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31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785篇
基础理论   168篇
污染及防治   235篇
评价与监测   147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组合火焰型”焦炉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组合火焰型"焦炉对大气环境的实际影响,通过实测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对其排放规律及达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浓度特征规律为,筛焦处>备煤处>焦炉烟囱>装煤处>推焦处;SO2、NOx有组织排放浓度特征规律为,焦炉烟囱>推焦处>装煤处;BaP有组织排放浓度特征规律为,装煤处>推焦处>焦炉烟囱;装煤处、推焦处以BaP污染为主,焦炉顶以NOx污染为主。受装煤、出焦的双重影响,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由塔南向塔北浓度逐渐降低,BaP、BSM在装煤塔两侧浓度水平相当。在生产负荷大于90%的情况下,所测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能达标且优于传统型焦炉,在BaP、BSM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82.
利用北京城区海淀宝联站(HD)和上甸子本底站(SDZ)2005—2012连续8年的大气污染物(PM_(2.5)、O3、NO2、SO_2和CO)浓度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北京城区和郊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超标情况及其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连续8年北京城区、郊区PM_(2.5)浓度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污染水平仍较高.海淀宝联站和上甸子本底站的PM_(2.5)年均浓度从奥运前3年(2005—2007)的平均值87.1μg·m-3和53.4μg·m-3分别下降到奥运后5年(2008—2012)的平均值67.7μg·m-3和42.1μg·m-3.奥运后5年两站PM_(2.5)年均浓度变化不大,其中城区维持在66~70μg·m-3的高浓度水平.城区PM_(2.5)浓度为3级以上的超标日在四季的发生频率相当,4级和5级以上的超标日则多发生在秋、冬季;各季平均日变化趋势均为双峰双谷型,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对PM_(2.5)浓度日变化有重要影响.2城区站O3年均浓度前5年(2006—2010)逐年下降,之后浓度开始回升,而本底站O3年均浓度在此期间变化不大,近6年(2007—2012)维持在72.4~76.3μg·m-3.城、郊O3平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其中上甸子站峰值出现时刻晚于城区海淀宝联站.32005—2012年北京城区其它气态污染物浓度(NO2、SO_2和CO)总体均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在2012年浓度有所反弹,城区站气态污染物在秋、冬季的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春、夏季.  相似文献   
983.
重庆市都市功能核心区秋季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重庆市都市功能核心区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变化规律,统计分析了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5个监测站(解放碑、高家花园、杨家坪、新山村和南坪)24 h连续监测PM_(2.5)、PM_(10)、SO_2、NO_2、CO和O_3浓度数据.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5个站点PM2.5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30.8%、37.4%、38.5%、37.4%和31.9%,5个站点PM10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23.1%、22.0%、18.7%、19.8%和19.8%;重庆市都市功能核心区细颗粒物(PM_(2.5))污染严重,5个站点PM2.5占PM10比例分别为60.2%、64.6%、64.1%、75.4%和62.8%;PM_(2.5)、PM_(10)、NO_2和CO早晚出现高峰值;SO_2和O_3浓度日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中午和午后;降水量、气温和水汽压与PM_(2.5)、PM_(10)、SO_2和NO_2呈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O_3呈显著负相关,气温、水汽压和风速与O_3呈显著正相关;CO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风向也影响着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南偏西、南偏东和东北偏北风利于PM_(2.5)、PM_(10)、SO_2、NO_2和CO浓度积累,西北风利于PM_(2.5)、PM_(10)、SO_2、NO_2和CO扩散;但西北风控制下利于O_3浓度积累.  相似文献   
98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青岛市大气NO2浓度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建立了大气NO2浓度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青岛市大气NO2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影响青岛市大气NO2浓度的第一位因素是耗煤量,其次是绿化覆盖率,未来五年内青岛市大气NO2浓度呈平稳下降趋势.为今后青岛市制定大气环境规划、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5.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published, scientific literature addressing the response of nutrients, sediment, pathogens, and cyanobacterial blooms to historical and potential future changes in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he goal is to document how different attributes of water quality are sensitive to these drivers, to characterize future risk, to inform management responses, and to identify research needs to fill gaps in our understanding. Results suggest that anticipated future changes present a risk of water quality and ecosystem degradation in many United States locations. Understanding responses is, however, complicated by inherent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teractions with land use and water management, and dependence on uncertain changes in hydrology in response to future climate. Effects on pollutant loading in different watershed settings generally correlate with projected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In all regions, increased heavy precipitation events are likely to drive more episodic pollutant loading to water bodies. The risk of algal blooms could increase due to an expanded seasonal window of warm water temperatures and the potential for episodic increases in nutrient loading. Increased air and water temperatures are also likely to affect the survival of waterborne pathogens. Responding to these challenge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of vulnerabiliti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reduce risk.  相似文献   
986.
隧道内风机布置方式对通风效率和汽车尾气净化有显著影响,为了优化隧道顶部风机横向布置,提高隧道通风效率,改善隧道内的环境质量,有效节约隧道运营通风能耗,利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建立公路隧道射流通风模型,开展不同风机横向布置间距隧道内流场和污染物分布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内流场分布、纵向CO质量分数分布和不同截面CO质量分数分布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风机横向布置间距对隧道内的通风和净化除尘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流场分布与污染物分布规律相似;在风机横向布置间距为3倍风机直径时,升压折减系数为0.6154,达到最大值,此时隧道内的流场分布和污染物控制效果较好;因此,在进行风机布置时,建议将风机横向布置间距确定为3倍风机直径。  相似文献   
987.
郁晶  凌虹  陈婷  孙成  陈传祥 《环境科技》2008,21(2):47-50
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标准的制订对于促进我省化工企业的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江苏省化学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的情况,对化工生产技术水平和水污染控制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主要水污染污的排放限值。并进行了达标和环境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88.
珠三角地区POPs农药的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概述了中国及国际社会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关注情况。并通过对POPs农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Pearl River Delta Area,PRD)使用情况的调查,以及对珠江三角洲地区POPs农药在各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现状的文献综述,结合环境污染数据以及POPs农药污染调查工作中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对该地区POPs污染的可能原因和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新近污染源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也指出了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在POPs农药削减与淘汰工作中所遭遇到的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等困难,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包括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掌握污染物来源和去向,加强替代药物的研究,建立和实施更严格的环境法规以及标准,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POPs农药污染的信息公开机制等一系列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89.
为了弄清我国重要水系长江三峡库区水中的全氟有机物污染现状,从重庆上游至宜昌的不同江段和武汉地区采集江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联机系统选择离子法(HPLC/MS-SIM,PFOSm/z=499,PFOAm/z=413),测定了水样品中的PFOS和PFOA含量。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库区江水和武汉地区地面水中均广泛存在着PFOS和PFOA污染。个别地区水样品中PFOS含量大于10ng·L-1,PFOA含量甚至高达111ng·L-1和298ng·L-1。这些结果提示,该水系局部地区可能存在着PFOS或PFOA污染源。  相似文献   
990.
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的环境特性与行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就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吸附-解吸特性、迁移-转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DOM对重金属吸附-解吸及生物毒性的影响、DOM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吸附-解吸及生物可降解性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同时,对DOM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及DOM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