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97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78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应用冷等离子体净化尾气中NO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轻便的电晕放电装置 ,并用其进行了冷等离子体去除NO的实验研究 ,得到了NO的去除率随放电管的输入功率、NO的初始浓度以及气体的流量而变化的对比曲线。在流量较小 (≤ 0 .0 5m3 /h)或者浓度较低 (≤ 15 0×10 -6)的情况下 ,本文所设计的装置去除NO的效果较好 (>80 % )。该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加以改进 ,对于实际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2.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3.
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复合技术净化污水处理泵站臭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等离子体-光催化复合技术净化污水处理泵站臭气,研究表明该复合技术具有较显著的协同促进效应,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发生单元与光催化单元的距离以及在两者之间放置去静电网,可消除等离子体单元产生的负电荷对光催化单元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其复合效应。同时还对这一复合技术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污水处理泵站实地考查了这种复合技术对臭气的净化效果。该技术对臭气中NH3的降解率可达46.1%,对H2S的降解率可达67.3%。  相似文献   
11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改善生物膜反应器载体表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常,微生物及广为应用的多聚体型生物载体表面均带有有负电荷。两者间产生的静电斥力严重阻碍了载体表面生物膜的形成。为强化微生物的载体上附着,提出了载体表面电荷改性新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氧化-Fe离子沉积技术。研究了4种等离子体对4种聚合载体(PE、PP、PS和PVC)的氧化强度及Fe^3+在处理后载体上的沉积。实验表明,处理后的载体表面生物膜形成速度加快,生物量显著增加,这项新技术为开发生物膜反应器新  相似文献   
115.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活化纯CO2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常温常压下,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对温室气体CO2的活化与转化分别考察了反应气体流速、脉冲电压峰值、放电频率对纯CO2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O2主要分解为CO和O2,另有少量积碳和臭氧产生;随着反应气体流速的增加,CO2转化率、CO产率和选择性降低;随着脉冲电压峰值和放电频率的升高,CO2转化率、CO产率增大,CO选择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双悬浮探针和电子自旋共振法定量对远程氩等离子体进行诊断,确定了电子、离子浓度和自由基浓度的分布,以预测表面改性的最佳区;利用远程氩等离子体对聚醚砜(PES)超滤膜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接触角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改性前后膜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变化,最后利用牛血清蛋白分离实验分析改性前后膜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氩等离子体中电子、离子浓度沿轴向距离逐渐降低,在30cm后接近于0,而40cm处自由基浓度仍维持在90%以上,为可能的最佳表面改性区;在该区对PES超滤膜改性后,引入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膜表面(O+N)/C原子比从0.18增大到0.46,增强膜表面极性;在最佳处理条件下,膜表面接触角从67°减小到18°,使膜表面亲水性能增强,抑制了电子、离子对膜的刻蚀作用;通过牛血清蛋白实验测定改性后膜污染率由70.3%减小到64.7%,抗污染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7.
对宇宙尘探测的历史及主要探测技术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介绍了电离型、压电型、电容型、电阻型、半导体型、质谱型等探测方法以及探测技术的发展,包括复合探测技术及大面积探测方法。基于我国宇宙尘探测技术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还较少的现状,提出应在深空探测任务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开展相关宇宙尘星载原位探测技术的研究储备,针对复合式探测技术及大面积探测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8.
等离子喷涂制备 ZrB2-SiC 复合涂层及其静态烧蚀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静态烧蚀性能。方法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ZrB_2-SiC复合涂层,对其进行1500℃的静态烧蚀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仪(EDS)对涂层的物相成分、微观形貌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的ZrB_2-SiC涂层是由熔融的粉末粒子紧密堆积而成,呈现典型的层状结构,涂层均匀完整地覆盖于C/C基体表面,厚度约为200μm。涂覆有ZrB_2-SiC复合涂层的C/C复合材料试样在1500℃分别氧化2,3,4 h后,试样依旧保持完整,C/C基体未遭受损伤,试样的质量增加率依次为3.39%,2.95%,4.25%。结论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能够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厚度均匀、结构致密的ZrB_2-SiC复合涂层,ZrB_2-SiC复合涂层使C/C复合材料的抗静态烧蚀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