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3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515篇
安全科学   1321篇
废物处理   62篇
环保管理   513篇
综合类   1428篇
基础理论   173篇
污染及防治   184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101篇
灾害及防治   21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1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准确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依赖于精确的气象条件模拟,尤其依赖于大气边界层的准确模拟.为理解边界层过程如何影响空气污染物的传输与混合,利用WRF-Chem模式不同边界层方案(YSU和MYJ)进行敏感性试验,针对山西冬季典型静稳天气,对地面温度场、地面风场、PM_(2.5)浓度及边界层内部的动力和热力层结进行模拟分析,并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不同PBL方案对于气象要素和PM_(2.5)浓度分布的模拟能力,探讨边界层内部热力层结和湍流输送差异对PM_(2.5)浓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边界层方案均能较好模拟出冬季静稳天气背景下地面温度、风速及PM_(2.5)浓度的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气温模拟的较大误差主要出现在夜间,而地面风速和PM_(2.5)浓度的模拟结果在午后误差较大;相对于YSU方案,局地MYJ方案模拟的温度、风场和PM_(2.5)浓度的误差更小,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况观测.地面PM_(2.5)浓度的模拟误差可能与近地面逆温层、混合层及地面风速等的模拟误差有关;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导致的边界层内热力层结和湍流输送的模拟差异,可能是影响近地面PM_(2.5)浓度模拟差异的主要原因;夜间MYJ方案逆温层厚度较厚,地面PM_(2.5)模拟浓度较低;午后MYJ方案混合层高度较低,加之地面风速较弱,导致地面PM_(2.5)模拟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952.
某炼铁厂炉顶除尘设备运行中各吸尘点风量失衡,造成除尘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对除尘系统各吸尘点风量及阻力、除尘器性能、风机性能等参数进行测试,并利用Fluent对系统内流场分布进行仿真与评估、对系统阻力平衡点进行分析,重新调整各个调节阀的开度,优化系统各吸尘点风量分布.调整后,不仅使系统达到现有条件下最佳除尘效果,而且找出了除尘系统设计及运行缺陷,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53.
自制实验装置,应用多种检测手段对挂片形貌、腐蚀速率以及挂片在线腐蚀情况进行分析,实验与数值仿真了多相流动状态下HCO_3~-对X70钢CO_2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CO_3~-浓度较低时,腐蚀介质中的H~+浓度升高,阴极析氢反应加快,X70钢腐蚀速度升高;HCO_3~-浓度较高时,碳酸根不溶盐优先附着在挂片表面,形成一层腐蚀产物膜,保护挂片。  相似文献   
954.
耦合两步硝化-反硝化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和对流-扩散标准形式二沉池分布式参数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活性污泥-沉淀池动态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组态完成了某常规完全混合式AO工艺系统的仿真模型。经过模拟进行调控优化预演,所建模型能完整体现系统的状态变量随各操作变量变化而呈现出的时变性、非线性、耦合性、大滞后性等特征;所建模型可以作为工艺智能分析、挖掘、优化、预测的基本仿真备选工具。  相似文献   
955.
通过文献查询及现场调研,对清河流域屠宰行业产生污水的各指标浓度(BOD5、COD、NH3-N)进行统计,得出排放污水中各污染物指标的浓度值范围。通过OPMSE的仿真计算,得出排放污水经过BAT处理后,污染物浓度正态分布均值在90%、95%、99%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在置信水平为99%时,屠宰行业的COD置信区间为(43.31,52.86),BOD5置信区间为(20.83,23.78),NH3-N置信区间为(6.83,8.13)。同时,依据仿真计算结果还得出,处理后污染物浓度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屠宰行业的最佳出水各指标浓度为ρ(COD)为17.34 mg/L,ρ(BOD5)为14.18 mg/L,ρ(NH3-N)为3.09 mg/L,最差出水各指标浓度为ρ(COD)为97.32 mg/L,ρ(BOD5)为39.66 mg/L,ρ(NH3-N)为13.29 mg/L。将仿真结果与现有排放标准对比,拟定屠宰行业的污染物直接排放限值为ρ(COD)为60 mg/L,ρ(BOD5)为25 mg/L,ρ(NH3-N)为10 mg/L。  相似文献   
956.
群桩基础安全稳定性评判决策中各因子评判标准边界的确定是保证其模型正确构建的关键环节。由于安全监测系统无法测得这种警戒值,因此,本文采用基于ABAQUS软件的数值模拟方法,依据上部结构受力特点及使用要求来确定群桩基础安全稳定性判别决策因子的警戒值。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可靠获取超大型深水群桩基础成桥后的基桩轴力不均匀性和差异沉降的最佳警戒值。  相似文献   
957.
全国空气资源评估及其与空气质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WRF耦合CALMET模式对大气环境系统进行解析,计算全国范围36 km×36 km分辨率通风扩散系数分布,作为空气资源禀赋评估的依据.评估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空气资源禀赋整体呈现东低西高,南低北高,内陆闭塞区低,沿海平原地区高的分布趋势.同时,存在三大空气资源禀赋优质区,一是位于河北与山西交界处的太行山脉和东北三省的长白山区域,二是位于西北部青海、新疆和西藏三省交界的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区域,三是位于山东半岛、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的沿海蓝色经济带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CALPUFF模型,结合观测数据,选取重点城市定量测算空气资源禀赋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北京为参照,空气资源禀赋对成都、上海、青岛、郑州、广州等各城市群空气质量改善的相对影响程度分别为0.2%、13.2%、25.9%、29.1%和39.4%.  相似文献   
