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80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56篇
综合类   835篇
基础理论   391篇
污染及防治   125篇
评价与监测   103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处理效能及抗冲击负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传统活性污泥法(CAS)为参照,系统研究了好氧-沉淀-厌氧(OSA)污泥减量工艺连续运行240 d,污水处理效果、污泥性能、温度波动和难降解有毒物质的冲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SA工艺废水处理效率整体上优于CAS工艺,COD去除效率略高于CAS,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比CAS高出42 .58%和53 .84%.OSA和CAS工艺每100 g好氧污泥中生物结合的磷分别是2 .69 g和1 .11 g,进一步证实了OSA工艺有生物除磷功能.由于厌氧-好氧耦合,OSA污泥沉降性能和污泥活性都得到改善,SVI稳定在97左右, SOUR和脱氢酶活性均高于CAS污泥.OSA污泥胞外多聚物中蛋白质浓度比CAS高出1 .69 mg·g-1,多糖浓度要比CAS低6 .7 mg·g-1,解释了OSA污泥沉降性能改善的原因,也证实了污泥厌氧池的插入对污泥性能、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OSA工艺对温度波动的影响滞后于CAS工艺3~4 d,出水COD、NH4-N、SS均升高,污泥产率Y(MLSS/COD)降低至0 .403 mg·mg-1和0 .227 mg·mg-1.OSA受对-硝基苯酚(PNP)的冲击比CAS更敏感,PNP浓度为10 mg·L-1,系统完全失去脱氮除磷功能.OSA系统受温度和PNP冲击后,比CAS更难修复.  相似文献   
992.
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赤潮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根据2002-04~2003-02期间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4个综合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营养盐季节变化及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海区营养盐状况与赤潮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项营养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溶解无机氮(DIN)(17.93±2.46)μmol·L-1,磷酸盐(PO3-4-P)(0.59±0.11)μmol·L-1和硅酸盐(SiO2-3-Si)(15.34±3.23)μmol·L-1,调查海区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海区营养盐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冬季节高于春夏季节,其平面分布特征呈现近岸高、外海低,沿岸方向向离岸方向逐渐降低的特点;调查海区DIN和SiO2-3-S主要来源于长江冲淡水等陆源输入,PO3-4-P主要来源于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调查海区的赤潮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营养盐浓度相对较高,而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相对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993.
孔石莼对养殖废水中营养盐的吸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养殖废水中,利用大型海藻-孔石莼,研究其对各营养盐的吸收情况。在实验中,NH4+-N有一定的吸收,并且在开始阶段吸收最快。其他营养盐的吸收效果不如NH4+-N,而且孔石莼对NO3-盐的吸收存在滞后性。实验结果表明孔石莼对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盐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废水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影响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通过对三峡库区15条次级河流TP、TN、Chla、高锰酸盐指数、SD和浮游植物的测定,分析了次级河流的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状况.结果表明,次级河流TN、TP、高锰酸盐指数、Chla含量和SD差异较大,SD范围为0.45~1.5 m,TN含量范围为0.65~4.27 mg·L-1,TP含量范围为0.011~0.432mg·L-1,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0.657~5.37mg·L-1,Chla值范围为0.57~12.2mg·m-3.次级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N含量丰富,部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为P.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3条达到轻度富营养化,2条为贫营养,10条河流为中营养.次级河流藻类7门67属129种,种类数以硅藻、绿藻和蓝藻最多.浮游植物的群落类型以硅-绿藻型、硅-蓝藻型和蓝-绿藻型为主,种类和数量随水域不同而呈现差异,水体营养特征为浮游植物响应型.15条次级河流年排放TN、TP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为3.14×105 t、1.76×104 t和2.74×105 t.三峡水库完工后,由于次级河流河口区水体流速减缓,富营养化趋势可能加重.  相似文献   
995.
