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339篇
安全科学   338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486篇
综合类   1174篇
基础理论   30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7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225篇
灾害及防治   23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的污染与可处理特性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通过对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历时6个月的常规污染物监测,分析了沥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分子量分级和重金属在不同分子量DOM中的分布,以探讨沥滤液的污染与可处理特性结果表明:沥滤液有机污染程度高.沥滤液中有机物以非溶解性(约占有机物总量的23%)和分子量<4 ku的DOM(超过DOM总量的88%)为主,低碳有机酸和醇的总量占沥滤液中DOM(分子量<4 ku)的50%.沥滤液中重金属含量高,在DOM各分子量分级中,重金属主要与分子量<4 ku的DOM相关,尤其是Zn和Ni的分布占90%以上,并且重金属(除As和Hg外)的分布与有机物的分布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根据沥滤液的性质,宜采用混凝或厌氧-好氧生物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02.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Carbon Flow in Indian Wood Product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paper uses a lifecycle analysis to trace the fate of carbon bound in wood products until most of the carbon is released back into the atmosphere. A sensitivity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find the effect of change in terminal use (recycling, land filling and burning of discarded products), half-life of wood products and decay rate of carbon in landfills. Of the total carbon harvested from forests in India, about 90% is released into the atmosphere in the first year, due to burning of fuelwood; at the end of 100 years, about 0.8% still remains in the wood products.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ength of the lifespan of wood products has only a marginal effect on the amount of carbon sequestered but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mount of carbon in products in use. Thus an important conclusion from this scenario is that by increasing the durability of the wood products, carbon can be locked over a period equal to the time needed to grow the timber for these products. Further, the carbon storage is affected more significantly by the decay rate of carbon in landfills than the proportion of products recycled.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wood products can be important stores of carbon, but only if they can substitute for a unit of carbon emitted by burning fossil fuels. Such a lifecycle analysis has the potential to account completely for carbon stock changes in the wood products, where and when they are occurring, and explain how they are occurring.  相似文献   
903.
A conceptual model is developed herein for the purpose of stimulating discussions within groups planning and carrying out integrated natural resource projects. We first describe four basic components of integrated planning and modeling efforts: people, databases,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Second, we provide one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the project's decision-making body and the timing of decisions during a project's life cycle. Finally, these two discussions are combined into a conceptual model describ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decision-making within integrated projects. The abstractions and generalizations described here are not unique to private industry or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should provide the basis for a discussion of decision-making issues among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s embarking on large-scale or complex modeling efforts.  相似文献   
904.
长白山不同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地下C贮量的调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论文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补充调查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沿不同海拔高度形成的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细根生物量和一些森林类型的根系总生物量,并且对自然环境因子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由高海拔到低海拔(岳桦林、苔藓岳桦暗针叶林、暗针叶林过渡带、苔藓红松暗针叶林、红松针阔混交林)树木细根(<2mm)生物量分别是458.92gm-2、537.42gm-2、390.35gm-2、397.25gm-2和660.21gm-2;根系总生物量分别是2578.00gm-2、2794.00gm-2、2680.00gm-2、3459.25gm-2和5155.00gm-2。分别对细根生物量和根系总生物量与降水量和活动积温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发现细根生物量与不同海拔高度的活动积温和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根系生物量与这些因子存在着指数相关关系。该研究同时对不同海拔高度根系中的C、N含量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合已有的倒木和凋落物的资料,估算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沿不同海拔高度形成的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地下C的贮量。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由高海拔到低海拔,林地C贮量分别是15493.88gm-2、21005.74gm-2、19819.24gm-2、14232.51gm-2和7344.02gm-2。  相似文献   
905.
漓江流域典型岩溶生态系统的自然特征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漓江流域两种典型岩溶生态系统---典型峰林平原与典型峰丛洼地的自然特征研究对比表明,两者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岩溶形态(包括石峰与洞穴)、地势分布、水文网、土壤与植被、洪水灾害与系统输入输出功能等方面,其中岩溶形态、地势分布、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是两种系统存在显著差异的关键因素。典型峰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外源水来源丰富,地下水分布均匀,土层成因多、分布广,具有城市发展、人群集聚的良好基础条件,但洪水灾害、枯季缺水、地面塌陷是影响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问题;典型峰丛洼地山地多,地势高,缺乏外源水,地下水埋藏深,土地资源贫乏,导致生境条件恶劣,不适于人群集聚,自然村落发展条件处于明显劣势。  相似文献   
906.