958.
将回流指数引入珠三角污染气象条件的研究中,尝试使用回流指数判别形成区域大气污染的机理.运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得到珠三角精细化的回流指数时空分布,同时与边界层外场观测试验结果进行比对从而验证模式对边界层内风场的模拟效果.最后,分别对干湿季冷高压影响下的污染过程进行分析,湿季选取2013年4月13—16日的珠三角重污染过程,干季选取同年12月8—10日的污染过程.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两次过程中,使用回流指数Rcritical=0.6作为阈值能较好地区分局地污染物回流堆积与上风向污染物输送两种因素在冷高压型污染过程中何者占主导,当区域中回流指数普遍低于0.6则是污染物局地回流堆积作用更明显,若普遍高于0.6则是受上风向污染物的输送影响更明显;在局地回流堆积为主要形成机理的污染过程中,地面污染物浓度与边界层整体回流系数呈反方向变化关系,地面污染物浓度峰值对应边界层回流系数谷值;在污染物输送为主要形成因素的污染过程中,边界层中低层回流系数达到峰值时代表该区域此时受上风向风场输送作用最显著,地面污染物浓度同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959.
以2006年中国地区的INTEX-B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CMAQ模式污染源同化方法,反演更新了2013年1月重霾污染过程华北地区的SO2和NOx排放源;应用WRF-CMAQ模式以及2006年INTEX-B初始排放源和2013年1月改进的排放源,分别模拟了1月9-15日和28-31日两次持续重霾污染过程的SO2和NO2浓度,并与华北地区47个环境监测站点实测值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基于初始源和同化反演源的模拟效果及其改进原因;本文亦采用2012年清华大学编制的东亚地区MEIC排放清单评估了SO2和NOx同化反演源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①CMAQ模式污染源同化方法可适用于重霾污染过程,即采用同化反演源模拟的SO2、N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与实测值较一致,而且可反映SO2、NOx排放源强的动态变化特征;②基于同化反演源的SO2、NO2浓度模拟效果明显优于2006年INTEX-B排放源,其时间变化趋势与实测值较一致,而且可模拟重霾污染过程SO2、NO2浓度的峰值;③采用反演源模拟的SO2、NO2浓度空间区分布特征与实测值较一致,而且可较好反映重污染区的极值分布特征;④经污染源同化改进后SO2、NO2模拟浓度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有所提高,误差明显减小;SO2的改进效果略优于NO2,这与污染源对两种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差异有关;⑤初始源中SO2、NOx排放源的空间分布和强度与2012年清华大学编制的排放源强差异较大,而同化反演源的空间分布和强度均接近于上述2012年排放源,较好反映出重点地区的高污染源分布特征.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改进重霾污染过程的空气质量预报、减小自下而上建立的排放源清单不确定性、评估SO2、NOx等排放源的影响效应以及不同气象条件下区域排放源的动态调控等提供新技术途径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60.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leverage a state health department's operational data to allocate in-kind resources (children's car seats) to counties, with the proposition that need-based allocation could ultimately improve public health outcomes.

Methods: This study use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dministrative data on car seats distributed to counties statewide by the Georgia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and development of a need-based allocation tool (presented as interactive supplemental digital content, adaptable to other types of in-kind public health resources) that relies on current county-level injury and sociodemographic data.

Results: Car seat allocation using public health data and a need-based formula resulted in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recommended allocations to individual counties compared to historic distribution.

Conclus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king an in-kind public health resource like car seats universally available results in a less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that resource compared to deliberate allocation according to public health need. Public health agencies can use local data to allocate in-kind resources consistent with health objectives; that is, in a manner offering the greatest potential health impact. Future analysis can determine whether the change to a more equitabl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s also more efficient, resulting in measurably improved public health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