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274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CH3NH2(一甲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而被大量使用,其嗅阈值低,具有刺鼻的鱼臭味,是一种典型的恶臭气体. 选取PS(过二硫酸盐)作为氧化剂,采用湿法吸收氧化去除CH3NH2. 在探讨CH3NH2的吸收性能的基础上,比较了4种方式〔Fe2+活化PS、CA(柠檬酸)螯合Fe2+活化PS、Fe0活化PS、CA联合Fe0活化PS〕对CH3NH2湿法氧化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CH3NH2 气体在酸性条件下易溶于水;单独用Fe2+或Fe0活化PS处理CH3NH2时,Fe0活化后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Fe2+;然而,在联合使用螯合剂CA之后,Fe2+活化的去除效果反而优于Fe0. CA螯合Fe2+的CH3NH2去除率由单独Fe2+活化时的32%升至64%,Fe0活化与CA联合Fe0活化去除率均提升至40%. 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活化方式下Fe2+释放速率不同所致,释放速率直接影响了Fe2+的存在时间,Fe2+活化PS速率对于氧化去除效果有影响,并最终影响CH3NH2的脱除.   相似文献   
62.
土壤溶液性质对Zn的形态变化及其微生物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2种不同性质土壤,利用基础诱导硝化(SIN)方法测定了不同土壤中锌的微生物毒性阈值,同时利用850离子色谱仪与WHAM6.0模型,测定了溶液不同阴离子组成及自由Zn2+含量,建立了基于不同土壤性质与溶液离子的土壤中Zn毒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SIN测定的不同土壤Zn微生物毒性阈值在不同土壤间有显著差异,其中EC50从196mg/kg至1310mg/kg;EC10值从48mg/kg增加至682mg/kg,不同土壤EC50与EC1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68及14.3倍,表明土壤性质对Zn的微生物毒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基于SIN的Zn的毒性阈值ECx(x=10,50)与溶液自由Zn2+浓度的负对数p(Zn2+)间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土壤溶液中自由Zn2+值的升高,Zn的毒性逐渐增加.土壤pH值、OC、CEC、F-、Cl-、Ca2+及Mg2+与Zn的毒性阈值ECx(x=10,50)及p(Zn2+)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土壤pH值为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次为OC、CEC及F-,ECx与溶液中NO3-, SO42-呈负相关关系.基于不同主控因子的土壤中Zn毒性阈值(ECx)及P(Zn2+)的预测模型表明,pH值、OC、CEC、F- 四个变量因子分别解释了log(EC50)、log(EC10)及p(Zn2+)预测模型变异的89.9%、81.2%和92.3%.  相似文献   
63.
对某2种商品植物除臭剂(代号A和C)进行了NH3和H2S的去除效果实验,确定了其最佳的使用条件;并实验了植物提取液对城市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和实际中转站中恶臭气体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终浓度为0.85 g/m3的植物提取液A对NH3和H2S的去除率最高可达39.9%和92.31%;在城市垃圾中转站试验中,1.02 g/m3的植物提取液A结合超声波雾化装置对NH3和H2S的去除率可达66.67%和96.67%。研究表明利用植物提取液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物浓度,而采用超声波雾化装置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4.
污水处理厂低温等离子体恶臭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污水厂恶臭气体,是一种新的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处理恶臭的机理和相关工程的工艺流程以及处理效果,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对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治理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65.
高效填料塔生物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处理厂含硫臭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装有特制ZX01型填料的生物反应器,对某药厂废水处理厂产生的含硫臭气进行了近4个月的连续脱臭试验.结果表明:该填料塔生物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Nv≤204g/(m3·h)时,H2S去除率接近100%,H2S代谢产物主要以SO42-为主.采用少量含N、P等营养物的二次沉淀池出水为喷淋水,其最适喷淋率为3.56L/(L·d).该填料塔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塔内阻抗低,无堵塞现象,无需经常进行反冲洗,可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6.
