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8篇 |
免费 | 172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20篇 |
废物处理 | 26篇 |
环保管理 | 192篇 |
综合类 | 581篇 |
基础理论 | 111篇 |
环境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112篇 |
评价与监测 | 22篇 |
社会与环境 | 49篇 |
灾害及防治 | 1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327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373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183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107篇 |
2008年 | 96篇 |
2007年 | 172篇 |
2006年 | 238篇 |
2005年 | 229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127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针对目前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系统停留时间长、处理效率低的现状,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结构生物三相流化床来实现A/O2组合作为核心工艺,研究生物处理系统各个单元结构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降解特性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生物系统在总停留时间42h下稳定运行时,厌氧流化床能有效提高焦化废水的可生化性;将废水的BOD5/CODCr(B/C)平均值从0.30提高到0.45,一级好氧流化床能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对CODCr和酚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8%和99.9%,平均处理负荷分别为3.97kg·m-·3d-1(以CODCr计)和1.01kg·m-·3d-1(以酚计),二级好氧流化床对NH4+-N平均去除率达到89.9%,出水NH4+-N浓度稳定在15mg·L-1以下.生物系统出水经过滤混凝沉淀工艺后达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19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环境工作目前在航天型号研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采用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型号环境工作的意义,介绍了环境工程在航天型号中的应用情况和进一步设想。 相似文献
995.
996.
惠女水库是惠安县的主要水源.近年来统计分析表明,总氮、总磷是造成惠女水库水质超标和轻度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子.惠女水库上游流域已无工业污染源.流域上游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畜禽养殖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农田径流、城镇径流等.为保护惠女水库水源地,本文估算了汇入惠女水库流域的总氮、总磷量,从源头控制、中间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的方法削减氮、磷入库污染负荷,开展氮、磷控制方案研究,提出氮、磷控制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97.
浅析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导则,并结合行业特点执行特定的条例和规范。在其评价过程中应确保工程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措施的可行性,对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进行详细阐述,针对事故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防范措施,最后对有毒废渣的处理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998.
999.
安全系统学科建设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安全系统学科的认识与研究.认为我国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按安全系统学科建设安全工程专业,构架符合安全科学规律的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和造就掌握系统安全科学理论与技术知识,能够解决客观物质系统中的系列安全问题的既“专”又“博“的安全工程技术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对安全人才的需要和市场对安全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道路交通事故基本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趋势上升,不仅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而且已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安全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本文在对人、车、路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剖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因素,并根据有关理论和实践,提出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