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6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用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液相微量萃取(LPME)方法,测定水样中有机磷农药的痕量浓度。该法在一个密封的小瓶子里暴露一滴水溶液表面的有机溶剂,控制LPME方法性能的实验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用最佳的萃取条件,得到了非常低的检测极限(0.01~0.04μg/L)和很好的线性关系(0.998 3相似文献   
72.
细胞融合高效菌株对氧乐果生产废水中有机磷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株具有单重抗药性的突变菌株S-8菌株(Str+,Kan-)和K-17菌株(Str-,Kan+),其活性污泥对氧乐果生产废水有机磷的去除率分别达58%和51%,对COD的去除率分别达78%和82%。以S-8菌株和K-17菌株作为亲本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其正交试验的优化条件为:PEG浓度40%;促融时间4min;用0.015 mol/LCa2+处理;pH 10.0;添加20μL/ml细胞壁再生引物,融合率达4.617×10-5。用双层药物平板筛选融合细胞,获取了既能降解有机磷又能降低COD值的融合子F2。结果表明,用融合子F2菌株增殖而成的活性污泥对上述氧乐果生产废水有机磷的去除率达78%,COD的去除率达88%。  相似文献   
73.
为探索有效处理有机磷阻燃剂(OPFRs)废水的方法,本文构建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s),探究不同进水C/N比与是否曝气等运行工况下系统对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PP)的去除效率影响,并观察目标物在湿地系统各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IVCWs对TCPP去除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与进水C/N=3时系统对TCPP去除率(52.28%±11.64%)相比,增加进水C/N、曝气和两者联用可使去除率分别提高至(68.77%±2.49%),(57.21%±1.76%)和(89.64%±1.94%).通过分析系统中各相累积量发现,植物(0.09%)和基质(3.30%)中TCPP的累积有限.火山岩(162.39~435.01ng/g dw)和沸石(131.67~407.74ng/g dw)中TCPP含量显著高于土壤(32.63~149.94ng/g dw).植物体内,与菖蒲(432.95ng/g dw)、香蒲(665.21ng/g dw)相比,风车草(1288.82ng/g dw)更易TCPP累积.不同植物中TCPP主要富集在根部,有向叶片转移的趋势.探究IVCWs对TCPP的去除潜能及迁移行为,对系统缓解OPFRs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4.
The hydrographic basin of the Atoya river, loc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andega, one of the main cotton producing regions in Nicaragua, is intensively contaminated by pesticides. Samples of river waters and sediments, as well as strategically selected wells have been analyzed to study variation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organochlorine and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residues between the dry season (November-April) and the rainy season (May-June). General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pesticides have been detected in the river waters and sediments in the dry season. DDT, DDD, DDE compounds and toxaphene are the most frequent organochlorine residues found in the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while endrin, aldrin, dieldrin and lindane are mainly found in the waters of rivers and wells.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were rarely detected. However, residues of ethion, methyl-parathion and ethyl-parathion were found in high concentrations in some river and well water samples. Generally, organochlorine compounds tend to accumulate in the fine grain-size fractions, rich in organic matter, except DDE, which concentrates basically in the coarse grain-size fractions.  相似文献   
75.
采用污泥活性炭(SAC)、TiO2/SAC、Fe3O4/SAC作为敏化剂,结合微波处理技术对污泥进行了预处理,通过分析滤液中COD、DNA、氮、磷、有机物的含量及组分,探索微波+敏化剂的最佳处理条件.SAC负载TiO2和Fe3O4后强化了其对电磁波的介电损耗和磁滞损耗,tan δε分别增加了1.8和1.3倍,tan δμ分别增加到0.26和0.67.TiO2/SAC投加量为0.25g/gSS时,样品滤液的COD浓度是1900mg/L,是原污泥和单独微波处理的4.52倍和1.86倍;Fe3O4/SAC投加量为0.35g/gSS时,样品滤液的COD浓度是2540mg/L,是原污泥和单独微波处理的6.05倍和2.45倍,Fe3O4/SAC强化污泥破壁效果更好.此时,样品滤液中TN、TP、蛋白质、多糖浓度分别为原污泥的7.7倍、16倍、7.49倍和71.69倍,微生物胞内和胞外聚合物中的物质大量释放,滤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大大增加.微波+敏化剂的预处理方法有利于对污泥中氮、磷及有机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与回收.  相似文献   
76.
