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9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266篇
安全科学   557篇
废物处理   64篇
环保管理   709篇
综合类   2084篇
基础理论   301篇
污染及防治   201篇
评价与监测   1635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1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01.
紫露草微核技术对工业废水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钟梅 《四川环境》1997,16(4):54-58
利用紫露草微核技术,以自来水为对照,不同浓度的氯化汞、三氧化二砷溶液及十几个工厂废水进行微核效应比较试验,筛选出破坏遗传物质的工业废水及其相应的污染水平。观察紫露草微核率变化及细胞的分裂情况,证明紫露草微核技术是监测工业废水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2.
针对四川石油天然气工业环境统计中存在的非稳定污染源监测数据的统计价值不高,统计调查方法单一,个别统计指标计算未使用国家统一标准等现状,从环境监测站改组入手,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科学推算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3.
204.
探讨了国内外20种护耳器对石油钻井噪声的防护效果。首先在隔声室内模拟石油钻井工人接触的噪声环境,声级达103dB(A)。采用护耳器主观测量方法对每种护耳器进行噪声防护效果测量,并筛选出噪声防护效果明显的几种护耳器。  相似文献   
205.
本文介绍采用德国进口的LB9100D监测系统对80m烟囟排放的α放射性气溶胶浓度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并与国产FJ-367,FH-463A装置进行了对比则量,两套装置的测量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06.
气象卫星遥感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居为民  孙涵 《灾害学》1996,11(4):25-29
本文根据NOAA极轨气象卫星AVHRR资料计算生成植被指数相对距平图用于旱情监测,并在江苏省1994年特大干旱中进行了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207.
森林雷击火的预报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对森林雷击火预测的研究及其监测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以期作为大兴安岭雷电监测网全面开通后监测预报研究工作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8.
在噪声源设备及运行工况不作任何改变的原则下,巧妙地利用风机区域原有的结构和布置,采取了综合性的经济而有效的降噪技术,明显地降低了风机区域的环境噪声。  相似文献   
209.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工业噪声作为一大污染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噪声产生机理的分析,确定了主汽管噪声的生成原因,介绍了几种降噪措施及其效果,对电厂管道设计和阀门选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10.
本文对沱江流域泸州大磨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初期的部分改进进行了分析与陈述,并根据对长江流域泸州沱江二桥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泸州大磨子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经验,总结出该系统部分改进前后的利与弊,希望能给岷、沱江流域各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管理人员和仪器设备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