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0篇
  免费   844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1456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501篇
综合类   1524篇
基础理论   189篇
污染及防治   345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332篇
  2025年   38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1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保障机场场面运行安全,及时探测逆向冲突行为,构建航空器滑行逆向冲突评估模型。该模型抽象机场场面运行程序和航空器动态滑行过程,综合考虑逆向滑行段长度、喷流范围等要素后定义冲突区域;基于实时速度、距离量化滑行冲突风险,模拟仿真计算,研究表明:该模型可量化评估具有对头运动趋势的匀速、变速滑行的航空器冲突风险,冲突风险值与逆向滑行段长度成正比,与航空器速度、位置差成反比。利用历史滑行轨迹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前预判冲突趋势,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72.
为揭示矿用通风服微空间传热特征,探讨通风服对着装人体的局部降温效果,研究服装微空间热量来源,分析通风服局部传热机制,通过数值模拟与真人受训试验分析环境温度、进气管通风量、进气管路结构对人体皮肤温度及微空间气候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环境温度对人体皮肤温度和微空间环境温度的影响显著,而进气管通风量对人体皮肤温度及微空间环境温度影响不敏感,但对微空间内部环境的风速影响较大;入口风量每增加5 m3/h,人体皮肤温度及微空间环境温度仅降低0.1~0.2 ℃,随着入口风量的增加,服装微空间内风速加大,人体皮肤吹风感加强,热舒适性增加。通过试验发现通风量为10 m3/h,降温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3.
火灾发生后,火灾烟气主要通过疏散走廊向建筑的其他部位蔓延.有效控制疏散走廊中的烟气,可以阻止其进一步蔓延到楼梯间.了解火灾烟气在疏散走廊中的运动规律,是控制其蔓延扩散的前提.热浮力和室外风压是烟气在走廊中运动的主要驱动力,研究二者耦合作用对走廊中烟气运动的影响,对进一步弄清火灾烟气的流动规律具有较大的意义.采用网络模拟软件CONTAM 3.0模拟疏散走廊中火灾烟气在上述两种驱动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随室外风速增大,疏散走廊中火灾烟气的运动速度增大,远大于单纯热浮力作用时烟气的运动速度;当热浮力和室外风压耦合驱动时,室外风压对烟气运动的影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以OPMSE仿真计算啤酒行业排放污水中COD,BOD,NH3-N质量浓度为研究对象,查询及调研清河流域典型啤酒行业产生污水中COD,BOD,NH3-N质量浓度范围,经BAT处理后通过OPMSE的仿真计算,得出排放污水中污染物质量浓度正态分布置信区间、最佳出水及最差出水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置信水平为99%时,COD,BOD,NH3-N的置信区间分别为(75.83,95.95),(19.30,25.88),(5.68,6.85);最佳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4.14 mg/L,5.36 mg/L,2.71 mg/L;最差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20.64 mg/L,20.70 mg/L,10.86mg/L。将仿真结果与现有排放标准对比,拟定啤酒行业的污染物直接排放限值为COD=100 mg/L,BOD=30mg/L,NH3-N=8 mg/L;间接排放限值为COD=400 mg/L,BOD=80 mg/L,NH3-N=25 mg/L。  相似文献   
75.
为了有效治理安家岭煤矿输煤系统中卸载破碎区域的粉尘污染,提出卸载坑外围设置柔性抑尘网及坑口处设置气动喷雾的防尘方案。采用现场测试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卸载坑粉尘逸散规律。通过对卸载坑气动喷雾的雾化效果和设置抑尘网后的风速分布的数值模拟,分析该方案的除尘机理,并通过在安家岭煤矿的现场试验,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坑口处的气动喷雾能有效抑制坑内粉尘飞扬,外围设置的柔性抑尘网能有效控制坑口处的风速,防止粉尘受外界气流影响,有效降低粉尘污染浓度,其降尘效率达到90%以上,该综合除尘方案为输煤系统卸载破碎区域的粉尘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对于火灾情况下单洞双层超大断面双层盾构隧道人员疏散问题,在现有的规范中,没有相关条文说明给出明确要求。主要针对火灾情况下某单洞双层盾构隧道人员疏散进行分析,对我国某水下盾构隧道开展了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的模拟研究。利用Pathfinder模拟疏散软件,通过模拟计算获得该双层盾构隧道发生一起火灾情况下人员逃生所需的时间,验证其疏散通道的疏散能力,以及疏散楼梯尺寸、疏散逃生洞口间距的有效性。在模拟中,将火源设置在隧道的下层,人员从隧道下层往上层疏散。结果表明,基于隧道内疏散楼梯最大的有效宽度,当疏散逃生洞口间距设置为36m时,方可将人员疏散至未失火层隧道的时间控制在6 min以内,从而满足"6 min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77.
针对受限空间内气体扩散问题,为研究不同湍流模型对气体扩散仿真结果的影响,选取FLUENT软件中工程应用较为广泛的湍流模型为研究对象,以相关气体扩散实验为参考,构建数值仿真模型,在初始和边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湍流模型对实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对模拟结果定量化分析方面,采用了Hanna等人提出的广泛应用于重气扩散模型评价的误差分析方法,并结合了chang等人提出的有关模拟效果的统计误差评判标准,通过计算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统计误差对比分析了各模型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所选的5种Reynolds平均湍流模型模拟结果的统计误差指标均符合有效性评判标准,模拟值总体上要高于实验值,并且Realizable k-ε模型的模拟效果要优于其他模型。湍流模型的选用会对受限空间内气体扩散仿真结果产生影响,选择合适的湍流模型有助于提高数值仿真的精度。  相似文献   
78.
为实现综合管廊燃气泄漏扩散的精确高效模拟分析,进而为综合管廊燃气泄漏事故的安全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利用OpenFOAM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舱内燃气泄漏扩散进行数值建模计算,研究分析通风受限空间内的燃气泄漏扩散规律,并结合对应急响应时间的分析验证了通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射流作用与浮升力作用是影响综合管廊燃气泄漏扩散浓度分布的重要因素,采取合理的通风措施可有效加速燃气的流动与扩散,缩短燃气泄漏报警响应时间,有利于燃气泄漏事故应急决策与应急救援的快速实施。  相似文献   
79.
为探索警戒作业工间休息机制,设计计算机模拟监控警戒作业实验研究疲劳与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对9个时间单元绩效数据的两两比较,发现原有实验方案存在不合理性.分析心理厌倦和暂时性注意缺失对作业绩效的干扰,找出问题根源.通过调整任务界面和参数、增加声音警示音、设置时间进度条、加强实验前自我检查和培训环节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并检...  相似文献   
80.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干挂石材幕墙发生燃烧情况下的火蔓延及羽流特点。通过外部高温辐射源点燃了具有4 cm厚PMMA保温层但保温材料和外层钢板间存在2 cm缝隙下的干挂石材幕墙,对模拟结果的温度场、速度场和热释放速率的分析表明其火蔓延速度较泡沫壁面低,但碳化区形状规则,蔓延路径清晰;虽然热释放速率低,但相对而言火焰高度较高,火焰宽度较小,而且其火羽流呈现点火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