为了评价农药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种群的生态风险,采用OECD标准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10种常用农药对蚯蚓(Eisenia foetida)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滤纸法,48h测定结果表明,4种氨基甲酸酯类(异丙威、甲萘威、速灭威和丁硫克百威)和2种有机磷类(毒死蜱和哒嗪硫磷)农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其LC50值为3.50(2.77~4.44)~72.42(59.58~88.05)μg·cm-2)明显高于3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虫酰肼和呋喃虫酰肼)和吡蚜酮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其LC50值>629.1μg·cm-2)。采用人工土壤法,14d测定结果表明,上述4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其LC50值为59.61(55.13~64.44)~134.1(127.0~141.5)mg·kg-1)明显高于上述2种有机磷类农药和其他农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其LC50值为193.0(180.1~206.8)~386.4(359.7~414.2)mg·kg-1)。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农药对蚯蚓的毒性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类型的不同农药品种对蚯蚓的毒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比其他类型的农药对蚯蚓具有更高的毒性。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本研究采用人工土壤法测定的所有农药对蚯蚓均为低毒级。  相似文献   
77.
为较好认识水生态环境中溶解性有机磷(DOP)的矿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实验选取典型的DOP类型(腺苷-5'-三磷酸二钠盐(ATP)、β-甘油磷酸钠(βP)和D-葡萄糖-6-磷酸二钠盐(GP))、温度(4,15,25℃)、铜绿微囊藻及其分泌物占比(M. a & EPS)(0%、50%、90%)、砷酸盐(As(V))浓度(0,10,100μg/L)4种环境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探究影响DOP矿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平及矿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 M. a & EPS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可显著促进DOP的初期(前2d)矿化,之后被温度取代,温度升高有利于DOP的矿化.典型DOP矿化过程中藻细胞增殖对最佳温度下(25℃)DOP的矿化起促进作用,并使得βP与ATP环境下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ORP)产生较大波动.含As(V)环境中DOP矿化伴随着As(V)形态的转化,GP和ATP环境中均有明显的三价砷(As(III))产生,使得砷的生态风险增强,而温度与M. a & EPS占比增高可促进βP环境中As(V)的甲基化.单独DOP矿化可导致环境中以类蛋白质组分为主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显著升高,而存在M. a & EPS时则以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类DOM为主.研究结果对认识水体中不同DOP的矿化过程及其可能导致的水华爆发和水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生态风险的科学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陈阳  印红玲  吴迪  罗怡  邓旭  徐维新  柳锦宝 《环境科学》2019,40(9):4295-4302
为研究大气传输以及干湿沉降对偏远地区环境中有机磷酸酯(OPEs)含量及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以海螺沟景区为例,采集了海螺沟的植物和积雪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了样品中7种典型有机磷酸酯[磷酸三丁酯(Tn BP)、磷酸三氯乙酯(TCEP)、磷酸三氯丙酯(TCPP)、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DCPP)、磷酸三苯酯(TPh P)、磷酸三丁氧乙酯(TBEP)和磷酸三异辛酯(TEHP)]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螺沟景区常见的9种植物中7种OPEs(Σ7OPEs)的含量(以DW计)水平在43. 1~1 050. 8 ng·g-1之间,其中TBEP和TPh P含量最高,分别占Σ7OPEs总含量的36%~70%和24%~80%.冰川积雪中主要污染物与植物中一致,TBEP含量最高,占Σ7OPEs总含量的47%,其次为TPh P,占24%.采用Grads、后向轨迹模型及历史风向数据分析得出海螺沟环境显著受到人类活动扰动,其OPEs主要受来自成都方向和云南昭通与宜宾、泸州、西昌交界处方向的大气传输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环境行为并加强城市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79.
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阻燃剂主要种类之一,有机磷系阻燃剂被大量应用于各领域,从而导致了其在环境中的持续释放和分布,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全球范围内有机磷系阻燃剂在水体、大气、土壤、沉积物以及生物体内等环境介质中的残留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生态危害和生态风险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目前该领域仍有待探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
段海明 《生态环境》2012,(9):1608-1613
筛选分离降解微生物解决有机磷农药残留给水体和土壤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是一项可行的生物修复技术。采用富集培养和定时取样分析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分离驯化出三株能够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研究了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并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三菌株对甲基对硫磷(Methyl-parathion)、毒死蜱(Chlorpyrifos)和_二唑磷(Triazophos)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富集培养得到10菌株具有降解甲基对硫磷和毒死蜱的能力,比较确定HY-1、HY-2和HY-4三菌株作为研究对象,经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的不同菌株,三菌株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分别为:eu915687、eu915686和eu915688。在甲基对硫磷质量浓度为50mg·L-1时,三菌株72h的降解率分别为91.7%、87.7%与92.4%.降解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甲基对硫磷质量浓度增加到100mg·L-1时,三菌株对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率有所下降,其中HY-2对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率下降最大达23%,且和其他两菌株有显著性差异(P〈0.05o三菌株72h对100mg·L-1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达到64.8%、53.7%和56.5%,在不同的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下,HY-1和HY-4两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Y-2与HY-1、HY-4两菌株有显著性差异(P〈0.05o三菌株对三唑磷的降解率均较低,其中HY-2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1三唑磷的降解率最高仅为20.7%,其余两菌株对三唑磷的降解率比HY-2低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o可以得出本研究分离得到的蜡状芽孢杆菌不同菌株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