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5篇
  免费   1091篇
  国内免费   1708篇
安全科学   2139篇
废物处理   152篇
环保管理   2000篇
综合类   6322篇
基础理论   1624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67篇
评价与监测   613篇
社会与环境   1187篇
灾害及防治   49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521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946篇
  2011年   969篇
  2010年   783篇
  2009年   777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852篇
  2006年   805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640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灰色聚类法把湖泊系统当作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将灰色聚类理论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中,以广州市荔湾湖为例,建立不同的聚类指标所拥有的隶属函数,确定聚类权重值,求得最大聚类系数及聚类结果,得出用灰色聚类法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既能体现水质等级界线的模糊性,又能充分利用信息,避免了模糊数学法的不合理之处。因而,灰色聚类法是一种简便、客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灰色模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灰色聚类为基础,提出了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可将环境质量评价的无论是定量指标还是定性参数转化成"二进制"的"1"或"0",进而将这种二进制数引入B-P网络.通过实例探讨,这种新的B-P网络既适用于定量指标的水质参数又适用于定性指标的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94.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land reservation was developed that explicitly selects parcels in the most compact or contiguous manner possible while meeting habitat requirements and a budget limitation. The model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an existing reserve network on future parcel spatial locations and total cost. Using habitat and land value data from Josephine County, Oregon, it was found that a system of existing reserves created by various policies and overseen by different agencies can decrease future reserve compactness and contiguity, and increase total cost. This work suggests that coordinated planning can result in more efficient conservation efforts for less cost.  相似文献   
95.
We evaluate a fiel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pecies richness andcanopy cover of vascular plants for the Forest Health MonitoringProgram (FHM), an ecological survey of U.S. forests. Measurementsare taken within 12 1-m2 quadrats on 1/15 ha plots in FHM.Species richness and cover are determined for four height classes(strata) within each quadrat and aggregated by stratum over the entireplot. We estimated (1) the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enced trainers andinexperienced technicians who collected the data on this survey(accuracy) and (2) the agreement among the technicians (precision) forresults on species richness and cover from 3 test plots at 3 timeintervals. The methods appear to be highly precise, although somediscrepancies with the values obtained by the trainers were found.Trainers found significantly more species in the ground stratum (0–0.6 m) and measured significantly more cover in the uppermost stratum(>4.9 m). The proportion of variation due to measurement error andtemporal variability was less than 13% for species richness (all strata)and cover (all but one stratum).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method issuitable for monitoring changes in species richness and canopy coverfor a large-scale synoptic monitoring project such as FHM.  相似文献   
96.
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0—2019年安徽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评价指标与耦合协调度的关联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改善趋势,耦合协调度集中分布在0.393~0.765,基本处于良好协调或低水平协调阶段。全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指数均大于经济发展指数。省会城市、沿江江南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江淮之间和淮河以北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改善这些方面进一步提升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国内外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了现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在体制机制、技术体系、应用支撑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农村环境质量监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十四五"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根据环境管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构建了包括村庄、区域和流域3个层次及涵盖空气、地表水、饮用水、土壤、生态、污染点源和面源等监测内容的"十四五"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8.
李德忱 《干旱环境监测》1992,6(3):163-164,171
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地下水中总硬度的变化作了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是一种较好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
关于"生态监测"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生态监测的目的、含义、监测内容及与环境监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文章就此次"一控双达标"验收监测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为今后达标验收监测及环境管理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