生态资产评估静态部分平衡模型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静态部分平衡模型是目前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中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种评估模型。由于生态资产评估领域中还存在很多争议,论文从对生态资产评估的目的、特点、模型假设、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入手,对生态资产价值评估静态部分平衡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模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并尝试对模型进行改进。选择黄河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小流域作为研究区,依据传统模型和改进模型分别对研究区进行生态资产评估,结果表明,改进模型估算的流域生态资产总价值比传统模型的计算结果高出约1/3,其中林地和草地的单位面积价值上升,灌木林的单位面积价值则下降。  相似文献   
907.
有效、合理地评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对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降低和防范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非常必要。论文在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测量北京1991~2004年景观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多因素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此对北京地区1991~2004年快速城市扩展过程中的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具体结论为:①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过程,1991~2004年北京景观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人工建筑景观持续增加以及耕地景观大量减少;同时,山区林地景观增加也比较明显。②研究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水平总体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山区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要明显低于平原区,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影响相对较小。③研究区各种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间生态风险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中,森林景观的生态风险最低,而混合景观的生态风险最高,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的影响最为明显。④研究区新增建设用地景观单元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混合两种景观类型,其中混合景观所占比重最高。  相似文献   
908.
美国杏李园主要害虫与天敌类群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美国杏李园丰要害虫与天敌间的相互关系,在未受干扰的自生园中.害虫亚系统与天敌亚系统间第一典范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天敌亚系统中瓢虫类、草蛉类与主要害虫蚜虫类,螨类的数量变动规律一致.而蜘蛛类与主要害虫的数最关系不密切,化防园内主要害虫与天敌间的典范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永平,这表明未受干扰的自生园和生防园内,害虫与天敌亚系统间存在着有效的数量反馈机制,天敌对害虫具有一定的自然抑制作用,而化防园内,害虫与天敌间的数量反馈机制因农药干扰而失调,生态平衡受破坏.自生园和生防园害虫与天敌主要类群间具正相关关系.害虫亚系统中,蚜虫类贡献最大,其次为山楂叶螨和李小食心虫:天敌亚系统中蜘蛛和瓢虫贡献最大,其次为瓢虫类和草蛉类,草蛉类贡献最小.说明蜘蛛类、瓢虫类与主要害虫的数量变动规律一致.而草蛉类与美国杏李园主要害虫的数量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909.
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碳贮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林被人工林取代后对土壤水文物珲性质及土壤碳贮量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海南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为尾细桉(Eucalyptus urophylla×E.tereticornis)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林前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人工植被更新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和土壤碳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更新为桉树、马占相思人工林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减小,0~80 cm土壤的最大贮水量、毛管贮水量和非毛管贮水量降低,桉树和马占相思人工林最大贮水量分别降低19.8 mm和43.3mm,桉树人工林0~40cm土壤碳贮量降低6.77t·hm-2,马占相思人工林的增加14.68t·hm-2.  相似文献   
910.
目的 研究一种综合考虑陆上环境与舰船环境多应力下的舰载导弹弹上计算机加速寿命试验方法,能更具代表性和真实性地描述产品在综合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应力,进而为环境应力剖面尽可能准确地折算为加速应力剖面奠定基础。通过加速寿命试验,将产品贮存时间加速至目标年限,验证与评估产品剩余贮存寿命。方法 针对舰船工作环境条件,从搭载研究对象的舰船出海海况入手,利用海况与舰船振动量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舰船振动应力。结合考虑综合环境下的其他应力,研究出一种结合温度–振动–电应力等环境条件的加速试验方法,以已经达到设计贮存寿命期限的舰载导弹弹上计算机为试验对象,开展温度–振动–电应力综合加速寿命试验。结果 通过运用温度–振动–电应力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验证和评估了某型舰载导弹弹上计算机具备延寿至目标年限的剩余贮存寿命,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结论 根据舰船工作环境对贮存寿命的影响,针对性地研究了舰船振动加速试验,给出一个更加贴合实际寿命的寿命评估结果,为后续延寿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