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74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822篇
基础理论   168篇
污染及防治   278篇
评价与监测   147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张继娟  魏世强 《四川环境》2006,25(3):104-108,112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很多空气污染问题。20世纪70年代期间,煤烟型污染排放成为中国工业城市的特点;80年代,许多南方城市遭受严重的酸雨危害;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的NOx、CO及随后形成的光化学烟雾,使得许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城市空气污染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发展。为控制空气污染和保护大气环境质量,我国政府已经实施了许多规划。本文概述了当前中国城市特别是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描述一些主要城市空气污染物包括总悬浮颗粒、PM10、PM2.5、SO2、酸雨、NOx/NO2的特点。尽管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但目前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依然不容乐观,文中还讨论了未来城市空气污染控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2.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在微污染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于万波 《环境技术》2003,21(2):11-15
通过研究国内外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实践,指出了该项技术在应用中体现出的优越性,并提出了此项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地介绍了提高此项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研究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处理微污染饮用水将会受到重视和广泛地推广应用,同时也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263.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的废气污染物种类及防治技术装备水平;分析了国内废气污染物防治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64.
张芹  郭志顺  周谐 《四川环境》2007,26(2):14-16
为了了解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情况,对该水体部分鱼类样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的部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在鲶鱼和鲤鱼体内形成富集,其检出浓度较之水体中对应浓度要高出2~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65.
微塑料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吸附解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已成为新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作为强吸附剂,微塑料可以吸附共存的有机污染物,进而改变其环境行为和毒性;也可以通过解吸作用促进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迁移。因而,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强度和机理是全面评估两者的环境风险和深度研究微塑料毒性机制的必要信息。目前微塑料研究处于快速发展的起始阶段,加之微塑料本身成分、粒径、表面风化情况的复杂性及共存有机污染物的多样性使两者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亟需理清微塑料吸附解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机制。因而,本文详细综述了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解吸作用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从微塑料性质(成分、粒径和表面风化)、有机污染物性质和水环境介质性质方面探讨了吸附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机制,希望为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及吸附的后续影响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66.
综述了美国、欧盟、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挪威、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国内不同地区、流域的优先污染物名单的制定情况,介绍了国内外优先污染物筛选的原则和技术方法,并分析了国内外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筛选排序方法的比较发现,我国环境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过程中主要存在环境介质单一、主观影响较大、缺少本土化模型参数、常规监测项目不完善、缺少污染物动态变化的连续性监测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数据搜集,充分考虑不同环境介质,开发建立本土化技术方法及模型参数,对污染物进行名单动态更新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67.
基于环渤海地区2017—2021年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污染物浓度与社会经济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克里金插值法对环渤海地区AQI与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AQI与污染物浓度、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关系,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2022年6月—2023年12月空气质量及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AQI及污染物浓度大致呈逐年降低的趋势。AQI的逐月变化呈"W"形,O3浓度的年内变化呈倒"V"形,其余污染物则呈现与O3相反的变化趋势。AQI大致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特点,而污染物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环渤海地区5个代表性城市的AQI类别以良好为主,冬季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2.5、PM10,夏季首要污染物以O3为主。人口数量是影响AQI的主要因素,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对AQI具有一定影响。预测结果显示,未来环渤海地区AQI、主要污染物浓度(O3除外)均呈现出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68.
土壤中异味污染物的风险管控已成为我国农药化工等行业污染地块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为筛查土壤优先控制异味污染物,研究基于土壤中挥发性异味污染物的迁移、暴露过程和危害效应的系统量化与分析,建立了污染地块异味污染物优先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综合评价权重,分析了异味污染物优先度的影响因素,并选取3个农药类案例地块进行验证性评价。结果表明,构成地块异味污染物优先度排序指标体系第二层次的4个准则中,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为:危害性、迁移性、防护性与暴露性;第三层次15个要素主客观综合权重范围为0.033 6~0.149 6,其中嗅阈值权重最高。案例地块异味污染物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优先度评价等级与基于实测数据通过异味活度值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的等级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异味污染地块优先控制异味污染物的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9.
为识别反映地下水质量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基于污染物危害性评价体系,结合某炼厂污染物的检出率、检出浓度和超标倍数,建立了石油炼化企业地下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识别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石油炼制厂地下水污染物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炼化行业地下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清单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石油烃、苯酚、挥发性酚类、砷、铅和锰等10种5类污染物。研究结果与实验监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石油炼化厂地下水污染应优先控制清单中污染物,尤其是苯系物和石油烃。  相似文献   
270.

为揭示赤泥对地下水的污染机理,防控其污染,对中国北方某炼铝厂赤泥堆场所取淋滤液进行水质分析,识别出严重超标特征污染物F、SO4 2−、Al3+,通过一维砂柱试验研究了其在饱和中砂、细砂、粉砂3种介质中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特征污染物在砂柱中运移距离越大,其浓度越小;砂粒粒径越小,渗透系数越小,对特征污染物的截留能力越强,特征污染物在砂柱中完全穿透时间也越长。运用Hydrus-1D软件对3种特征污染物在饱和砂土中的运移过程进行模拟,得出在3种介质中弥散度(α)分别为1.76、0.95、0.58 cm,3种介质中F的溶质反应参数KdNu分别为2.10、1.00、4.10 mg/mL和24、28、30 mL/mg,SO4 2−KdNu分别为1.78、0.99、5.00 mg/mL和12、20、32 mL/mg,Al3+KdNu分别为1.44、1.65、4.44 mg/mL和18、17、45 mL/mg,呈现介质颗粒越细,Kd越大(吸附能力越强),Nu越大(吸附速度越快)的特征。为防止赤泥污染,根据经济适用、取材方便的原则,建议选用粉砂土或颗粒更细的黏土作为污染防渗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