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添加VT菌剂和有机物料腐熟剂对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高温好氧堆肥中分别添加VT菌剂和有机物料腐熟剂,研究接种3‰的VT菌剂和有机物料腐熟剂促进堆肥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接种VT菌剂的处理与空白和接种有机物料腐熟剂的处理相比,堆肥初期升温更快;高温期更长;堆肥结束时,C/N降低的多,NO3-N增加的多,NH4+-N挥发的少,接种VT菌剂和VT有机物料腐熟剂都可促进有机质的充分降解,缩短堆肥时间,加快堆肥腐熟,提高堆肥肥力。  相似文献   
102.
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辉林  郑习健 《生态环境》2001,10(3):238-241
生物多样性强烈地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生态系统过程的变化可导致生物多样性衰减并因此导致生态系统功能衰退.植物种丰度和植物功能多样性对土壤细菌群落的代谢活性和代谢多样性有成正比的影响.土壤细菌的代谢活性和代谢多样性随植物种数量的对数和植物功能组的数量而直线上升.其原因可能是由植被流入土壤的物质和能量的多样性和数量的增加,也可能是由土壤动物区系起作用的土壤微生境的多样性的增加造成的.由于植物多样性的丧失所引起的植物生物量的减少对分解者群落有强烈的影响微生物生物量将可能减少,因为在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碳源限制着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3.
昆明市不同功能区夏季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监测和评价昆明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通过平皿自然沉降法,于2010年夏季对其不同功能区空气真菌和细菌进行了初步监测。结果表明:昆明市夏季空气微生物以细菌为主;以空气真菌含量评价为清洁;8月空气真菌含量最高,7月空气细菌含量最低;空气微生物含量日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4.
Production of biochemicals from waste streams has been attracting increasing worldwide interest to achieve climate protection goals. Chain elongation(CE) for production of mediumchain carboxylic acids(MCCAs, especially caproate, enanthate and caprylate) from diverse biowaste has emerged as a potent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 The present mini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utilizing various synthetic or real waste-derived substrates available for MCCA production. Additionally, the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 process are surveyed and discussed. Considering that a large proportion of recalcitrantly biodegradable biowaste and residues cannot be further utilized by CE systems and remain to be treated and disposed, we propose here a loop concept of bioconversion of biowaste to MCCA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biowaste with zero emission. This could make possible an alternative technology for synthesis of value-added products from a wide range of biowaste, or even non-biodegradable waste(such as, plastics and rubbers). Meanwhile, the remaining scientific questions, unsolved problems, application potential and possible developments for this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5.
亚硝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亚硝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Nitrite-dependent denitrifying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n-damo)是指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利用甲烷还原亚硝酸盐的过程,该过程的研究可为污水脱氮减排提供技术支持.采用n-damo富集培养物(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结果表明n-damo功能菌丰度可达73%)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温度(25,35,45℃)、p H值(5.5~9.5)、甲烷分压(0~98 k Pa)和亚硝酸盐初始浓度(0~6.0 mmol·L-1)对n-damo反硝化速率的影响,以获得最优条件,为n-damo过程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n-damo过程进行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 H值为7.5,最适甲烷分压为49 k Pa,最适亚硝酸盐初始浓度为2.4~3.42 mmol·L~(-1).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章家恩  刘文高  胡刚 《生态环境》2002,11(2):140-143
选取了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别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各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干鱼塘底泥>菜地>水稻田>果园>粮作旱地>荒草地;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则表现为粮作旱地>菜地>果园>荒地>水稻田>鱼塘底泥。土壤中微生物总量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二者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因此评价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数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大多数养分含量(除有效磷和全钾之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了包括尾叶桉、广东凤丫蕨、柳叶竹、大叶相思、青皮、木荷、湿地松在内的7种南亚热带不同植物植被下土壤根际微生物与根际养分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根际环境对细菌有明显的正效应,对放线菌和真菌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但对根际微生物总量具有根际效应明显;在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在植物的某些生长季节,微生物的根际效应与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一致  相似文献   
108.
采样时间对空气微生物采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微孔滤膜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在室内进行了不同采样时间对空气微生物采样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采样器采集的空气微生物粒子浓度随采样时间增加而减少,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98和-0.911,P值均小于0.05。ANDERSEN采样器采样时间〈7min和微孔滤膜采样器采样时间〈3min时,对采集的空气微生物粒子浓度没有明显影响。采样时间对采集的空  相似文献   
109.
生物脱臭技术是利用固定在载体上的微生物 ,分解H2 S、NH3、有机溶剂等有害、发臭气体 ,使之成为无害、无味气体 ,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生物脱臭法与活性炭吸附、药液吸收等物理化学脱臭法相比 ,具有维护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指出生物脱臭技术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除臭技术  相似文献   
110.
较系统地评价了川西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恢复的制约作用。结果表明:在自然恢复的前50 a,40 a群落的微生物数量恢复最佳,40~50 a会逐渐减少,其中微生物的生理类群数量在30 a到达最好,而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40 a达到最好;采用桦木、刺楸和杉木对微生物及其生理类群群落的恢复效果差,建议恢复川西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重新选用合适的豆科植物;人工抚育可显著地促进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土壤中的速效K和阳离子交换量是促进土壤微生物和3种生理类群恢复的主要决定因子,而pH、有机质、全K必须通过速效K或阳离子交换量才能对土壤微生物和生理类群起到较大的作用,速效N对微生物及其生理类群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