浙江省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改进的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重构了2001-2010年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反演了浙江近10 a来的植被生长状况,利用分段多项式拟合和动态阈值法提取了自然植被重要物候期(生长季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生长季长度等),分析了植被物候期的年际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同期气象数据,探讨了植被物候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浙江植被覆盖有所减少,整体下降趋势不显著,平均植被生长季为222 d,长度略有延长,其中开始时间提前趋势不显著,而结束时间推迟显著.②植被生长季为3月下旬至11月中旬,植被生长季的开始时间从北往南逐渐推迟,生长季结束时间相对集中,其中生长季延长的区域面积和缩短的区域面积相当.③气象要素与关键物候期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冬季的热量供给是影响浙江植被生长开始的重要因子,植被生长季前期温度积累的增加有利于植被生长;生长季结束时间与当年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当年降水和湿润指数的减少呈负相关,但影响不显著,从与各相关月、季度相关分析来看,秋季干湿程度对植被生长季结束时间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67.
Levels of Pb, Ni, Cr, Cu, Zn, and Cd in the glass screens (GS) and printed wiring boards (PWBs) of obsolete computer monitors (OCMs) were determined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FAAS) following standard digestion. Metal concentrations (mg kg?1) in GS were in the following ranges (medians in brackets): Pb ND – 3100 (46), Cd 0.5–2.6 (0.8), Cr ND – 18.7 (3.1), and Zn 8.1–600 (37) and in PWBs (mg kg?1): Pb 34,600 ± 17,000, Cd 11 ± 9, Cr 59 ± 45, Zn 15,900 ± 7800, Cu79,000 ± 22,600, and Ni 3200 ± 2500. In GS, the levels of the six metals were lower than their total threshold limit concentrations (TTLC), except for Pb with a TTLC of 1000 mg kg?1 in 10% of the samples. In the PWBs, the TTLC of Pb and Cu (2500 mg kg?1) was exceeded many fold. For Zn (5000 mg kg?1) and Ni (2000 mg kg?1); they were exceeded by 90% and 65%, respectively. For OCMs manufactured in 2001 and later, Pb and Zn levels in GS and Cr, Zn, and Ni in PWB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相似文献   
68.
水资源约束下江苏省城镇开发安全预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规模的扩张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水资源承载力是影响城镇开发的重要因素。论文提出一种以水资源约束测算城镇开发度阈值及从"状态-趋势-效应"尺度进行开发度预警的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探索,最终划分综合预警分区。结果显示:到2020年,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将成为重度预警区;徐州、 连云港为高度预警区;镇江、 扬州、 泰州、 南通为中度预警区;淮安、 宿迁、 盐城为轻度预警区。利用GM(1,1)模型和相关方程,对城镇开发度、 开发容量、 开发临界时点及开发后温度变化与碳汇损益定性定量化,进行整个开发过程的模拟,客观反映城镇开发安全变化的动态性,以期为政府制定差别化的开发政策和预警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9.
针对目前我国污染源监控数据缺乏深层次利用,监测数据对污染源不能有效预警的状况,以S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在全面分析2010年出水COD在线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频次分析法的预警阈值确定方法,确定了污水处理厂排放不同警情的阈值范围.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厂全年出水浓度集中在40~60mg/L,16:00,20:00以及22:00排水COD较高,超标率大,应加强监控.污水厂正常、一般、不正常以及极不正常状态阈值范围分别可设为小于30%频次、20%频次、10%频次以及超过10%频次对应的浓度范围.对污水厂全年监测数据进行警情状态验证,结果显示全年正常、一般、不正常以及极不正常状态出现的比例分别为70.4%、9.9%、9.8%以及9.9%.  相似文献   
70.
张万众  张彭义 《环境科学》2021,42(10):5046-5058
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污染物可能导致气味,是消费者抱怨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室内建材气味污染物识别、定量及其释放规律的研究较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室内气味物质的分析测定方法,梳理了已有研究中有关石膏、木质材料、油毡、地毯、塑料、橡胶、人造革、涂料和胶粘剂等9类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气味污染物的研究结果,列出了各类材料可能的致嗅物质及其嗅觉阈值,最后对加强室内气味污染研究和控制提出了建议.本研究发现,尽管不同建筑材料气味污染评价方法不统一,嗅觉测定法却是主要的评价方法.此外,虽然建筑材料释放的气味物质组成差异大,但建筑材料随时间老化和臭氧氧化时产生的气味物质主要为含氧基团的化合物,如醛、酮和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