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1525篇
安全科学   615篇
废物处理   121篇
环保管理   312篇
综合类   2746篇
基础理论   386篇
污染及防治   415篇
评价与监测   343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26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芦苇潜流人工湿地水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运行费用低,但影响其出水水质的因素很多,并且往往是非线性的,因此目前很难将这些影响因素模型化并用于水质预测. 已有的预测方法不是过于复杂就是预测精度不高. 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新方法,适用于各种非线性模型的预测. 在小试研究的基础上,使用3种不同的、经过训练的小波神经网络,对芦苇潜流人工湿地沿程各采样口的水温,ρ(DO),pH,Eh和ρ(CODCr)等水质指标进行了预测. 结果显示,各指标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水温≤4.21%,pH≤1.36%,ρ(DO)≤9.77%,Eh≤6.50%,ρ(CODCr)≤17.76%,表明小波神经网络模型适用于人工湿地模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972.
纺织印染厂废水的深度处理中试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广东某大型纺织印染厂的常规水解酸化-接触生物氧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中试,在中试研究成功的基础上,设计了每小时处理5 t的工业化试验装置。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00~150 mg/L,色度约80倍,浊度约10 NTU,在前BAF水力停留时间3 h,中间化学氧化池中臭氧投加量40 mg/L,后BAF水力停留时间2 h的情况下,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约30 mg/L,色度2倍,浊度<1 NTU,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可直接回用于对电解质浓度要求不高的生产工艺中,也可作为反渗透或纳滤膜的预处理工序。  相似文献   
973.
不同氧化剂降低膜污染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不同的氧化剂预处理黄浦江原水后进行微滤膜(MF)膜过滤试验,考察预氧化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及其对MF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氧化剂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存在较大差别.臭氧投量在0.5~3.0mg/L范围内,臭氧对DOC和UV254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10%和71%;而氯和高锰酸钾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则较差.臭氧可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变成小分子有机物,将大部分疏水性有机物氧化成亲水性有机物.这种有机物组成结构的改变对膜过滤特性产生影响,明显降低了膜污染,膜污染下降率最高可达到22.7%.氯和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相对较弱,仅能去除少部分疏水性有机物,对膜污染有较小减缓作用,膜污染下降率最高分别为9%和8.5%.  相似文献   
974.
工业废水排放量和治理投资费用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96—2005年相关统计数据以及专项调查数据,对重点排放行业工业废水的产生、排放特征以及治理费用函数进行分析,建立了分行业的宏观工业废水排放和治理费用预测模型,并预测了2006—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趋势、投资需求以及减排重点. 结果表明:到2010年,工业废水和CODCr产生量分别为646×108~658×108和1 575×104~2 031×104 t,二者的排放量将分别介于234×108~301×108和441.1×104~609.2×104 t;“十一五"期间工业废水治理投资和治理费用如不能达到8 000×108元,将面临CODCr减排目标不能完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975.
基于稳健统计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稳健统计方法中的位置估计量和尺度估计量对我国某受到人为干扰的地下水水源地C层土壤重金属的背景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健统计方法对样本中的异常值有较高的耐抗性,计算结果与常规方法相近,因而适用于某些人为干扰地区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对该水源地背景值的计算表明,该地区C层土壤Cu,Pb,Cd,Cr,As和Hg的背景值中心分别为21.2,32.5,0.103,60.3,11.0和0.012 mg/kg,其中w(Pb),w(Cd)和w(As)高于山东省平均值. 6种重金属的阈值分别为29.0,43.7,0.143,93.5,21.0和0.080 mg/kg,均小于全国平均上限值,但其中Pb,Cr,As的阈值高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基于该地区背景值的污染累积指数评价表明,该地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Pb和Hg,主要污染区为污水沟渠周边,污染深度为1~3 m.   相似文献   
976.
闫莎莎  张文泉 《化工环保》2012,40(4):436-441
以滕南煤田某煤矿风化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煤矸石粒径对Pb,Cr,Cd溶出浓度的影响,应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浸溶时间与Pb,Cr,Cd溶出浓度的关系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模拟湿地浸溶条件下,煤矸石中Pb,Cd,Cr溶出浓度均超出或接近Ⅲ类水体水质标准,对水环境存在污染风险;煤矸石粒径对Pb,Cd,Cr溶出浓度存在影响,粒径越小则Pb、Cr、Cd溶出浓度越大,粒径小于8.0 cm的煤矸石浸溶贡献较大。建立了表征Pb,Cr,Cd溶出浓度与浸溶时间对数(以10为底)关系的一元三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经检验均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77.
预测不同水动力环境下岩溶覆盖层土洞发育规模和极限规模尺寸对于评价覆盖层稳定性意义重大.以武汉市烽火村覆盖型岩溶塌陷为实例,利用弹塑性理论和变饱和渗流理论建立了渗流-应力单向耦合控制方程,结合土洞剥蚀判据提出覆盖型岩溶塌陷动态演化数值模型,并以此模型预测在不同孔隙水位与岩溶水位之差△H水动力环境下覆盖层中潜在土洞的发育规...  相似文献   
978.
系统安全预测的本质与组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系统安全预测的内在规律性、有效时间长度及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安全预测的本质就是建立系统安全可预测的思想。并针对目前的安全预测方法 ,提出了组合预测法 ,以提高安全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79.
青山水库底泥磷释放与库区水体磷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山水库底泥磷释放特性的实验结果分析,对照库区水体浓度监测的数据,确定了库区各测点底磷释放量与水体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库区环境总量控制与各支流的分配计算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防止水库的进一步富营养化,进而改善水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0.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forecasting the discharge time series of a river by means of a chaotic approach. To this aim, we first check for some evidence of chaotic behavior in the dynamic by considering a set of different procedures, namely, the phase portrait of the attractor, the correlation dimension, and the largest Lyapunov exponent. Their joint application seems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a nonlinear deterministic dynamic of chaotic type. Second, we consider the so‐called nearest neighbors predictor and we compare it with a classical linear model. By comparing these two predictors, it seems that nonlinear river flow modeling, and in particular chaotic model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