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54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掺杂铜(CuCl2)制备交联剂.制得柱状Ti/Cu交联累托石,结合其吸附特性并通过其在光催化氧化条件下处理含硝基苯有机废水.在pH=9,交联累托石用量为30 g/L,一根20 W紫外灯光辐照2 h的处理条件下,硝基苯由73.81 mg/L降至3.17 mg/L,去除率达到95.71%,优于GB-8978-1996三级标准,用其处理含硝基苯工业废水,COD去除率为83.73%,由4800 mg/L降至530.4 mg/L,硝基苯去除率达92.3l%,由10.32 mg/L降至0.79 mg/L,小于GB-8978-1996-级标准.  相似文献   
22.
吴伟  白永刚 《环境工程》2007,25(5):34-36
采用电解-SBR联合技术对硝基苯生产废水进行降解处理。考察了电流强度、反应时间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以及电解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后续SBR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和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电解-SBR联合技术对硝基苯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3.
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微量硝基苯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表明单独臭氧氧化和臭氧/蜂窝陶瓷氧化在温度20℃、初始pH值6.87条件下对硝基苯的降解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该条件下单独臭氧氧化和臭氧/蜂窝陶瓷氧化工艺对硝基苯的降解主要来源于高活性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同时证明了不同体系温度(10~40℃)和溶液初始pH值(3.00~10.96)下硝基苯的降解同样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2种工艺对硝基苯的降解反应速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单独臭氧氧化的反应速率常数由0.37×10-3 s-1升高到1.49×10-3 s-1,臭氧/蜂窝陶瓷氧化的反应速率常数由0.56×10-3 s-1升高到2.46×10-3 s-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提高的幅度却越小.随着pH的升高,单独臭氧氧化对硝基苯降解的反应速率常数从0.15×10-3 s-1增加到2.69×10-3 s-1,在pH值3.00~9.23范围内,臭氧/蜂窝陶瓷氧化工艺反应速率常数从0.17×10-3 s-1增加到1.90×10-3 s-1,在pH为10.96时反应速率常数下降到1.64×10-3 s-1.  相似文献   
24.
含中间层的DSA电极电催化氧化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更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同时避免二次污染,利用自制的含锡锑中间层的钌钯氧化物涂层电极对有机废水中的硝基苯进行处理,并利用SEM、XRD等方法对电极中间层、表层进行微观表征。微观测试表明,基体、中间层、表层之间结合力较强,有利于增强电极寿命;水处理实验表明,电催化氧化反应体系适合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由于该反应体系需要外加电解质加强传质,这在实际运用中为废水中盐度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10 g/L、pH=5、极板间距=2 cm时,电催化氧化体系对硝基苯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25.
国内硝基苯废水治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基苯具有很高的毒性且难以生物降解,严重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综述了近年来国内硝基苯废水治理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硝基苯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
含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近年来处理含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的物理法(包括吸附法和溶剂萃取法)、化学法(包括电化学法、铁碳微电解法、超声波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及复合技术)和生物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将现有的处理技术高效整合并降低成本是今后处理含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27.
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法确定新型微电解填料-Fenton联用预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新型微电解填料降解硝基苯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固液比>进水p H值>气水比>HRT,在微电解最佳条件:HRT为60 min,固液比为0.6,进水p H值为2,气水比为15∶1;Fenton试剂最佳条件:反应时间为20 min、p H值为4.5、m(H2O2):m(COD)为2.5、n(H2O2)∶n(Fe2+)为6,硝基苯和COD总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6%和68.3%。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提高,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8.
邢军  孙立波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613-1619
从硝基苯污染地下水中筛选出一株以硝基苯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低温、高效降解菌,命名为XJ菌;初步鉴定XJ菌为革兰氏阴性微小短杆细菌、恶臭假单胞菌属,降解硝基苯遵循部分还原降解途径;在10℃下培养96 h,XJ菌对硝基苯的降解去除率达到91.1%,其中约有67.1%的硝基氮素转变成了氨氮。在10℃下利用XJ菌修复硝基苯污染土壤,修复时间为96 h时,硝基苯去除率达到85.7%,XJ菌密度及微生物脱氢酶活性保持较高的水平。本研究可为低温下硝基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与铁-炭微电解法联用的工艺方法处理含硝基苯、苯胺的废水。通过培养驯化微生物阶段、半负荷进水阶段、满负荷进水阶段的调试运行,表明:当进水CODCr<1 000mg/L、硝基苯<120mg/L、苯胺<30mg/L时,出水可达到CODCr<300mg/L、硝基苯<5mg/L、苯胺<5mg/L的设计要求。铁-炭微电解法在pH值为3~4时,对废水有一定的脱色作用,但pH值升高后脱色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
在高盐条件下,从某制药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6株硝基苯高效降解菌,其中菌株N18在高盐条件下对硝基苯降解效率最高.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N18属于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sp.).硝基苯降解试验表明,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30℃、培养基pH 7、摇床转速150 r/min.最佳培养条件下,当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低于150 mg/L时,菌株培养72 h后硝基苯降解率达75%以上.当盐度为1%~3%时,盐度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不明显,当盐度为10%时菌株生长微弱,因此N18属于中度耐盐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