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Laboratory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l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to-energy (WTE) residues in sea water to provide initial evaluation on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WTE residues o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Both loose and stabilized WTE residu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leachability of lead (Pb) and cadmium (Cd) in sea water.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loose WTE fly ash was very reactive in sea water; release of Pb and Cd occurred immediately (<0.5 hr) after the ash came in contact with sea water. Stabilization (treated with Portland cement and other additives), however, significantly reduced leaching of Cd and Pb. While ocean disposal of untreated WTE residues would not be advisable, utilization of stabilized WTE residues for beneficial use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52.
污水海洋处置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污水海洋(河口)处置进行了综合研究:全面提出污水排海的建议标准;首次对我国近岸海域进行污水海洋处置度分区;提出利用组合点容量进行海域污水海洋处置规划的方法;对我国污水海洋处置预处理技术作了调查分析;开发建立了污水海洋处置室内实验新技术;全面研究和建立了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53.
台湾海峡及其周边海域是我国海洋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充分利用我国在该区域投入巨资构建的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所获取的海洋动力参数数据,构建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台湾海峡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数据防灾减灾应用和网络服务角度出发,提出了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的数据服务、信息服务和决策服务等3个层次的划分方法,研究了基于数据仓库、XML、中间件和基于地球球体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等的服务技术实现策略.提出的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系统构建技术充分考虑了不间用户的应用需求,并通过工程化实践提升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信息的广泛共享和深度应用的层次.  相似文献   
54.
ABSTRACT: Two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used in the U.S. national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consequence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 (CGCM1 and HadCM2) show a large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in the future over the southwestern U.S., particularly during winter. This precipitation increase is an extension of a larger region of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in the Pacific Ocean off the west coast of North America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a deepened and southward-shifted Aleutian Low, a weaker subtropical high, and warm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SSTs). The models differ in their simulation of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the southeastern U.S., with CGCM1 showing drier conditions and HadCM2 showing wetter conditions in the future. While both models show decreased frequency of Atlantic storms, consistent with decreased meridional and land/sea temperature gradients, the more coastal position of the storm track in CGCM1 results in less precipitation than modern along the 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S. During summer, differences in land surface models within the two GCMs sometimes lead to differences in soil moisture that feed back to the precipitation over land due to available moisture.  相似文献   
55.
我国正逐步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将国家公园定义为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陆域或海域"。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海洋类自然保护地单个及总体面积都不大,管理上也存在碎块化的问题,没有地域广阔、覆盖更完整生物链的国家海洋公园,离实现海洋生态系统性保护的目标尚有距离。而事实上,我国已经具备相关制度供给,既拥有国际规范支撑,也积累了本国海洋类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法治成果,只是仍存在一些制度障碍需要克服,需进一步优化、整合原有的海洋类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匹配新体制。建议明确国家海洋公园的国家公园属性,调整国家公园的监管主体,统筹陆海不同的功能分区,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6.
阐述了广州海洋观测网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海洋观测网建设在海洋防灾减灾、海岸工程建设及海水养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说明。总结广州市海洋观测网建设现状和成果,并利用已有观测数据对2017年台风天鸽帕卡期间广州海域水文气象特征、2015—2017年枯水期咸潮入侵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现有观测数据对台风和咸潮活动均具有较明显的反应,且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更有效地利用已有观测数据,将观测数据价值最大化,对观测网建设及运行过程中观测工作机制及业务化流程、数据质量控制、观测站布设合理性以及数据应用分析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广州海洋观测网的优化、改进措施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7.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码头疏竣工程掀扬的悬浮泥沙所形成的影响浓度场,为码头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主要结论为:疏浚作业对该海域的影响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58.
针对嘉兴市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拟选的场前 0 0 0 0和场前 0 14 0 0两个排放口 ,对一个潮位过程中污水近区初始稀释度的变化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以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GB 30 97 82 )作为控制依据 ,根据稀释度变化过程线计算出了 2 4h内可以满足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时间。试验结果表明 ,场前 0 14 0 0排放口处的近区稀释扩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9.
碱渣海洋倾倒定点化学追踪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渣海洋倾倒,在夏季温度、盐度和密度跃层存在下,以pH、浊度为化学追踪指示值,于北黄海5号倾废区进行的三个航次定点化学追踪试验,讨论了碱渣入海后的沉降速度,扩散时间和飘移距离。选择pH、浊度值作为碱渣海洋倾倒化学追踪指示值是一种尝试。实验室模拟及海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在碱渣海洋倾倒中定量描述碱渣在海水中的时空分布是可行的。可作为研究碱渣海洋倾倒区划分合理性应用,并可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三亚市城市污水原计划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三亚河和榆林内港。经过反复论证,在详细分析计算三亚河、榆林内港水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的基础上,研究比较了不同的排放水域、排放方式、污水处理厂数目和处理程度等22 个方案后推荐采用污水海洋处置,岸上一级处理( 预留场地以后再提高处理程度) 后离岸深水排放。现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并正在分阶段设计施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