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37篇
综合类   426篇
基础理论   229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128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1.
清江流域自然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清江流域自然旅游资源的特色,首先提出了一套对其进行详细系统的调查方法:(1)利用遥感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及航、卫片解译结果,圈出潜在景区及潜在景点;(2)详细调查、收集及整理清江流域各市、镇已有资料,填写旅游资源调查登记卡片;(3)在(1),(2)基础上,对主要潜在景区及景点进行野外现场调研。然后,以调查结果为前提,提出了采用综合评分法,模糊数学评价方法,信息量评价方法,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及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112.
集约化种植区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与累积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GPS定位、土钻取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大兴区14个乡镇的农田土壤中选取了91个土壤剖面,分别在0~20cm、20~40cm、40~60cm、60~80cm4个不同深度取得土壤样品,并在一次种植期结束后,综合考虑种植类型和土壤质地后选取24个重复取样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种植类型及土壤质地对硝态氮分布及累积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有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露地菜田和设施菜田最容易出现硝态氮淋洗现象,果园和粮田的总体状况较好,但粮田个别地区有一定的污染风险,细质地土壤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大兴区采育镇及长子营镇地区有较高的硝态氮累积量,为硝态氮淋洗污染危险区,应进行合理施肥,以免在一个种植期结束后造成较深层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研究结果可为大兴区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基于随机森林的耕地利用效率测度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合适的量化分析模型是科学把握耕地利用状况及利用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可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耕地资源管控政策,实现耕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耕地利用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及差异性等特征,鉴于随机森林的基本思想,运用随机抽样Bootstrap法在合理构建分类树的基础上,构造了耕地利用效率测度的RF模型,进而以中国粮食主产区172个城市为例训练该模型并将其运用至2003-2015年的耕地利用效率测度中,同时将BP神经网络和熵权法作为对比验证其一致性、代表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1)耕地利用效率测度的RF模型不受量纲限制,运行所需参数少,运算过程简化,能够较为精确地模拟各评价指标间的复杂联系,科学量化各评价指标对耕地利用效率的贡献。(2)对同一空间单元的效率值而言,RF>BPNN>EW,RF与BPNN所得效率值的总体分布格局相似,且均与EW的测度结果存在较大差异。(3)从评价结果与现实的匹配度和精度表征参数来看,RF的测度结果与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客观事实更相符,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可靠性。同时,与其余两种常用模型相比,RF能够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训练效率,其测度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8685,MRPD为2.3533,且具有最小MMSE0.0174和MMAE0.0211,更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特征的耕地利用效率研究。  相似文献   
114.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染污综合立体观测网针对的是大气重污染发生-演变-消散全过程的核心科学问题,通过制定适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综合观测技术规范,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开展了近地面及大气边界层气象和大气化学过程的同步观测,构建了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及共享应用平台,实现了大气环境多源数据综合管理业务化,为大气重污染成因研究提供精准数据集,提升了京津冀秋冬季重污染成因机制研究和精细化源解析的能力,推动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开展了传输通道的加密观测,增加了背景站和手工采样点观测,建立了包括黑碳、氨和重金属等多要素的关键站点,并充分利用了服务于科学研究的超级站和垂直梯度观测技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和数据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业务部门与科研部门数据的有效融合与综合管理业务化,具有效率高、代表性好、目的性强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应对决策部门不断提高的管理需求.观测网络和平台充分吸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观测经验,保证了观测网长期稳定运行;通过综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和发布平台,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污染成因综合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最终为实现我国空气质量的全面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5.
While analyzing overall plann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areas, this paper shows that overall plan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areas is a requirement for the best use of productive forces. It means the setting up of a policy mechanism for coordinated growth. Recognizing this, the government should set up a way to lead and manage a unified program to increase service and decrease controlling administration power, while safeguarding and fulfilling the farmers' ownership to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16.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状况以及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国是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的大国之一,存在着多种尺度的区域发展差异。从中小尺工区域差异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发展差距扩大趋势有其影响,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经济相对落后的低谷地区。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于香港--珠江三角洲、上海-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环渤海三个经济隆起带之间,处于省际交界处。按照类型可以分为黄泛平原区、丘陵山区和沿海库区。东部经济低谷地区区位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交通可达性较差,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化水平发展严重滞后,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崛起机制和途径,低谷地区发展呵以分为资源转换型、非国有经济推动型和外资推动型。建议国家修筑贯穿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的东部沿海铁路大通道,降低沿海经济低谷地区设定标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特殊贫困地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从而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7.
山区发展与特色经济研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山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其资源环境结构与产业结构作了对应分析,得出该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山林”,而不在“耕地”,在地方“特色资源”,而不在“大众资源”。并采取经济区位商法,对本区众多资源进行了优势评价。根据其资源优势特点,指出恩施的优势在“山上”,应走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使本地区的经济结构由长期以来的一、二、三产业低位的传统排序逐步变为高层面的二、一、三的新排序。构建符合山区特色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8.
本文以大都市理论和区位理论为基础 ,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 ,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 ,上海大都市周边的大城市苏州和南通未来发展的城市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 ,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诸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9.
本文针对北京城市建设面临的自然与人为灾害背景,简要论述了北京地震、水灾、火灾及“新致灾源”的历史及现状,强调开展首都圈灾害研究及减灾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系统的减灾方略及相应的管理构想。  相似文献   
120.
The threat posed to protected areas by the illegal killing of wildlife is countered principally by ranger patrols that aim to detect and deter potential offenders. Deterring poaching is a fundamental conservation objective, but its achievement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especially when the prime source of information comes in the form of the patrols’ own records, which inevitably contain biases. The most common metric of deterrence is a plot of illegal activities detected per unit of patrol effort (CPUE) against patrol effort (CPUE-E). We devised a simple, mechanistic model of law breaking and law enforcement in which we simulated deterrence alongside exogenous changes in the frequency of offences under different temporal patterns of enforcement effort. The CPUE-E plots were not reliable indicators of deterrence. However, plots of change in CPUE over change in effort (ΔCPUE-ΔE) reliably identified deterrence, regardless of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effort or any exogenous change in illegal activity levels as long as the time lag between patrol effort and subsequent behavioral change among offenders was approximately known. The ΔCPUE-ΔE plots offered a robust, simple metric for monitoring patrol effectiveness; were no more conceptually complicated than the basic CPUE-E plots; and required no specialist knowledge or software to produce.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need to account for temporal autocorrelation in patrol data and to consider appropriate (and poaching-activity-specific) intervals for aggregation. They also reveal important gaps in understanding of deterrence in this context, especially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it occur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we recommend the use of ΔCPUE-ΔE plots in preference to other basic metrics and advise that deterrence should be suspected only if there is a clear negative slope. Distinct types of illegal activity should not be grouped together for analysis, especially if the signs of their occurrence have different persistence times in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