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218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152篇
综合类   594篇
基础理论   6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81.
大气污染对石灰质文物的风化影响及防护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大气污染对石灰质文物风化影响的研究进展,涉及大气中气体污染物、大气中酸性降水、大气中的气溶胶。文章介绍了目前开发的防护新材料,主要包括有机氟聚合物材料、纳米材料和仿生材料,并指出开发未来新型防护材料的方向是寻找安全生物钙化菌和开发与石灰质文物相匹配的新型保护材料。  相似文献   
182.
Material recovery processes are presented as the optimum option for recycling plastic wastes as a means of recovering hydrocarbon resources. There exist a large variety of automated material recovery processes for recycling of such wastes but each with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Of these, the separation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densities is advocated as the optimum process either for producing recycled products or preparing wastes for subsequent recovery processing.Density separation processes based on cyclone type density media separation (DMS) is presented as an important, potential method for increasing plastics recycling process capacities. It is demonstrated to have the capacity to separate a significantly larger range of particle sizes than those presently processed industrially.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for the prediction of quality of typical LARCODEMS type density media separations by particle size and density as expressed by the Ecart Probable is presented.A proposed device configuration is presented for density media separation to optimize the recovery and purity of both density fractions produced.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to be economically viable, a large scale of operation is required for industrial plastics recycling operations recovering and produc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plastics with a purity to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virgin material.  相似文献   
183.
3种人工湿地填料对磷的动态吸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沙、页岩、石灰石等3种重庆常见基质为人工湿地填料,探讨了磷负荷和有机负荷对基质动态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磷负荷和有机负荷情况下,3种填料的去除效果依次为石灰岩(河沙(页岩;有机负荷对各填料除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有机负荷的增加,填料除磷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机负荷对石灰岩除磷的影响较大,对河沙除磷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4.
云南省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洱海流域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依托项目示范对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大理州政府为补偿主体,示范区内农户为补偿对象,结合资金补贴、技物补偿、智力扶持等补偿途径,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发酵床生态养猪、稻田养鱼、牛粪秸秆混种双孢菇等典型农业生态补偿模式研究,提出了1套农业生态补偿办法。针对补贴力度不足、补贴涵盖领域窄、缺少科学评估方法等问题,分别从政策立法、项目实施、理论研究、试点示范4个层面提出逐步构建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5.
HMX的氟橡胶包覆技术及其撞击感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流体SAS法,以氟橡胶(FPM2602)为钝化包覆剂,对主体炸药超细奥克托今(HMX)的粒子表面均匀包覆,制备出超细HMX为基传爆药。对系统温度、系统压力、溶液浓度等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包覆后超细HMX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撞击感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溶液浓度是影响包覆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当系统温度45℃,系统压力9.5MPa,溶液浓度为0.4g/ml,通气时间为20min条件下,氟橡胶均匀包覆在超细HMX颗粒表面,包覆后颗粒呈0.4-1μm球状,包覆后造型粉特性落高H50为38.50cm(12型工具、2.5kg落锤),撞击感度比原料(H50为26.30cm)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6.
介绍了水刺复合工艺的优点,分析了新型水刺复合滤料的三种先进形式—针刺与水刺、纺粘与水刺、机织与水刺的特点及其市场应用领域,为滤料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7.
介绍了气力输送系统在电厂660MW机组除灰中的应用,并对飞灰特性,以及除灰系统设计、关键技术运用、运行情况、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88.
为降低危化品运输风险,从危化品运输风险评价、道路选线模型、技术应用、应急联动机制及平台建设、统一联控监管平台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单一应用与综合应用的归类和对比,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获取精确连续数据,考虑多种外在变量来完善评估模型,注重理论、技术和监管资源的综合应用,发展大区域联控平台将是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9.
采用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和MIL-100(Fe)-DMA.利用FTIR、XRD、SEM、XPS和N2吸附/脱附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初始Sr2+浓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不同共存阳离子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两种材料对Sr2+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基本骨架一致,吸附Sr2+对材料骨架影响均可忽略;虽然MIL-100(Fe)-DMA比表面积小于MIL-100(Fe),但由于晶粒尺寸小,堆积形成的介孔结构更有利于Sr2+的扩散.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和初始Sr2+浓度的增加,两种材料对Sr2+的吸附量先迅速增大再逐渐达到平衡;随着pH值的增大,两种材料对Sr2+的吸附量增大,且碱性条件下吸附效果好;两种材料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采用三价铁盐作为铁源以及DMA作为有机溶剂可提高MIL-100(Fe)材料对Sr2+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90.
以催化氧化除锰活性滤料(简称“活性滤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地下水中锰污染对于活性滤料去除双酚A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中含有高浓度锰(5mg/L)时,会显著降低活性滤料对于双酚A的去除能力;同时,双酚A也会降低活性滤料对锰的去处能力.双酚A脱附实验结果表明,脱附的双酚A量不足双酚A去除总量的10%,且双酚A去除过程中初期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保持在12%~25%,之后持续保持在0.1%~4%,表明活性滤料去除双酚A存在吸附过程,但是以氧化去除为主.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双酚A的去除会导致滤料表面微观形态改变以及新物相的生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双酚A的去除会消耗滤料表面羟基基团,且表面残留络合物.本文研究分析提出活性滤料去除双酚A的主要步骤包括双酚A首先吸附到活性滤料表面形成络合物、活性滤料与表面络合物发生氧化反应,部分反应物中间体脱附3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