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8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244篇
安全科学   684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232篇
综合类   797篇
基础理论   186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146篇
社会与环境   99篇
灾害及防治   1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珠江口海岸线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珠江口、香港及澳门地区海岸线的变化近十几年来十分迅速 ,采用常规方法及时、定量地测量这种变化十分困难。本研究应用多时相Landsat卫星遥感图像 ,采用神经网络分类方法 ,监测海岸线的变化并计算增长的陆地面积。结果表明 ,人为的围海造田 ,香港、澳门机场及相关高速公路、港口等设施的建设是海岸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2.
用透射电镜研究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结构形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了聚硅氯化铝(PASC)与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结构形貌,探讨了碱化度(B)、Al/Si摩尔比、及制备工艺对PASC结构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SC较PAC具有更大的聚集度和枝化度,PASC的聚集度随B值的升高和Al/Si摩尔比的降低而增大,共聚法制备的PASC较复合法制备的PASC具有更大的聚集度。  相似文献   
98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森林资源管理的三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并与Logistic函数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优于Logistic模型,可应用于森林资源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984.
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对松江污水厂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系统进行建模试验研究,在对实际运行数据按机理准则和范围准则剔除异常数据后,将样本数据随机分成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用试凑法确定合理的神经网络隐层节点数,以避免采用过大或过小的网络结构,在训练过程中用检验样本实时监控从而避免“过训练”现象的影响,较好地解决神经网络方法建模的两大难题,从而建立可靠、有效的活性污泥系统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建立的网络模型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建模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技术能较好地应用于活性污泥系统的建模,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5.
土壤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其含量与复介电常数之间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关系。以土壤样品复介电常数的实部、虚部分别作为输入,以其含水率、体密度和所含6种已知离子的浓度分别作为输出,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把吉泰兰地区的土壤样品数据分为训练样本集和检验样本集,网络训练后,其学习效果显示模型的性能很好,检验样本的预测结果也与实测值较好吻合,说明利用复介电常数和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环境监测是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6.
为探究非巨灾型Natech事件演化模式并降低发生风险,基于164个事故案例,归纳出6种典型演化路径,构建非巨灾型Natech事件演化模式分析框架,并基于突发事件关联网络,分析影响Natech事件风险的水平关键节点及潜在发生路径。结果表明:暴雨灾害是对全局影响力最强的节点,与人为异动的协同作用最显著;电力事故Natech链路径较长;水污染事故是较容易被自然灾害或首发事故触发的事件。  相似文献   
987.
Explosion accidents of molten aluminium in contact with water during aluminium production often occur and may cause injury and death. In this paper, a fuzzy Bayesian network (BN) was employed to probabilistically analyse the explosion accident of molten aluminium in contact with water. A fault tree-Bayesian network (FT-BN)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the cause-effect analysis of the explosion accident, including three processes: electrolysis, molten aluminium transportation and aluminium casting. Fifty-three nodes were proposed in the model to represent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explosion accident from failure causes to consequences. Furthermor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ies of basic events (BEs) were determined by expert judgement with weighted treatments based on fuzzy theory. By giving certain occurrence probabilities of each BE, the probability of an explosion accident was estimated. Subsequently, importance measures were assessed for each BE, which could reflect the impact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top event (TE), and the final ranks were provid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sing wet ladles and tools, water on the ground, breakage of the tap hole, damage to the casting mould, and leakage of circulating water are five main problems that cause explosion accidents. Safety advice was provid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This study can help decision makers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aluminium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988.
为解决储气库注采管柱螺纹失效问题,识别注采管柱螺纹失效致因与后果,基于蝴蝶结和贝叶斯网络方法构建注采管柱螺纹动态失效风险分析模型,采用模糊集理论计算模型变量先验概率,并评估注采管柱失效后果概率,从而推断注采管柱螺纹失效关键致因因素;引入先兆数据,评估注采管柱螺纹动态失效风险态势。结果表明:气体中携带固体颗粒、上螺纹速度过快、注采温度高、地层断裂等13个因素对螺纹失效风险影响较大;螺纹失效概率逐渐增大,螺纹失效后果也越来越严重,需要监控螺纹失效关键致因以降低螺纹失效的风险。  相似文献   
989.
为保障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和作业效率,运用E-Prime软件模拟认知性VDT持续作业,通过方差分析提出作业疲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客观绩效指标和生理指标作为输入变量,主观疲劳综合指数作为输出变量,训练BP神经网络,对作业疲劳进行模式识别;提出认知性VDT持续作业工间休息机制。结果表明:通过正确反应时间、注视时间、瞳孔直径、眨眼频率4项指标,对VDT持续作业疲劳进行模式识别的结果可信度较高。因此,基于上述4项指标提出的工间休息机制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990.
水夹点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工业新鲜水用量,同时减少废水排放量。尽管水夹点技术在理论上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在石化、化工等行业应用的报道较多,但在冶金行业鲜有报道。介绍了水夹点技术的原理,提出了将其应用于冶金行业工程实践的实施步骤,并以首钢某公司节水改造为例,给出了用水网络优化方案。实施结果表明节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