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3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3739篇
安全科学   228篇
废物处理   374篇
环保管理   480篇
综合类   5793篇
基础理论   1240篇
污染及防治   1331篇
评价与监测   416篇
社会与环境   14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730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分析了盘锦市湿地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生态功能受损状况;为防止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物种、功能效应,使湿地资源永续利用,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磷酸二氢钠(NaH2PO4)、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phate,ATP)、 6-磷酸葡萄糖(glucose 6-phosphate,G-6-P)和β-甘油磷酸钠(sodium β-glycerophosphate,G-P)对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 costatum)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生长以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均既可利用无机磷酸盐又能利用有机磷化合物生长繁殖,且有机磷化合物的作用比无机磷酸盐的作用稍高.对于中肋骨条藻, 8 d后的细胞密度分别为48×104(NaH2PO4)、 73×104(ATP)、 63×104(G-6-P)和54×104(G-P)cells/mL;对于东海原甲藻, 10 d后4种磷源形态下的细胞密度分别为8.7×104、 15.5×104、 12.4×104和9.5×104 cells/mL. 2种藻在4种形态磷源下的磷酸酶活性在前3~4 d均呈下降趋势,而后变化不同.以NaH2PO4为磷源的处理组, 2种藻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均呈现升高趋势;3种有机磷处理组比较,对于中肋骨条藻,ATP和G-6-P为磷源的处理组酶活性较低且AP活性无明显变化趋势,AcP活性在试验后期呈微弱的升高趋势,以G-P为磷源的处理组酶活性最高且有升高趋势,至第8 d时,以ATP、G-6-P和G-P为磷源处理组的AP活性分别为0.004×10-5、 0.014×10-5和0.029×10-5 U/cell,AcP活性分别为0.006×10-5、 0.011×10-5和0.018×10-5 U/cell,对于东海原甲藻,酶活性变化趋势与中肋骨条藻相同,至第10 d时, 3种磷源处理组的AP和AcP活性顺序也为ATP相似文献   
993.
二氧化锰氧化降解金霉素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高  赵玲  董元华 《环境科学》2009,30(9):2773-2778
研究了金霉素(CTC)在二氧化锰(MnO2)作用下的氧化降解过程,并讨论了初始MnO2浓度、体系pH及温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无MnO2存在时,CTC没有发生降解.但是当体系中存在MnO2时,CTC浓度开始迅速下降,反应后期降解速率逐渐变慢;同时体系中二价锰离子(Mn2+)浓度逐渐升高,表明MnO2可以降解CTC,该过程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采用草酸溶解MnO2和过滤2种不同的方法终止反应,对比2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可以发现该反应过程中,开始阶段降解作用占主导地位,在反应达到平衡后吸附作用才明显.CTC的降解速率随着MnO2初始浓度的增加和体系温度的升高均显著加快.反应体系的pH能强烈影响CTC的氧化降解,降解速率随着pH的升高而明显降低.这是由于CTC随体系pH由3.77升高到7.41时,分别以阳离子、中性形态和阴离子的形式存在;而-δMnO2(pHzpc=2.25)表面在pH3.77的整个范围内均呈现为负电性.因此随pH升高,阴离子形态的CTC逐渐增多,导致其在MnO2表面的吸附作用减弱,从而使降解速率变缓.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树种蓄积量的中国森林VOC排放估算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张钢锋  谢绍东 《环境科学》2009,30(10):2816-2822
以中国森林优势树种为对象,应用《全国森林资源统计》提供的林分优势树种蓄积量资料和Guenther提出的光温影响模型,估算各优势树种的VOC排放量,建立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VOC排放清单,并探讨了森林源VOC在不同时空和不同龄级林分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中国森林VOC总排放量为8 565.76 Gg,其中异戊二烯5 689.38 Gg(66.42%),单萜烯1 343.95 Gg(15.69%),其他VOC 1 532.43 Gg(17.89%);不同树种的VOC排放量差异较大,栎类、云杉、马尾松等为主要贡献树种,贡献率分别为45.22%、6.34%和5.22%;西南和东北地区为中国森林VOC主要排放区域,云南、四川、黑龙江、吉林、陕西5省排放最多,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5.09%、12.58%、10.35%、7.49%和7.37%;森林VOC排放存在非常强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排放量最大,占全年的56.66%;不同龄级林分对VOC排放的贡献有所不同,中龄林贡献最多,占森林排放总量的38.84%.  相似文献   
995.
