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3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13篇 |
综合类 | 97篇 |
基础理论 | 39篇 |
污染及防治 | 18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美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5,21(4):33-37
浙江省慈溪市滩涂环境与贝类养殖的调查结果显示,杭州湾海域水中石油类及无机氮含量介于Ⅱ、Ⅲ类海水水质标准之间,无机磷平均含量超过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滩涂底质总体上符合海洋沉积物第一类标准,但一些样点多氯联苯(PCBs)超标。分离到2 976株细菌,隶属17个属及肠杆菌科的部分属,具有明显的陆源性特点。发现浮游生物71种,主要为硅藻类等广盐性种类,大部分为贝类的主要天然饵料。石油类、Cd、Cr、Hg、Cu及PCBs残留量在一些贝体内不同程度地超过GB 18421—2001《海洋生物贝类质量标准》。为有效改良和保育滩涂环境,提高养殖贝类的产量和质量,在揭示滩涂环境与贝类养殖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统筹兼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2.
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有机溶剂应用的日益广泛,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件频繁发生。通过分析近年来的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事故,探讨了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的特点,并对如何有效预防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如可以通过改革工艺,加强通风排毒等措施来预防职业性有机溶剂中毒。 相似文献
73.
海洋底栖甲藻——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对三种赤潮藻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对其它生物可能存在的化感作用,考察了利玛原甲藻培养物、无藻细胞滤液以及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租提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海洋卡盾藻(Chauondla marina)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3种赤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共培养时利玛原甲藻对其它3种赤潮藻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生长也受到3种赤潮藻的影响;无藻细胞滤液对东海原甲藻和海洋卡盾藻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但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影响不大;比较而言,DSP粗提物对3种藻的影响最为明显,甚至可完全抑制海洋卡盾藻的生长.这些结果提示.利玛原甲藻与赤潮藻间存在交互抑制作用,可能会通过分泌化感物质、细胞间接触抑制等途径抑制其它藻的生长;利玛原甲藻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但DSP毒索并非利玛原甲藻发挥化感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75.
黄渤海沿海贝类体内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渤海沿海20个采样区域,9个品种贝类体内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 (1)2006年6月有14个区域的贝类体内检测出PCBs残留,检出率为70%,PCBs残留量分布范围为未检出~0.0151×10-6(湿重),评价指数最高为0.0755; 2007年6月有13个区域的贝类体内检测出PCBs残留,检出率为65%, PCBs残留量分布范围为未检出~0.0090×10-6 (湿重),评价指数最高为0.0450.(2)所有被检出体内含有PCBs的贝类体内残留量均远低于评价标准,PCBs在黄渤海沿海本底值非常低,贝类安全性没有受到多PCBs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藻液能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2.5cm)的存活有明显的影响,96h的半致死浓度为4000cells/mL。根据该藻PSP产毒量37.48fmol/cell(毒性为11pg(STX eq)/cell)计算,鲈鱼幼鱼的96h半致死藻毒素浓度相当于149.92fmol/L(毒性为44pg(STX eq)/L)。通过对塔玛亚历山大藻藻液各组分(都相当于8000cells/mL):藻细胞悬浮液、去藻过滤液、细胞内容物以及细胞碎片的毒性大小比较研究,发现藻细胞的毒性作用很强,与藻液相近,细胞内容物也有显著影响,其他组分无显著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幼鱼摄入PS旨幼鱼致死的原因。较大的幼鱼(12cm)对有毒藻不敏感,暴露在1000cells/mL 10d后,存活率为100%。探讨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致毒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77.
78.
Liao Ruizhang Shen Qiuqin Jin Lizhi Shen Shuling Qian Houyin Guan ZhenshengInstitute of Soils Fertilizer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1990,(3)
A physiological strain of microorganism - Azotobacter sp. has been adopted as an indicator to detect the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The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s to which Azotobacter sp. was behaving initially to have the resistance to heavy metals is defined as the critical poisoning concentration. The method of physiological threshold adopted can have a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with reproducible results. The determined critical poisoning concentration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heavy metals and arsenic toxicities to the bacteria reported recently in literatures. Total 9 typical soils, including 6 zonal soils and 3 purple soils, in the whole country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toxicities of 5 heavy metals and arsenic to Azotobacter sp. that resulted in 48 critical poisoning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79.
本文综述了从水产加工废弃物虾、蟹壳中制取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方法。简要介绍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应用现状,供有关方面充分利用甲壳素资源参考。 相似文献
80.
生物操纵理论在浅水湖泊治理应用中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域富营养化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及世界范围内一个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利用生物操纵法在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和浅水湖泊的生态修复中具有较为广泛的探索应用,也取得一定的治理成效.文章综述了生物操纵的产生和发展,分析生物操纵(biomanipulation)和非经典生物操纵(non-traditional biomanipulation)理论的原理、应用条件及局限性,并从沉水植物、虑食性鱼类和双壳贝类的作用和应用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各生态位生物在单一生物操纵下的适用条件及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对生物操纵技术组合技术进行合理展望,以期为中国富营养化湖泊治理和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