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347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75篇
综合类   755篇
基础理论   315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16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91.
基于有限理性的煤矿安全投资演化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限理性角度出发,采用演化博弈论建立了考虑政府监管的煤矿企业安全投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的复制动态方程及动态进化过程,揭示了博弈双方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稳定状态的影响。分析了四种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预测了煤矿安全投资的长期稳定趋势。同时分析了政府奖励、处罚和安全事故对煤矿安全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降低煤矿安全投资成本、降低检查成本、提高惩罚力度等都将使煤矿安全投资朝着良好的方向演化。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煤矿企业的安全投资和政府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92.
不同污泥肥料对水稻和大豆的肥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探讨城市生活污泥农用效果,以莆田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鲜污泥为材料,制成干污泥、有机肥及生物肥等3种不同有机肥料品种,将这3种肥料在水稻、大豆上进行肥效盆栽试验,测定作物产量,并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其土壤N、P、K养分供应能力及作物对N、P、K养分的吸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污泥作为肥料施用能提高土壤速效N、P、K养分供应水平和水稻、大豆对N、P、K的吸收量,并且有明显的增产效果;3种污泥肥料品种的供肥能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生物肥、有机肥、干污泥;并就污泥农用资源化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93.
基于我国2003—2015年30个省市的工业碳强度数据,运用Moran’s I指数分析法和动态演进模型,分析了中国工业碳强度的时空差异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碳强度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且其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以H-H和L-L集聚为主;在2003—2015年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工业碳强度分解差距持续走低,呈动态收敛趋势,仅西部地区的分解差距先扩大后减小,但整体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894.
为探究非巨灾型Natech事件演化模式并降低发生风险,基于164个事故案例,归纳出6种典型演化路径,构建非巨灾型Natech事件演化模式分析框架,并基于突发事件关联网络,分析影响Natech事件风险的水平关键节点及潜在发生路径。结果表明:暴雨灾害是对全局影响力最强的节点,与人为异动的协同作用最显著;电力事故Natech链路径较长;水污染事故是较容易被自然灾害或首发事故触发的事件。  相似文献   
895.
掌握碳源碳汇时空演化规律,对促进区域低碳协调发展、提高减碳增汇政策的科学性及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以长三角地区41个市为研究对象,分析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碳源碳汇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碳平衡分区. 结果表明:①2000~2011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增长较快,2011年以后碳排放波动上升. 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碳汇增加缓慢. 碳排放与碳汇的区域差异均较大,空间格局均较稳定. ②长三角地区碳补偿率呈下降趋势,碳生产力、能源利用效率和碳生态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区域间差异是长三角地区碳补偿率的主要来源. 碳补偿率与碳生态承载系数均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 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中南部地区,较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 ③依据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和碳生态承载系数,将长三角地区各市分为低碳保持区、经济发展区、碳汇发展区和综合优化区4类,并针对每类市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区域低碳协调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896.
以艾里克湖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了艾里克湖生态补水前后区域生态环境演变,并对生态补水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说明干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97.
桑沟湾和胶州湾夏季的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1999年8月通过原样培养研究了黄海的桑沟湾和胶州湾潮下带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营养盐通量.结果表明,两个湾的沉积物均向水层释放NH4-N,通量为0.76(桑沟湾)和0.67 mmol/m2·d(胶州湾),对水层初级生产所需无机氮的贡献为14%(桑沟湾)和12%(胶州湾);桑沟湾的沉积物对PO4-P有净吸收,通量为-1.17mmol/m2·d,而胶州湾的沉积物释放PO4-P,通量为0.01 mmol/m2·d.与其他近岸浅海环境相比,桑沟湾和胶州湾的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及对水层初级生产的贡献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回归统计分析表明,桑沟湾和胶州湾沉积物-水界面的NH4-N通量与沉积物表层的C、N含量正相关,PO4-P通量与沉积物耗氧率和上覆水PO4-P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898.
比较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低浓度营养盐处理组培养的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叶绿素a (chlorophyll a,Chl-a)、叶绿素c (chlorophyll c,Chl-c)和总类胡萝卜素(total coloured carotenoids,TCC)含量均低于高浓度营养盐处理组;②初始N/P比值一定(16/1)的条件下, 2种藻的光合速率变化不同,对于中肋骨条藻,低浓度处理组以单位细胞表示的光合速率从第5 d开始显著低于高浓度处理组,至试验结束时, 2组的光合速率(以O2计,下同)分别为0.031×10-4 μmol·(cell·h)-1和0.13×10-4 μmol·(cell·h)-1,以单位叶绿素a(μg)表示的光合速率与高浓度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2.92 μmol·(μg·h)-1和13.03 μmol·(μg·h)-1,而对于东海原甲藻,低浓度处理组的以单位细胞和单位叶绿素a表示的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高浓度处理组;P源充足低N处理组的2种藻的单位细胞表示和以单位叶绿素a表示的光合速率均高于高N处理组;N源充足低P处理组的2种藻以单位细胞表示和以单位叶绿素a表示的光合速率低于高P处理组;2种藻的光合速率与胞内磷酸盐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③相同营养条件下东海原甲藻比中肋骨条藻含有更多的单位细胞光合色素含量和更高的光合速率.试验从2种藻的光合特性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东海原甲藻比中肋骨条藻更能适应营养盐浓度较低的环境.  相似文献   
899.
铅胁迫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庞欣  王东红  彭安 《环境科学》2001,22(5):108-111
通过营养液培养实验,研究小麦幼苗在遭受铅胁迫后,地上部及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试验表明:小麦幼苗受到铅胁迫后,地上部及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增加,根系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比对照有所增加,但不如SOD酶变化剧烈,表明SOD酶活性是比较敏感的生物指标(biomarker).但是,小麦幼苗地上部及根系的丙二醛(MDA)含量仍均比对照显著升高,表明小麦幼苗的膜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试验同时还反映出,铅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的影响远远强于地上部.  相似文献   
900.
大量研究表明,酸沉降引起酸化敏感性湖泊湖水的酸化,会影响湖泊系统汞的赋存状态和相互转化。但是,对于酸沉降同时引起的湖泊SO42 的增加是否会影响湖泊汞的赋存状态和相互转化尚存在分歧。而对于非酸化敏感湖泊,受酸沉降影响湖水仍然呈现碱性的湖泊结果如何还不清楚。据此,本文综述了湖泊体系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规律,并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西南地区湖泊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及其污染和研究现状,指出对酸沉降区域碱性湖泊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