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12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877篇
基础理论   148篇
污染及防治   200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heavy metals onto novel low-cost adsorbent, red loess, were investigated. Red loes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d loess mainly consisted of silicate, ferric and aluminum oxides. Solution pH, adsorbent dosage, initial metal concentration, contact time and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s removal. The adsorption reached equilibrium at 4 hr, and the experimental equilibrium data were fitted to Langmuir monolayer adsorption model. The adsorption of Cu(II) and Zn(II) onto red loess was endothermic, while the adsorption of Pb(II) was exothermic.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red loess for Pb(II), Cu(II) and Zn(II) were estimated to be 113.6, 34.2 and 17.5 mg/g, respectively at 25°C and pH 6. The maximum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100% for Pb(II) at pH 7, 100% for Cu(II) at pH 8, and 80% for Zn(II) at pH 8. The used adsorbents were readily regenerated using dilute HC1 solution, indicating that red loess has a high reusability. All the abov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red loess could be used as a possible alternative low-cost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aqueous solution.  相似文献   
62.
土壤pH、Eh对土壤-苦丁茶树系统中铅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苫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J.Tseng)扦插苗(15个月生)进行盆栽实验,通过土施H2SO4、Ca(OH)2和复合肥,改变土壤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研究土壤pH、Eh条件对土壤-苦丁茶树系统中铅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土壤pH范围内,从酸性到碱性变化,铅在土壤中含量分布趋于减少,在...  相似文献   
63.
选择四川攀枝花地区广泛分布的3种土壤,研究五价钒[V(Ⅴ)]与四价钒[V(Ⅳ)]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分别运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对V在黄棕壤、紫色土和水稻土中的等温吸附线进行拟合,计算出这2种价态的V在各土壤中的最大吸附量,比较不同土壤对不同价态V的吸附能力,同时分别分析3种土壤吸附平衡液与解吸液pH的变化。结果表明:(1)2种价态的V在3种土壤中的等温吸附线与两模型均基本吻合;(2)3种土壤对2种价态的V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一致,依次为:黄棕壤>水稻土>紫色土;(3)3种土壤对V(Ⅳ)的最大吸附量基本一致,但紫色土与水稻土对V(Ⅴ)的最大吸附量高于黄棕壤;(4)V(Ⅳ)在3种土壤中的解吸率高于V(Ⅴ),最高可达48.93%;(5)V(Ⅴ)的吸附平衡液与解吸液pH均随V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而V(Ⅳ)的吸附平衡液与解吸液pH均随V(Ⅳ)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且3种土壤的吸附平衡液pH变化幅度较解吸液大。  相似文献   
64.
分析2013年大气降水pH值及近10年历史演变的方法分析丹东市酸雨污染现状、特征,并从污染源和气候条件解释酸雨形成的原因,确定酸雨的形成受外来空气污染物影响较大,而酸雨强度的大小具有本地环境条件和环境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65.
东南景天是一种镉和锌的超积累植物,改变土壤p H能否有效提高其吸收镉的效率,需要进一步验证。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土壤p H下东南景天吸收和积累Cd的差异以及对Ca Cl2提取有效态镉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土壤p H值显著提高了土壤镉的有效态含量。弱酸性土壤即p H接近5.5时东南景天生物量及累积镉的量最大,土壤镉去除率也最高,达6.6%。强酸性即当p H接近4时,虽然植物地上与地下镉含量均最高,但生物量最小,植物去除率较其他处理低。研究证实降低土壤p H是提高植物提取效率的有效办法,这为进一步利用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提高修复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2012年7月在广东徐闻海域采集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分解获得珊瑚小穗,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温度、pH、盐度渐变单因子对照试验,观察其在环境因子渐变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三种珊瑚的骨骼密度平均值变化在(1.563~2.137)g/㎝3之间,差异显著(P0.05)。温度和pH梯度的变化对同一规格珊瑚小穗生长率和组织延伸度影响差异显著(P0.05);盐度梯度的变化对同一规格珊瑚小穗生长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组织延伸度影响差异不显著。三种环境因子对不同规格珊瑚小穗间生长率和组织延伸度影响差异不显著。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获得最大生长率和组织延伸度因子梯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pH和盐度比较一致,均为7.8和32.5;而温度差异较大,澄黄滨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为29.5℃,大管孔珊瑚最大的生长率为25℃,最大的组织延伸度为28~29.5℃。  相似文献   
67.
1992~2012年福州市和厦门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秋萍  王宏  陈彬彬  隋平  林文 《环境科学》2014,35(10):3644-3650
利用1992~2012年福州市和厦门市的酸雨观测资料、天气形势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酸雨变化特征及酸雨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州市非酸雨和酸雨频率分别为38.1%和61.9%,厦门市分别为40.6%和59.4%;福州市年均降水pH值在4.1~5.5之间,2007年之后酸雨污染减轻,厦门市2006年之后酸雨污染减轻;冬、春季节酸雨污染重,夏、秋季节酸雨污染轻.降水强度能改变降水的酸性程度;福州市在东南(SE)、西南(SW)、西(W)、西北(NW)风向下酸雨污染较严重,厦门市在东北(NE)、SW、W、NW风向下酸雨污染较重;变性冷高压下酸雨污染最重,台风(热带辐合带)及其外围的天气形势下酸雨污染最轻;福州市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与降水pH值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8.
氟磺隆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pH的缓冲溶液和不同自然水体对氟磺隆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pH缓冲溶液和不同自然水体对氟磺隆水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氟磺隆的水解速率最快,半衰期为0.2 d,酸性条件下次之,半衰期为6.0 d,在中性条件下水解较慢,半衰期为15.7 d,而在不同自然水体中氟磺隆的降解速率为:伊通河水稻田水青湖水蒸馏水。  相似文献   
69.
东洞庭湖湖滨带土壤酸碱度的分布及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东洞庭湖湖滨带土壤pH 值的分布特征及与重金属污染特征关系。研究表明:在东洞庭湖湖滨带67个采样点中,7.46%的土样为酸性土壤,多分布在居民地和旅游区;13.43%的土样为中性土壤,多分布在湿地保护区;79.10%的土壤为碱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农业区和工业区;无强酸性和强碱性样品。不同土壤pH范围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不同,随着土壤pH值由酸性、中性到碱性的升高,Hg、Cd、Pb、Zn含量先降低后增加;As、Cu、Ni、Cr含量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70.
为提高制药废水站含硫废气处理效果,采用生物滴滤池为主体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分析了污染物去除效果和pH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随着循环液pH值升高呈下降趋势,在pH值为1.7的条件下,生物滴滤池对H2 S、甲硫醇、甲硫醚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99.62%、85.09%、85.52%,平均去除负荷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