用小流量TSP采样器对佛山市4家陶瓷企业内无组织排放特征明显的车间TSP进行了测定,并采用ICP-MS技术对TSP的金属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中,共有43种金属元素被检出,各车间内主要金属元素浓度值较高。TSP中金属元素富集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共有11类元素富集值大于10而出现了富集的特征,另有14个元素富集值低于1。以元素富集因子进行的聚类分析,除8种富集元素外,35种金属元素聚集成一个大类群。  相似文献   
996.
从城市尺度空气质量模型和平流扩散理论出发,通过对气象要素归类,利用空气质量与各类气象条件对应排放源强表征量的关联,建立了气象要素变化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包括风(风速和风向)、云量、太阳辐射强度、大气稳定度、混合层高度等基本气象要素,能定量有效评估长期气象要素变化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幅度.该方法在河南省鹤壁市的应用表明,相对2020年,2021年PM2.5浓度下降7.2μg/m3,气象要素变化和人为减排分别下降0.4和6.8μg/m3,占改善浓度的5.6%和94.4%,人努力起到主导作用;从季度来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使夏、秋、冬季PM2.5浓度均有所降低,其中冬季下降27.8μg/m3,减排措施贡献16.8μg/m3,人努力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7.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稻草覆盖免耕方式稻田冬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例,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以及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显著增加表层土层的养分含量,土壤氮素含量比传统耕作增加0.81%~7.24%,磷素含量增加14.95%~19.21%,钾素含量增加0.57%~15.40%,且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传统耕作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除碱解氮含量与传统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外,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与传统耕作之间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与极显著差异水平;保护性耕作能增加土壤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0~10 cm土层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比传统耕作高出9.10%、13.95%,10~20 cm土层则比传统耕作略低.因此保护性耕作能使土壤朝着有利于土壤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两个保护性耕作处理:免耕稻草覆盖(8 cm)、免耕覆盖稻草(8 cm)后盖黑色地膜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98.
酸沉降对马尾松菌根共生蛋白及营养关系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模拟酸雨及不同Ca/Al比对马尾松(Pinusm assoniana Lam b.)菌根中真菌与植物共生及营养关系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揭示污染对生物的作用和生物抗性机理.当pH20 的模拟酸雨与铝共同作用时,马尾松菌根中酸性磷酸酶、硝酸还原酶以及海藻糖酶和甘露醇脱氢酶活性明显下降,即pH20 的模拟酸雨及铝离子对马尾松幼苗根的磷、氮吸收以及两共生生物之间的营养物质交换过程产生了影响,且铝离子在pH值低的情况下毒性作用更强;而钙能有效地缓解铝的毒性⒚在本实验中当Ca/Al比为1/1 时,缓解能力最强;在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tinctorius)后,马尾松幼苗根部酶活性仍能保持一定水平,植物对模拟酸雨及铝毒的抗性增强.菌根形成初期,经等点聚焦电泳后分离出在植物及真菌纯培养中均不存在的共生蛋白,其等电点为470,经pH20的模拟酸雨处理后该蛋白仍存在  相似文献   
999.
东亚飞蝗和中华蚱蜢的蛋白质与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东亚飞蝗和中华蚱蜢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与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与常见食品的有关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东亚飞蝗和中华蚱蜢是一类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 ,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昆虫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000.
Summary. We propose that variation in the responses of carbon-based secondary compounds to fertilization in woody plants has a biosynthetic cause. The synthesis of phenylpropanoids and derived compounds (e.g., condensed tannins) competes directly with the synthesis of proteins, and therefore with plant growth, because of a common precursor, phenylalanine. In contrast, the biosynthesis of terpenoids and of hydrolyzable tannins proceeds presumably without direct competition with protein synthesis. Therefore, accelerated plant growth induced by fertilization may cause a reduction in concentrations of phenylpropanoids but may affect less or not at all the levels of other classes of secondary compounds. A meta-analysis based on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s with 35 woody plant species supported the predicted differences fertilizin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phenylpropanoids but not of terpenoids or hydrolyzable tannins. Received 14 May 1998; accepted 23 June 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