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1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2206篇
安全科学   136篇
废物处理   122篇
环保管理   355篇
综合类   3581篇
基础理论   646篇
污染及防治   756篇
评价与监测   338篇
社会与环境   8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松花江水系有机污染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GC、GC/MS、HPLC方法在分析松花江水系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GC/MS、HPLC所用水样在现场处理,而TLC、GC样品在实验室处理。冬夏两次取样,共检出152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主要有机污染物55种,PAH_3占19%,氯化物占14%,芳烃占13%,其它占54%。  相似文献   
862.
陈瑞勇  林芸  张荣  毕继诚 《化工环保》2004,24(5):331-335
湿式空气氧化法(WAO)和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废水处理技术近年已有广泛研究。当催化剂存在于氧化体系时,不仅能降低反应温度、压力,而且可提高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效率。介绍了氨的湿式空气氧化和超临界水氧化催化剂应用的研究进展、各种催化剂在超临界水中的稳定性能及氨的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情况。  相似文献   
863.
空气资源观雏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空气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将其区分为“同质”和“异质”2部分,从大气环境容量的角度对空气资源质量评价进行了探讨。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对空气资源价值进行计量的初步方法。最后还探讨了空气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64.
东太湖沉积物中氮的积累与水生植物沉积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氮的积累及其与水生植物间的关系,1993年11月在东太湖42个样点上采集了沉积物柱状样品并进行了分析。东太湖硬度小于5kgf/cm2的松软淤积层平均厚度0.96m,全湖淤积量149×106t。粉沙质淤积物中总氮(TN)含量0.009%~0.801%,总有机碳(TOC)含量0.01%~17.36%,变幅极为悬殊。总氮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间呈密切的线性正相关TN(%)=0.0251TOC(%)+0.0063,表层沉积物中总氮和总有机碳含量都与水生植物的现存量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氮和有机碳主要经过水生植物的生物沉积途径进入沉积物,水生植物有将湖水中的氮传输到底泥中,使其进入地球化学循环的功能,这对于降低湖水中的氮含量、防止富营养化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5.
常见沉水植物对草海水体(含底泥)总氮去除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利用狐尾藻?菹草?苦草?伊乐藻?金鱼藻?篦齿眼子菜?轮藻等7种沉水植物对受污染的草海水体(含底泥)总氮去除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沉水植物对水体总氮?总磷均有显著去除作用,在试验的27d内,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百分率分别为80.31%,89.82%;重点对7种沉水植物引起水体总氮浓度下降与时间的关系作回归分析,所得结果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总氮浓度呈负指数形式衰减?该文还研究了水体总氮浓度与去除速率之间的关系?每种沉水植物在试验的总氮浓度范围内(2.628~16.667mg/L)去除速率随总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TN_t曲线和V-TN曲线在大型水生植物系统恢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6.
运河水中悬浮物和底泥上有机污染物的探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建林  王炳坤  冯建昉 《环境科学》1995,16(2):69-72,34
利用GC/MS/DS系统和保留指数,对运河(常州段)悬浮物和底泥上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概要分析。结果显示,该段河流的悬浮物和底泥上含有直链烷烃、多环芳烃、直链醛酮、烷基磺酸、苯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硝基联苯、二苯砜、醇类、羧酸类等有机污染物和致癌物。河流悬浮物和底泥上所鉴定出的有机污染物数量相当,浓度范围基本一致。同一段面底泥上的浓度稍高于悬浮物上的浓度;枯水期悬浮物上的浓度稍高于丰水期悬浮物上浓度  相似文献   
867.
大同市大气颗粒物及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大同市不同功能区的可吸入尘(<10μm)浓度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可吸入尘与总悬沙颗粒物的相关比例。总悬浮颗粒物上二氯甲烷萃取物含量达20%,对其中的有机污染物用GC/MST和HPLC进行了分析,鉴定出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有苯系物及芳烃类化合物38种,烷烃类化合物31种,以及酚类,酮类,含氮化合物和增塑剂14种,总计83种。  相似文献   
868.
混合有机污染物在松花江水体中生物降解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松花江不同地点的江水和沉积物为微生物源,对江中检出的21种有机污染物混合体系的生物降解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结构、微生物源和驯化期是影响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在驯化条件下,低浓度混合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869.
SO2、NO2、O3及其复合物对水稻体内乙烯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烯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内源激素,当植物受到环境污染时,体内乙烯的释放量将发生变化。本文主要报道了水稻受SO2,NO2,O3单一及其复合物熏气对体内乙烯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受SO2,NO2,O39单一及其复合物熏气后,体内乙烯释放量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出环境污染的程度,当O3浓度不变时,水稻体内乙烯释放量与SO2,NO2熏气浓度成正比,其中,O3+SO2对水稻体内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程度大于O3+  相似文献   
870.
有机污染物在白洋淀地区水陆交错带土壤颗粒物上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亲水性的苯酚和新脂性的对氯苯酚,在白洋淀地区水陆交错带-芦苇地中的天然颗粒物上的吸队规律。对于亲水性有机物,它在颗粒物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平衡浓度ce的对数与吸附率q的对数呈直线关系;而亲脂性有机物的吸附则符合Linear吸附关系,即平衡浓度ce1与吸附率q1之间呈直线关系,且吸附量明显高于亲水性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