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170篇
综合类   267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We analyzed 13 years of hourly measurements of SO2, NOx, and O3, at forest ecosystem research sites in SE Germany. A quasi-continuous data record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data sets from two locations. Before interpreting trends in the combined data set, we analyzed if the change of location introduced a systematic bias. We employed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s, Hurst statistics, complexity analysis, and 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d found that the partial data sets exhibited no indication of the presence of any bias. For SO2, we also compared the data from the forest sites with data obtained in nearby cities and also found no indications for any systematic effects. Applying nonparametric trend statistics we foun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he SO2. Most of the observed decrease is due to the reductions of SO2 emissions in eastern Germany, but reductions in western Germany and the Czech Republic also played important roles. For O3, we observ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the causes of which are unclear from our data alone. No trend was identified for NOx.  相似文献   
102.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将NCAR的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MM5和作者开发的化学模式相耦合,建立了一个中尺度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利用该模式选取了2个典型个例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臭氧化学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模式再现并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结合地面观测资料进一步定量分析控制该地区臭氧浓度的物理和化学因子.通过个例模拟和分析表明,模式基本反应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进一步的因子分析解释了模拟区域内1999 06 18(个例2)臭氧浓度普遍比1999 08 07(个例1)的臭氧浓度高的原因.模拟结果表明天气条件决定的大气动力过程对区域空气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个例2区域臭氧浓度普遍偏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分析表明,物理因子(平流输送,垂直湍流输送)的作用和化学因子的作用同样重要.同时还做了模式参数的敏感性实验研究,并对中尺度云雨化学模拟及其对臭氧化学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稠油热采注汽锅炉节能减排措施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注汽锅炉系统热率是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主要挖潜方向。为此开展了一系列节能技术的研究,先后开展了热管空气换热器、高温辐射涂料的节能、硬度在线检测、对流段翅片管硬垢清洗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这些技术的实施应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4.
浑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氮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和不同形态氮含量,探讨了水体中水化学组成特点、各形态氮污染水平与分布特征,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水型从上游到下游由Ca-HCO3型转变为Ca-SO4型.NO3--N浓度由1.06mg/L增至6.13mg/L,NO2--N和NH4+-N仅在中游和下游地表水中检出,表明地表水在流域中下游地区受到的人为影响强烈;地下水沿流动方向水型由Ca-HCO3型依次演进为Ca-SO4和Ca-Cl型.NO3--N的含量(0.62~23.47mg/L)明显高于其在地表水中的含量.局地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旱地、城镇用地、水田)对附近地表水体NO3--N浓度影响不显著,而旱地与水田地下水中NO3--N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旱地地下水NO3--N浓度最高.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流域浅层地下水总体质量一般,NO3--N超出背景值1.4倍,中游地区NO2--N和NH4+-N污染严重,达到Ⅳ类水标准.地下水中ORP、DO、Cl-浓度和各形态氮组成特征表明由于反硝化作用,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NO3--N浓度逐渐降低,而NO2--N浓度上升到0.041mg/L.  相似文献   
105.
偏二甲肼超临界水氧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一套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以H2O2为氧化剂,在480~550℃、30 MPa条件下,进行了超临界水氧化偏二甲肼实验,建立了COD去除宏观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条件下,偏二甲肼氧化分解很快,当温度为550℃、压力为30 MPa、停留时间为5.8 s时,COD去除率可高达93.5%以上.偏二甲肼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升高、停留时间延长而提高.在H2O2过量50%的情况下,偏二甲肼氧化分解反应对有机物为1.13级,对氧气为0.29级;反应活化能Ea为44.65 kJ·mol-1;指前因子A为4.93×103.  相似文献   
106.
Examination of vapor above commercial sodium humate and above 10wt% aqueous humate solution by gas chromatography (GC)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chloroform and trichloroethylene.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aqueous humate by the purge and trap procedure confirmed the association of chloroform and trichloroethylene with the humate. GC/mass spectrometry analyses of methylene chloride extract of the humate established the association of LMHs with the humate. Improved headspace capillary GC technique showed that the humate contained not only chloroform, trichloroethylene but several other LMHs in the range 190 to 4000ng·kg‐1.  相似文献   
107.
In this study a double mode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monthly values of absolute humidity. The thrust of the algorithm is that is depends on the use of ground measurements for humidity and is based upon the use of two model relations for altitudes above and below 1 Km respectively. Monthly absolute humidity profiles as estimated using the specially constructed double model algorithm compare well with those calculated with the use of radiosonde data for the time period 1980–1990 (Helliniko station, Southern Greece). In particular the model estimation is very satisfactory at altitudes above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and rather satisfying at altitudes below 1 Km. This implies that the model algorithm may be useful in supporting climatological studies in areas where lack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vapour is recognised.  相似文献   
108.
刘梅  朱鹏飞 《环境化学》2012,(8):1227-1231
以FeSO.47H2O为原料,NaClO3氧化法制备出聚合硫酸铁,并用Ce3+与其进行复合得到复合絮凝剂.运用紫外光谱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絮凝剂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CODCr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考察了絮凝剂处理油田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Ce3+与聚合硫酸铁复合以后,Ce3+与聚合硫酸铁中的羟基作用形成了新的化学键Ce—OH—Fe,实现了Ce3+与聚合硫酸铁的成功复合.该复合絮凝剂对油田废水的处理效果均优于聚合硫酸铁,当复合比为1.5%时处理效果最好,CODC r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均接近或高于90%,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为完善安全科学原理的内容,促进安全科学的理论发展,基于对安全科学理论体系和灾害化学的研究,提出灾害化学原理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归纳出灾害化学的六个核心原理,即热平衡原理、过程控制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反应减速原理、条件阻隔原理、质能守恒原理,并分析这些原理的概念和内涵。最后,从本质化安全生产设计、职业安全健康与管理和安全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灾害化学原理的应用,并选取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各原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0.
辽宁省背景地区降水化学特征及其与大气传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解辽宁省背景地区降水化学特征及其与大气传输的关系,于2007年2月─2008年1月在辽中县水文监测站进行了降水化学特征观测,测量项目包括降水pH,电导率和离子浓度. 观测期间降水pH为3.4~7.3,降水量加权平均值为4.6,整体呈酸性. 降水中主要阴离子为SO42-和NO3-,浓度分别为154.3和53.4 μeq/L,二者占阴离子总量的76.8%; 主要阳离子为NH4+和Ca2+,浓度分别为124.6和89.2 μeq/L,占阳离子总量的70.6%. 利用后向气流轨迹分析了降水气团来源对降水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宁省及周边地区的局地气团影响下,降水中离子浓度最高;而在起源于东亚地区,经朝鲜半岛到达的南-东南气团影响下,降水次数虽最多,但离子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