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3篇 |
免费 | 299篇 |
国内免费 | 128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5篇 |
废物处理 | 45篇 |
环保管理 | 146篇 |
综合类 | 2469篇 |
基础理论 | 417篇 |
污染及防治 | 505篇 |
评价与监测 | 273篇 |
社会与环境 | 60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160篇 |
2021年 | 215篇 |
2020年 | 198篇 |
2019年 | 183篇 |
2018年 | 154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253篇 |
2015年 | 284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242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19篇 |
2010年 | 184篇 |
2009年 | 192篇 |
2008年 | 163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机动车行驶过程道路扬尘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机动车行驶过程道路扬尘是城区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因素,其贡献率可达30%-50%。城市路面积尘是机动车行驶过程道路扬尘的主要尘源。路面尘受机动车车轮积压作用、机车行驶过程诱导气流、热射流等综合尘化作用的影响,再次扬向空中并扩散,造成空气中颗粒污染物TSP、PM10浓度增高。实验模拟单车行驶,研究道路粉尘负荷、车速、排放源距离对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TSP、PM10浓度与机动车行驶速度呈显著正相关;同一车速下与路面粉尘负荷呈对数变化规律;与排放源距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2.
103.
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改进,开发了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考察了反应器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填料投加率为35%、进水COD为200~800mg/L、HRT为6h、有机负荷为0.8~3.2kg/(m.3d)的条件下,系统COD的去除率在89%以上;同时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能力,在DO为2.0mg/L、C/N为25、HRT为6h的条件下,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8%和93%。另外,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前者对COD和氮的去除效果都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4.
巢湖周围池塘氮、磷和有机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巢湖周围池塘众多,根据池塘位置和地表径流补给差异,池塘可以分为村庄内池塘、毗邻村庄池塘和农田区域池塘(远离村庄的池塘).本研究采集了巢湖周围136口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样品,调查巢湖周围池塘中氮、磷以及有机质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池塘上覆水中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溶解态磷和COD平均含量分别为2.53、0.65、0.18、0.02、0.97、0.38和51.58mg·L-1;池塘沉积物中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和烧失量平均含量分别为1575.36、35.73、13.30、2.88、933.19、490.14、414.75mg·kg-1和5.44%;90%以上的池塘总氮、总磷含量达到或超过富营养化水平.位于村庄内的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总氮和氨氮的含量显著高于位于农田区域的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无机氮表现为: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有机质与总氮、总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池塘中氮、磷和有机物质主要为陆源性输入,池塘位置和径流补给方式明显影响其中的氮、磷和有机质含量.通过截留径流中的氮、磷和有机质,池塘能够有效减少进入巢湖的营养盐含量. 相似文献
105.
北京、东京、筑波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组成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用低流量采样器及双层采样滤膜 (石英及固相萃取用C1 8膜 )采集了北京、东京和筑波三城市冬季 (1999年 1月 )大气颗粒物和大气气相物质 ,3个城市的共同特点是大气气相物质中含有很高浓度的苯环数 2~ 4的多环芳烃及碳数小于 2 0的正构烷烃 ,大气颗粒物中以 5~ 6个苯环多环芳烃为主。冬季正构烷烃没有明显的偶数碳数和奇数的区别。但是 ,北京大气气相物质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浓度明显高于东京和筑波 ,而且各正构烷烃及多环芳烃的浓度分布也与东京和筑波的不同 ,表明冬季大气中有机污染物来源不同。 相似文献
106.
羊草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呼吸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羊草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原的生态系统呼吸CO2通量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因素,比较了2种草原生态系统呼吸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观测期间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呼吸CO2通量平均为(12.03±2.10)mg·(m2·min)-1,显著低于贝加尔针茅草原[(20.09±4.41)mg·(m2·min)-1];而羊草草原生物量显著大于贝加尔针茅草原(p0.001).羊草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呼吸都与温度(箱内气温、5cm和15cm地温)具有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在地温作为控制变量时,生态系统呼吸与土壤Eh、pH间不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Eh、pH对CO2通量的影响可能是由地温变化间接引起的,而CO2通量与活体生物量呈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与凋落物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2种草原的CO2通量都可以用温度指数模型进行很好地模拟,基于地温的模拟效果(R2为0.568~0.639)显著好于基于箱内气温的(R2为0.323~0.426).地温是2种草原生态系统呼吸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掩盖了地上部植物体对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在该区域,土壤呼吸占生态系统呼吸比例较高,贝加尔针茅草原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导致了其生态系统呼吸CO2通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7.
燃煤排放的污染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添加剂对煤炭燃烧的影响机理,指出配煤添加剂是改善动力煤燃烧的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8.
若干生态农业的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浙江省生态农业的实践,总结出数种生态农业模式,叙述了各种模式的结构、功能、效益、特点及应用现状,提出了模式的适用对象和应用时需重点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态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南京市2012年冬季4个功能区的PM2.5、PM10、TSP样品,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颗粒态汞测试。结果表明,南京冬季大气颗粒物TSP中汞的质量浓度为49.26 pg/m3~257.14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61.27 pg/m3;PM10中汞的质量浓度为44.82 pg/m3~228.29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47.38 pg/m3;PM2.5中汞的质量浓度为35.98 pg/m3~178.58 pg/m3,平均质量浓度为104.10 pg/m3。不同功能区大气颗粒态汞质量浓度的分布趋势为:交通综合区>旅游区>住宿综合区>商业区。大气颗粒态汞60%以上存在于可吸入肺的PM2.5中,细颗粒物富集汞的能力比粗颗粒物强。 相似文献
110.
Roadside PM10 has been monitored by Partisol® at three sitesin Sunderland between August 1997 and February 1998. The sites chosen were an inner city kerbside site; a roadside site adjacentto a dual carriageway on the outskirts of Sunderland with an openaspect; and a rural sit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tes in terms of monitored PM10.In the winter there is a po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tes whereas in the summer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re obtained. Of the sites monitored PM10 is consistently highest at the inner city roadside site. During the summer, exceedances of theU.K. 50 g m-3 standard (DETR, 2000) are associated with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the build-up of photochemical pollutionhowever during the winter period exceedances are recorded duringa variety of weather conditions.At the dual carriageway site PM2.5 has also been recorded and contributions to measured PM10 are 77% in summer and68% in winter. The results illustrate a number of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is study utilising the Partisol® andothers reporting results where PM10 has been monitored by TEOM®. 相似文献