子NOM分解为小分子,SUVA值迅速下降,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矿化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39.
自然条件下石羊河终闾湖泊模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石羊河流域史前曾存在大面积的终闾湖泊---猪野泽。自西汉开拓河西以后的两千多年以来,受人类活动影响,石羊河流域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灌溉农田取代了天然绿洲,而且面积逐步扩大,农业用水急剧增加,猪野泽逐渐退缩成许多小湖,并于近代干涸。在假设人类活动(主要是灌溉)对水资源未加利用的条件下(理想状态),通过确定流域的水量收支和改进水量平衡模型,对石羊河流域现代自然条件下“终闾湖”的面积进行了模拟重建,得出现代终闾湖的面积至少应为580km。  相似文献   
40.
国内大城市煤改气工程的费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o X  Peng Y  Guo X 《环境科学》2002,23(5):121-125
国内大城市以PM10和SO2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十分严重,因而天然气作为煤的清洁替代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去天然气作为宝贵的战略资源多被用作化工原料,而对是否应将其作为城市民用燃料存有争论。本研究以北京和重庆为案例城市,对大城市中实施大规模的“煤改气”工程进行了详尽的费用-效益分析(CBA)。其中,采用Rowe与Ostro的剂量-反应函数详细估算了天然气替代煤后产生的外部效益。结果表明,在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大城市,使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能有效降低非点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低空污染物浓度,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因而具有显著的效益-费用比较优势。最后,本文对激励天然气在大城市的推广提出了环境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