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People often experience the benefits of taxation over time. We design an intertemporal market experiment with negative externalities to examine how delaying the benefits of taxation affects support for taxes. We find that when negative externalities occur immediately, people learn to adopt Pigouvian taxes, which are aimed at reducing negative externalities and restoring market efficiency. By contrast, when negative externalities are delayed, people are less receptive to taxation. This effect persists over time. Our data reveal that the strong negative delay effect can be explained in large part by narrow bracketing and the increased perceived complexity of the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by time discounting per-se. We argue and demonstrate that increasing the transparency of intertemporal tradeoff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support for taxation.  相似文献   
102.
湿热水解预处理对餐厨废弃物液相物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湿热水解预处理温度(80、120、150和200 ℃)、时间(40、50、60和70 min)、加水量(40%、60%、80%和100%)的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湿热水解预处理对餐厨废弃物液相可浮油脱出量、ρ(CODCr)、糖类、ρ(VFA)(VFA为挥发性脂肪酸)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餐厨废弃物经湿热水解预处理后可浮油脱出量明显提高. 在150 ℃、加水量40%、处理60 min的湿热水解条件下,可浮油脱出量(67.7 mL/kg)最高,比未经预处理的对照组提高了2.65倍;同时,ρ(还原糖)和ρ(总糖)也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6.29%和38.92%.随着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ρ(CODCr)不断升高,在200 ℃、加水量40%、处理70 min的湿热水解条件下,ρ(CODCr)最高为109.729 g/L,比对照组提高了1.39倍. 经湿热水解预处理后,ρ(VFA)也呈显著增加,在200 ℃、加水量100%、处理40 min的湿热水解条件下,ρ(VFA)达到最高,比对照组增加了66.26%.预处理后,ρ(乙酸)、ρ(丁酸)升高,ρ(乙醇)降低. 方差、极差综合分析表明,在湿热水解过程中,温度是影响餐厨废弃物液相物质转化的主控因子,其次是加水量和时间.   相似文献   
103.
文章简要描述了一起消防气体灭火钢质气瓶爆炸事故,对爆炸气瓶进行了断口分析、金相试验和理化试验,并分析了事故的原因,提醒制造厂家规范制造工艺,对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4.
The zinc, cadmium, copper and lead release from the uncontaminated and contaminated coastal sediments with aerated sea water was studied. the metals transfer to the dissolved forms was monitored during one-two months by differential pulse anodic voltammetry (DPASV). the sediment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degree of contamination were sampled in the Peter the Great Bay, Sea of Japan around Vladivostok-the biggest city in Russian Far East. Sediment contamination by metals led to increased release to solution of zinc due to sulphide oxidation and cadmium on account of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the copper behaviour was complicated by strong binding with organic matter and enhancements of copper release can only be seen in sediment with a low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ignificant lead transfer to dissolved forms was not observed regardless of sediment contamination. the temperature affected the release of cadmium and copper through enhanced organic matter destruction. the dissolved metal fluxes from the sediment transformation are compared with metal fluxes towards bottom. Such comparisons show that second contamination by dissolved metals of the studied coastal environment may be important for cadmium only.  相似文献   
105.
肖红霞  郑义 《环境工程》2011,29(1):76-79
配制的复合型抑尘剂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液。采用正交法构造四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实验,用预乳化法合成抑尘剂。对数据直观分析,得出在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1%,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搅拌强度为100 r/min的实验条件下,抑尘剂性能较好。抑尘剂应用性能测试表明:抑尘剂具有较好的吸水保水性,配制的复合型抑尘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6.
针对花岗石加工废水的特点,选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进行复配试验,研究絮凝剂对花岗石加工废水的降浊效果。首先通过设计影响絮凝的单因子试验与正交试验,获得影响絮凝效果的主次因子顺序(絮凝剂配比>絮凝剂用量>搅拌转速>溶液pH值)与最佳絮凝工艺条件;然后依此对花岗石加工废水进行絮凝处理,使其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最后给出采用该技术的吨水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该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7.
周西华    王原    宋东平    白刚    李昂    董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9):109-114
为研究分析水分、固定碳及密度3个因素对煤导热系数的影响,选取多个矿井不同煤质的煤作为实验煤样,使用NETZSCH LFA457型激光导热系数测试仪进行测定,并引入二次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思想,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煤质指标的Box Behnken试验设计,按设计表筛选实验数据,构建了导热系数多因素、多水平影响下二次回归响应曲面模型,并对不同采样地点的煤导热系数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方程P值小于0.000 1,极显著,失拟项为0.072 4,不显著,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当水分在0.9%~10.9%,固定碳在49.3%~83.6%,密度在1.2~1.92 g·cm3之间,对煤的导热系数一次项影响程度为密度>固定碳>水分;二次项影响程度为固定碳和密度>水分和密度>水分和固定碳,且固定碳和密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水分和密度、水分和固定碳之间无交互作用;应用响应曲面模型预测的煤导热系数误差为4.3%,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8.
侯雪伟  吕鑫  魏蕾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7):2598-2606
基于cost733模型及大量再分析资料、观测资料,对2013—2019年冬季海平面气压及近地面风场进行正交和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讨论这两种分型方法及不同分型数量下我国天气形势、降水及细颗粒物(PM2.5)的差异.结果表明,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相比于正交方法,划分的天气形势更具代表性,其中,划分为4类天气形势最具代表性,即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范围最广、出现频率最高的Type1;西伯利亚冷高压强度最弱、出现频率最低、重度污染站点比例最大、污染最重的Type2;京津冀等地容易出现锋面天气、降水强度最大、清洁站点比例最大、污染最轻的Type3;受东北部深厚冷低压影响、重污染较少的Type 4.  相似文献   
109.
全耦合活性污泥模型(FCASM3)Ⅱ:模型校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采用AAO污水处理工艺的德清县狮山污水处理厂作为全耦合活性污泥模型(FCASM3)校验的现场试验基地,分别进行了常规水质指标测定和进水水质特征分析等试验研究,依据现场试验结果,完成了对活性污泥系统生物去除营养物质细观机理模型FCASM3的校验工作,动态校验结果表明,FCASM3模型可以对AAO连续流工艺系统实现较准确的细观模拟,营养物质生物去除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0.
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L9(34)考察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确定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及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浓度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加热时间及滴定时间,影响较小的是溶液的酸度。在最佳测定条件下:1+3硫酸、加热8min、60s内滴定、高锰酸钾浓度为0.0100mol/L,加标回收率为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