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空气微生物对铜陵市环境质量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测铜陵市区空气的平均细菌含量约4181.5CFU.m-3,总菌含量约4495.9CFU.m-3。与许多中国的大中城市比,污染不重,结果指示铜陵空气尚处于正常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以沈阳张士灌区长期污灌的农田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分布特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参数与土壤重金属和土壤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已停止污灌十余年,张士灌区农田土壤仍存在Cd、Zn、Cu等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Cd污染最严重,含量达1.75~3.89 mg·kg-1.土壤耕作层(0~30cm)Zn、Cu、Pb总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少,而Cd元素的垂直分布呈向下迁移的趋势.Cd、Zn、Cu、Pb等4种重金属含量水平分布特征相似,均为1号样地>2号样地>3号样地>4号样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张士灌区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分布受重金属污染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N、P、K)对微生物的正面效应大于重金属对微生物的负面效应.土壤全量Cd和速效K对微生物参数的影响最为明显,Cd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Cmic)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速效K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数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Knowledge on aquatic macrophyte decomposition has well developed, yet the decomposition and associated biotic factors along a vertical gradient in waters remain less examined. Here, we used Vallianeria natans leaves to investigate the decomposition rate and associated decomposers and microalgae at different vertical depths, by placing V. natans leaves into litterbags (0.5 and 5?mm meshes) and incubating them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AW), sediment-water (SW) interface, and 10?cm (B10) or 20?cm (B20) burial in sediment over 60 days in a littoral zone of lake. Decomposition rat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d depths in each mesh size,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and between AW (0.028?d?1), SW (0.022?d?1), B10 (0.014?d?1) and B20 (0.011?d?1) treatments in 0.5?mm litterbags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10 (0.027?d?1) and B20 (0.025?d?1) in 5?mm litterbags.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 of macroinvertebrates to biomass loss was highest in B20 (44.66%), lowest in AW (22.66%) and midst in both SW (25.35%) and B10 (38.78%), and was much less than that of both microbes and microalgae at each location. We show the importance of macroinvertebrates, microbes and microalgae in mediating macrophyte decomposition rate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vertical locations in freshwaters.  相似文献   
14.
垃圾堆肥微生物接种实验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从22个垃圾堆肥、畜粪、土壤等样品中分离获得纤维分解菌198株,选其中2株生长快、粗纤维分解能力强的菌株制成菌剂,以0.05%~0.1%的接种量加入二次发酵的垃圾堆肥中。结果,接菌堆肥比不接菌堆肥升温快且高,高温维持时间长,真菌和纤维分解菌数量多,腐植质含量提高21%~26%。肥效试验证明,施接菌堆肥比施不接菌堆肥的可使青莱增产9.9%。  相似文献   
15.
章家恩  刘文高 《生态环境》2001,10(2):154-157
对微生物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和总结。认为微生物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在土壤肥力的提高与保持、营养元素的转化、环境净化与生态系统的平衡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食品、微生物饲料、环境激素和环境工程微生物等为核心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农业即所谓的"白色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净化烹饪油污菌种选育的环境和营养条件 ,即 :油 :2 0mL、NaNO3( 2g L) :4mL、KH2 PO4( 0 .5g L) :3mL、微量元素溶液 (CuSO4·5H2 O 0 .0 3g L ,ZnSO4·7H2 O 0 .1g L ,MnCl2 ·4H2 O 0 .0 5g L) :1mL和温度 3 7℃ ;而且得出氮源是影响菌体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降解的重要因素 ,而微量元素和磷源对菌种培育结果影响较小。在此优化条件下选育出了合适降解烹饪油污的c种子菌液 ,其每天可降解油 2 2mg L以上 ,并鉴定出主要的微生物是嗜水性气单孢菌 (Aeromonashydrophila 4AK4)、黄丝藻属 (Tribonema)和多甲藻属 (Peridinium)等菌体 ;分析了选育过程活性微生物、目标污染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发现所选微生物能利用油类物质作为碳源进行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7.
铊矿山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黔西南滥木厂铊矿区前期分离到的微生物菌株作为絮凝剂应用于含铊矿山废水的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培养三天后的发酵液对矿山废水中铊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70.49%,最佳影响因子组合为:pH=8,温度为16℃,搅拌时间为4min。菌株的絮凝活性最高可达到57.32%,最佳影响因子组合为:pH=8,温度为14℃,搅拌时间为4min。铊高耐受性菌株在铊矿山废水微生物修复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营养贫乏特点,从富集驯化的底泥中筛选出3株异养硝化细菌和3株好氧反硝化细菌,3株异养硝化细菌对铵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02%、100%和100%,3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对总氮的去除率为98.52%,98.55%和98.6%,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将异养硝化菌、好氧反硝化菌固定于海绵球型填料上,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水源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C、溶解氧4mg/L左右、水力长期停留的条件下,经过17d的运行,铵氮去除效率可以达到100%,总氮去除率达到42%。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微生物调控对有机生活废物堆肥的理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处理比对照处理提前1 d进入高温分解期,且高温(>50℃)持续时间为6 d,较对照处理的长3 d;pH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微生物处理的pH值对照处理的偏低;EC值呈"M"型变化规律,微生物处理的EC值较对照高;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处理的胡敏酸E 4/E 6值都低于对照,表明添加菌剂有利于生活垃圾腐殖化;以发芽指数GI均大于80%这一标准评判,微生物处理比对照提前8d腐熟.  相似文献   
20.
SBR中联氨对亚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开发经济高效的生物脱氮工艺,研究了SBR中联氨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控制作用,考察了不同联氨投加量对短程硝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不控制溶解氧,p H为7.5~8.0时,投加7.5 mg/L联氨,亚硝氮积累效果最佳,其出水氨氮及亚硝氮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44,12.23 mg/L,均优于其他联氨投加量的监测结果;投加7.5 mg/L联氨的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种类和数量都优于未投加联氨的活性污泥,SEM图像显示活性污泥结构致密,紧凑,且菌落数量明显升高;从活性污泥的红外谱图可以看出,投加联氨与否,特征峰位置基本相同,但投加7.5 mg/L联氨的活性污泥EPS红外谱图峰强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