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19篇 |
免费 | 763篇 |
国内免费 | 329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36篇 |
废物处理 | 262篇 |
环保管理 | 644篇 |
综合类 | 6542篇 |
基础理论 | 1078篇 |
污染及防治 | 1585篇 |
评价与监测 | 151篇 |
社会与环境 | 136篇 |
灾害及防治 | 1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390篇 |
2022年 | 482篇 |
2021年 | 547篇 |
2020年 | 415篇 |
2019年 | 459篇 |
2018年 | 320篇 |
2017年 | 371篇 |
2016年 | 412篇 |
2015年 | 446篇 |
2014年 | 681篇 |
2013年 | 450篇 |
2012年 | 495篇 |
2011年 | 527篇 |
2010年 | 490篇 |
2009年 | 531篇 |
2008年 | 585篇 |
2007年 | 502篇 |
2006年 | 503篇 |
2005年 | 392篇 |
2004年 | 347篇 |
2003年 | 355篇 |
2002年 | 242篇 |
2001年 | 184篇 |
2000年 | 168篇 |
1999年 | 126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122.
123.
干法腈纶生产废水脱氨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本实验室富集驯化的高效硝化细菌对生化处理后的干法腈纶生产废水进行了脱NH3-N研究,在连续运行装置中考察了DO和MLSS的变化特征,并研究了废水NH3-N负荷和COD负荷对脱NH3-N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能适应干法腈纶生产废水中的难生物降解物质并有效去除废水中的NH3-N,启动期DO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运行期污泥增长速率呈现"S"型变化;进水NH3-N负荷达到0.405 kg/(m3·d)时仍能维持出水P(NH3-N)在5 mg/L以下,进水COD负荷由0.126 kg/(m3·d)提高到0.975 kg/(m3·d)的过程中,NH3-N去除率始终高于96%. 相似文献
124.
双区电除尘器降低锅炉烟尘排放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在传统结构的荷电区荷电之后,一部分尘粒被阳极板捕集,大部分带有正、负电荷的尘粒再分别被收尘区的管式辅助电极和阳极板捕集.模拟试验数据表明,收尘区具有高电压、低电流和板电流密度分布均匀的特性.工业性试验结果显示,应用双区电除尘技术设计或改造电除尘器,不仅可以较好地防止发生反电晕,而且能够将锅炉烟尘排放质量浓度降低到50 mg/m3以下.与传统的卧式电除尘器相比,还可节省10%左右的占地面积和钢材用量. 相似文献
125.
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型规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湿地模型中,研究了人为增加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对生活污水中COD的降解效果:将2株从湿地分离的根际微生物扩增培养(分别用于模型1与模型2),与一定比例的生活污水混合后注入到湿地模型中,在停留12,24,36,48 h时分别测定污水中COD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加菌模型对COD的去除率显著高于空白模型(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二者的差异性越大,至48 h时,空白模型和2个加菌模型(模型1和模型2)对自然污水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0.6%,73.0%,75.3%,对灭菌污水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2.2%,76.3%,80.1%.说明向人工湿地中添加植物根际微生物将大大提高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去除率,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利用中部地区37个资源型城市2005—2014年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30个指标数据,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动态变化进行测度,并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及其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5以来人口城市化对资源型地区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力减弱,社会城市化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并趋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尽管资源条件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影响最大,但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对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影响力正变得日益重要。(2)各城市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较大,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较小。自2005年以来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城际差异无较大改变,但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城际差异正变得日趋缩小。位于山西省的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变动较之其他省份更为显著。(3)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协调类型处于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并以初级协调型为主。2005以来中部地区多数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保持不变,关系恶化的资源型城市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和湖南,关系更为协调的资源型城市主要位于山西。(4)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显著,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并不明显。再生型和衰退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成熟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较低。(5)城市化滞后仍是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9.
韩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Z2)
云南、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长期以来主导产业主要以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资源消耗高、产出低、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突出。本文基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理论就两省传统资源型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0.
马翠玲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9)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循环经济不仅是在发达地区能够完成,而且在经济落后地区也一样能够完成。以甘肃省为例说明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六方面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