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区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异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半方差分析)对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区0~10 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45 g·kg-1和1.02 g·kg-1,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0.23和0.21,反映出该植被区土壤肥力较为贫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随机因素的变异占总空间异质性变异的比率分别为44.7%和49.9%,变异尺度分别为210.9 m和200.1 m,随机因素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采样尺度<10 m的范围之内.在该研究区域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均表现出空间自相关因素大于随机因素的变异格局;在空间结构的变异上,由土壤内在属性如土壤矿物质、地形等空间自相关因素和人为因素如放牧及工程施工等对土壤表层的践踏引起的随机因素共同起作用,影响程度呈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996.
微囊藻毒素-LR的臭氧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缪恒锋  陆新  严群  谢利娟  阮文权 《环境科学》2009,30(11):3288-3292
采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考察了微囊藻毒素-LR(MC-LR)的降解效果,并通过对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8种主要降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推测其降解途径.结果表明,臭氧氧化降解MC-LR主要通过Adda途径和Mdha途径来完成对MC-LR的降解和脱毒作用.臭氧氧化的Adda途径是通过对MC-LR上Adda侧链的进攻,断开具有活性的Adda支链,而达到脱毒的目的;臭氧氧化的Mdha途径是通过对MCs肽环上面Mdha和Ala的断键,打开环状肽链,使藻毒素失去活性,在整个过程中Adda途径占主导地位.在O3∶MC为6时,MC-LR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2%.  相似文献   
997.
胞外酶对堆肥中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添加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酶对农业废物堆肥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初期,胞外酶对微生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堆肥后期,胞外酶可提高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并促进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大量降解.醌指纹数据显示,胞外酶并未引起新的优势醌的出现,进入高温期后,以MK-7为主要醌类的微生物作为优势菌群,且这种优势一直存在;堆肥后期胞外酶对甲基萘醌影响较大,可促进长链甲基萘醌的出现.主成分分析表明,胞外酶对醌种类演替的影响主要作用在3d和40d,这与非相似性指数结果一致,并使真菌在整个体系中影响力加大.  相似文献   
998.
Soil erosion from agricultural land use runoff is a major threat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soil composition and water resource integrity. Sugarcane is an important cash and food security crop in South Africa, subjected to an intensive soil erosion, and consequently, severe land degrad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soil erosion and associated soil and cover factors under rainfed sugarcane, in a small catchment, KwaZulu‐Natal, South Africa. Three replicated runoff plots were installed at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down, mid and upslope) within cultivated sugarcane fields to monitor soil erosion during the 2016–2017 rainy season. On average, annual runoff (RF)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from 10 m2 plots with 1163.77 ± 2.63 l/m/year compared to 1 m2 plots. However,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10 m2 (0.34 ± 0.04 g/l) compared to 1 m2 (6.94 ± 0.24 g/l) plots. The annual soil losses (SL) calculated from 12 rainfall events was 58.36 ± 0.77 and 8.84 ± 0.20 t/ha from 1 m2 and 10 m2 plots, respectively. The 1 m2 plot, SL (2.4 ± 1.41 ton/ha/year) in the upslope experienced 33% more loss than the midslope and 50% more loss than the downslope position. SL was relatively lower from the 10 m2 plots than the 1 m2 plots, which is explained by high sediment deposition at the greater plot scale. SL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s (r = ?0.82) and soil surface cover (r = ?0.55). RF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lope gradient (r = ?0.88) and soil infiltration rate (r = ?0.87). There were considerable soil losses from cultivated sugarcane fields with low organic matter.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o mitigate soil erosio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s and vegetation cover needs to be increased through appropriate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particularly in cultivated areas with steep gradients.  相似文献   
999.
论述了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结构及设计形式,探讨了湿式电除尘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RGO/TiO2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氧乙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Hummers法及紫外光/热还原工艺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采用溶胶-凝胶-煅烧法,以RGO和钛酸酊脂为前驱体制备出RG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并利用XRD、FT-I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对RGO/TiO2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发现,复合光催化剂RGO/TiO2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显著优于纯TiO2,并且发现负载量和pH值对光催化降解性能有较大的影响:RGO/TiO2投加量为1.2g·L~(-1)、RGO负载量2%、pH为3、初始浓度为50 mg·L~(-1)反应12 h,2,4-D去除率达到98.75%;2,4-D降解率随着RGO/TiO2投加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RGO/TiO2对2,4-D的降解为脱氯还原和催化氧化过程,产生氯酚、苯酚等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