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679篇
安全科学   378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600篇
综合类   1393篇
基础理论   428篇
污染及防治   310篇
评价与监测   100篇
社会与环境   113篇
灾害及防治   2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8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6 毫秒
991.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许多重大工程建设涉及泥石流灾害的问题.讨论了工程活动、泥石流及山地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工程活动往往受到泥石流、山地环境的制约,同时它作为活的因素,又积极地影响着泥石流和山地环境,促使其产生次生演化,泥石流和山地环境的次生演化常会对工程活动产生次生制约.泥石流的发生会危及工程和人类的安全,破坏地表,破坏生态环境;人类工程活动若不遵守自然规律,过度向山地索取,必将导致山地环境退化和泥石流的广泛活动及频繁发生,甚至引起泥石流活动范围扩大和成灾规律改变.  相似文献   
992.
德宏“7.5”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受滇缅高压外围强对流天气影响,2004年7月5日云南德宏州的陇川、盈江、瑞丽等县(市)普降暴雨,引发大面积的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灾害,造成死亡18人、失踪24人、直接经济损失4.8亿元的区内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灾害。在分析此特大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的活动特点、形成条件和激发因素的基础上,得出今后一段时间该区地质灾害将处于活跃期的评估结论。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应急措施和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993.
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国内外有关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机理的研究做了全面的综述,重点介绍了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阐明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机理的研究,处于滑坡动力学与泥石流形成学的交叉点,既是学科的边缘问题,也是学科的前沿问题.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过程是一个和土体液化密切相关的流态化过程,是土体和水体强烈相互作用的结果.滑坡直接转化为泥石流的机理的两个核心问题是超静孔压的产生和超静孔压的保持.Iverson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直接促进了滑坡流态化理论的发展,并形成了最新的泥石流运动模型--库伦混合流理论,是对传统的基于流变关系的泥石流模型的重大突破.土体中粘性颗粒对滑坡直接转化为泥石流过程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滑坡转化为沟谷泥石流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4.
1999年委内瑞拉阿维拉山北坡入海型泥石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委内瑞拉阿维拉山呈东一西走向,北坡濒临加勒比海.1999年12月16日,阿维拉山北坡20多条沟谷暴发泥石流,使沿海的城镇、村庄、港口、公路及各种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造成数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刀亿美元.泥石流发生在森林植被良好的山区,具低频率和群发性特征,规模大,直接入海.分析这次泥石流灾害,对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5.
ABSTRACT: Nonpoint pollution in the form of runoff generated by 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s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of surface water bodies. Agricultura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including no‐tillage operations have been introduced as alternatives to cope with such challenge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no‐tillage a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practices for cotton, soybeans and corn cultivated in the Mississippi Delta. Impacts in the form of sediment, nutrient and pesticide runoff at farm level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Erosion 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 (EPIC).  相似文献   
996.
综放采空区防灭火注氮数值模拟与参数确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有限元数值方法 ,求解了综放开采采空区注氮情况下的漏风渗流方程和氧浓度渗流耗散方程 ;结合计算机图形技术 ,直观展示了注氮前后采空区流场、流态和氧浓度分布动态变化 ;模拟了在不同注氮量下注氮控制区边界的变化过程 ,得到控制区边界位置与注氮流量呈负指数关系 ;重点探讨了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合理注氮参数 (注氮流量、注氮位置和注氮时间 )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杨健  王浩  陆雍森 《四川环境》2003,22(5):22-24
运用生命周期分析(LCA)可对不同的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选择和比较,优选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少的实施方案。其技术关键在于如何将ISO 14040等国际标准中规定的LCA方法学正确地应用至各种废水处理工艺的相对比较。本文对LCA应用于废水处理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定义和探讨,其中包括废水处理系统的定义;废水处理厂的生命周期;废水处理工艺的功能、功能单位和基本流等。  相似文献   
998.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矿坑排水对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资源利用具有强烈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平面二维地下水渗流模型,模拟煤矿开采后地下水流场的变化.模型识别校验后,对煤矿开采后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采煤范围扩大,矿坑排水量增加,地下水循环途径被改变,充水含水层被疏干,导致泉水断流.  相似文献   
999.
We study numerically the dynamics of particles of dispersed phase in a turbulent gas flow in planar shock waves (SWs) sliding along a solid surface with a depression of trapezoid shape. The ascent of particles from the cavity walls has been computed in the approximation of a rarefied gas–particle mixture.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f the passing SW strength and the initial location of particl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ascent, the non-monotonicity of the dependence of the particle-ascent height on the initial longitudinal coordinate, and the SW Mach number, and a possibility of the formation of particles’ accumulation and removal zones on the depression bottom are shown.  相似文献   
1000.
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学才  王家鼎 《灾害学》1991,6(4):43-46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滑坡灾害成因的内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外部触发因素,划分出了甘肃省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区。最后,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